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洁  谷士贤  周道斌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224-1224
患者男,25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多发皮疹、结节,逐渐累及全身,结节表面破溃、溢脓。1年前因发现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穿刺,未明确诊断。查血常规:白细胞19.8×109/L,血小板373×109/L,外周血涂片嗜酸性粒细胞0.26,皮肤病理:皮下组织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骨髓穿刺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占0.40。诊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曾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羟基脲治疗,但症状不断反复。半年前皮损加重,结节破溃、糜烂,渐融合成大的溃疡面,伴间断低热。患者体重近1年下降约20kg。体格检查:全身多发暗红褐色大小不一红…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首先由中国的金显宅于1937年以“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之名报道,在日本,KIMURA等人于1948年首先报道,并随后称为木村氏病(Kimura’s disease)。此外,本病还有“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病”、“嗜酸性粒细胞性滤泡增生症候群”、“嗜伊红淋巴肉芽肿”等名称。在欧美文献中,有的把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与该病混为一谈。但是,两者是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又称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或嗜伊红淋巴肉芽肿,于1937年首先由我国学者金显宅首先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Kimura (木村)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故此病又称木村病(Kimura Disease, KD).此病全球至今报道约300例,本文报道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木村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认识,从而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5~月连续收住2例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完整临床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青少年男性,病程半年~3年,肿物位于头颈部(病例1在双侧颈部及下颌区,病例2在右腮腺区)无疼痛、发热,皮肤溃破等症状。入院后查血常规均示:嗜酸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在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物范围、性质及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后,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及活检术,术后病检符合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并转入放疗科接收进一步放射治疗后,随访至今均未见病变复发。结论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属于临床少见病,极易与头颈部其他疾病相混淆而导致漏诊或误诊,作为临床医生只有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才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4-8
目的了解重庆及周边地区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构成。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的重庆及周边地区患者(非新生儿),其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且百分比大于5%共317例,分析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构成。结果 317例患者中,明确病因291例(91.8%),不明原因26例(8.2%),明确病因中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59例(89.0%),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克隆性)29例(10.0%),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3例(1.0%)。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感染性疾病217例,其中寄生虫感染190例(肺吸虫感染184例)、细菌感染17例、隐球菌4例、病毒3例、结核2例、支原体1例;非感染性疾病42例,其中过敏反应性疾病22例、免疫缺陷病10例、嗜酸性胃肠炎4例、实体肿瘤3例、胆道疾病2例、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1例。结论重庆及周边地区儿童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以寄生虫感染(特别是肺吸虫病)最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和过敏反应性疾病次之,仍需考虑隐球菌、结核等特殊病原感染以及嗜酸性胃肠炎、免疫缺陷病等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超过4%或绝对值超过0.45×109/L。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因复杂,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皮肤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最常见的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张艳秋  李巍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16-1318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以无痛性皮下肿块为首诊症状,均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伴皮肤瘙痒,均行肿块切除病理确诊。结论正确和全面认识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肉芽肿,依据活检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糖皮质激素治疗、低剂量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的提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0.5%~5%,绝对值小于0.5×109/L.在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特别是寄生在肠道外组织的寄生虫)、皮肤病、血液病等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尤其是前两者其比例可达10%或更多.  相似文献   

9.
李丽  陈东风  樊丽琳  胡辂  彭安国 《重庆医学》2014,(27):3693-369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0.4×109个/L ,细胞分类超过0.05%;其病因多种多样,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均可致该病,部分病因未明[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以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腹泻等)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亦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由于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导致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困难,容易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本研究回顾本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内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善的1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病例,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英军  侯如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32-133,135
目的分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0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39岁;临床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性肿块,以腮腺区最为多见(41.4%)。所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病理学上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并形成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性存在,血管周围及滤泡问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行单纯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结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单纯手术容易复发,手术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id granuloma, ELG)临床上比较少见.常表现为慢性炎症性改变,可见皮下肿瘤样结节.多见于东方人,好发于头颈部,常伴大唾液腺、泪腺肿大和区域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12.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嗜酸性细胞侵犯胃壁的一种炎性增生性疾病 ,术前诊断困难 ,极易误诊为胃癌和胃溃疡。我院自 1 994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共收治胃嗜酸性肉芽肿 1 3例 ,全部误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3例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2 7~ 6 3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13.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LG)是一种病因不明、对放射线敏感、切除后可复发但预后较好的良性疾病。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好发于头颈部,以腮腺为主,其次为眼睑、眼眶、颌下及上臂等部位。临床表现为对称的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伴瘙痒和色素沉着。本病应与巨淋巴结增生症、淋巴结核、唾液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瘤尤其是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相鉴别。治疗方法包括放疗、激素疗法和手术治疗。该病特点是属于良性疾病、预后好、不恶变、不转移。本文作者对ELG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现状和一些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1岁,体重32kg。ASAI级,诊断为腺样体增生,入院3d。血常规示PLT286.0×10^9,嗜酸性粒细胞0,62×10^9,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65%,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93次/min。X线示:两肺及心膈正常,既往有过敏性紫癜,已治愈,否认药物过敏史,拟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成年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对本地区成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108例广东地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成年人患者,收集并对比临床资料、术前血常规、血清变应原、鼻内镜、鼻窦CT及术后组织病理等检查结果,按照鼻息肉病理学特征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39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69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的预测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广东地区成年人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占36.1%,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占63.9%,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组在合并变应性鼻炎比例、合并哮喘比例、外周血IgE水平、双侧后组筛窦总分、筛窦上颌窦比值、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等指标较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是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的独立预测因素,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截断值为0.275×109/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和72.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截断值为4.32%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4%和73.9%,两者均具有中度的预测价值。【结论】广东地区成年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以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为主,与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只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吸虫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在该中心门诊确诊的60例肝吸虫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变化。结果两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34±0.10)×109/L,对照组为(0.18±0.05)×109/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5%为41例,5%~10%为11例,>10%为8例,对照组分别为49例,3例,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61,P<0.05)。结论肝吸虫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作为流行地区肝吸虫病感染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0.4×109/L[1])常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有关,但临床上病因多种多样.本文收集了2010-08~2011-03在我科住院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十分少见病。通常诊断比较困难,易与胃癌或溃疡病相混淆。该病命名也较为混乱,如称为慢性炎性纤维性息肉、炎性纤维性假肿瘤、胃嗜酸性肉芽肿、胃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GEG)等。为提高本病的诊断率,现总结我院自1984年以来诊断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6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相似文献   

19.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或称嗜伊红淋巴肉芽肿,国内报导不多,我院近年来资料较完整的有6例。全部是20~45岁间的男性,病程3月~6年,有二例单发于一侧腮腺区、四例发生于双侧腮腺区,均首发于左侧,且以左侧症状明显,其中又有二例伴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典型病例介绍例一.男20岁,住院号598370,六年前发现左耳前蚕豆大小疙瘩逐渐增大,局部伴有  相似文献   

20.
木村病1例     
伏晓  余晖  段庆红 《安徽医学》2019,40(6):716-7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8年前发现双侧耳后肿块,约樱桃大小,无痛,伴瘙痒。按细菌感染口服药物治疗,患处瘙痒好转。近日肿块逐渐增大、数目增多,遂就诊于我院。查体:双侧耳后可触及大小3. 0 cm×3. 0 cm包块,质韧、无压痛、表面不光滑、活动尚可、肿块表面皮温不高、皮肤无红肿及渗出。实验室辅助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为30. 1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2. 29×109/L。腮腺增强CT:双侧耳后及双侧颈动脉鞘区见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影,边界清晰。右侧腮腺区见结节影,与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