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血栓形成;而溶栓治疗则是对已形成的血栓进行治疗,使血循环再通.故抗凝和溶栓只是程度不同,实验室检查也各有侧重. 1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2.
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作云 《重庆医学》2002,31(2):112-114
1 抗血小板药物动脉血栓历经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机制激活三个阶段 :1 1 血小板与血栓形成 见图 1。1 2 抗血小板药分类1 2 1 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1)环氧酶抑制剂 :阿斯匹林 (Aspirin)、苯磺唑酮 (Sulfinpyrazone)、布洛芬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核心因素,而血栓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这类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后伴发的血栓性事件已经成为人口致残以及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抗血小板疗法在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平衡血栓形成和出血这两者是关键。积极的抗血小板疗法能降低高危患者(如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发生复发性局部缺血的比率。但研究也强有力地揭示了血小板抑制作用将带来出血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功能试验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就应运而生了。对临床中抗血小板药物的药效,不同的血小板功能试验在抗血小板疗法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抗凝治疗的现状、进展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并介绍新指南在抗凝治疗方面的更新,其中ximelagatran是目前国外已研制出的新型抗凝药物——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避免了华法令的许多缺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洋 《当代医学》2012,18(13):54-55
目的 探讨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银杏叶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阿司匹林100mg口服,均1次/d.观察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15d.治疗前后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测定及凝血功能测定,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梗死灶出血转化事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治疗后均有进步,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PLT、PT、INR、APTT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患者恢复的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6.
血栓栓塞是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心脏病和癌症患者死亡的一种直接因素。动脉血栓栓塞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前者导致心肌梗塞,后者出现脑血管意外;静脉血栓形成则可反复引起肺栓塞,导致猝死或肺动脉高压伴慢性右心衰竭。因此,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已关系到人类一系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用药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3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用药前后测定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阿司匹林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诱导途径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两者联合用药组4种诱导途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仅可抑制单一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联合用药对4个途径均有抑制作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心源性脑栓塞(CCE)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急性期CCE患者1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7例。分别给予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NIHSS和BI指数评分。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更低,BI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均是CCE急性期的主要抗栓方案,而溶栓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离了丁香的抗血小板聚集成分。以MS和~1HNMR确定这些成分是丁香子酚(1)和丁香子酚乙酸酯(la)。两者对花生四烯酸(AA)、肾上腺素和胶原蛋白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1)和(1a)消灭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量分别为7.6μmol和15μmol。在全血中,15μmol的(1a)可消灭AA诱导血小板聚集和ATP的释放。15.2μmol的(1)和12μmol的(1a)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第Ⅱ期。AA诱导产生不可逆转的血小板聚集,但若预先以(1)(1.25~2.50μg PRP)处理,血小板则不聚集,以AA刺激,血小板颗粒和糖原含量仍然正常。由此可见,血小板虽以AA刺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抑制剂虽能减少动脉血管疾病和人工心瓣膜病人的血栓形成及其并发症,但在这些疾病中血小板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征并不清楚。本文就当今应用概况作一简述。一、在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小板的作用血栓形成包括(1)血管壁受损,表面裸露到  相似文献   

11.
12.
13.
抗血小板治疗和溶栓治疗林果为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又最安全的防栓治疗方法,临床已广泛使用,目前主要问题是如何合理使用。已有血栓形成者就需要应用溶栓治疗,近年来溶栓治疗发展迅速,本文对溶栓治疗的进展作一介绍。1 ...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治疗脑梗塞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抗血小板和 /或溶栓性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由于其对血小板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因而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监测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对临床确诊的 50例脑梗塞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抵克力得 )和 /或溶栓药物 (尿激酶 )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MAR)进行了监测 ,以探讨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用药前后 MAR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说明对血小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0例病人 ,男 31例 ,女 1 9例 ,平均年龄 56.4± 9.5岁 ,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本院…  相似文献   

15.
蔡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139-141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抗血小板治疗在IS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都被广泛用于IS预防,治疗方案各异。研究发现在IS的一级预防中,主要推荐使用的是阿司匹林,而在IS的二级预防中,第一治疗应当给予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或者单用氯吡格雷。现就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在预防IS的主要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寻找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IS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8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于发病后48~72 h内给予奥扎格雷钠针、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16d后两组实验室常规指标及头颅CT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 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及血脂等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未见明显不适;颅脑CT均未见脑内出血.结论 采用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可显著减少死亡或其他心肌缺血并发症。但是溶栓治疗,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能达到心肌水平充分的再灌注,由于微血管结构破坏以及再灌注损伤,病死率较高。微血管的破坏是由血小板和血栓性栓子在下游栓塞所致,且溶栓激活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为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再闭塞以及可能减小微血管的破坏,应加强辅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原因是在冠脉粥样硬化甚或无明显粥样病变的部位形成了阻塞性血栓,这已为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冠脉旁路术、冠脉造影术及冠脉内溶栓疗法所证实。1959年 Fletcher 等首先采用溶栓制剂静注治疗 AMI;1960年 Boyles 等证实冠脉内使用链激酶与纤溶酶混合物可迅速溶解实验性犬冠脉血栓。但直至1979年 Rentrop等采用冠脉内溶栓治疗 AMI 取得显著疗效后,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大量研究证明溶栓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和聚集功能在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SAP组48例、UAP组43例、AMI组31例、健康对照组50例血小板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UAP组和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小板(PLT)、血小板比积(PC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小板参数及其功能检测对判断冠心病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证明,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抗血小板剂)对防止早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血栓进展,有一定疗效,已受到广泛地重视和研究,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血小板凝集作用的机制组成血小板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的磷脂,经磷酸脂酶作用产生花生四烯酸,后者被环氧化酶转化为前列腺素G_2(PG-G_2),并进一步转为前列腺素H_2(PG-H_2)。一方面PGH_2在血小板内由血栓素A_2合成酶参予下合成为血栓素A_2(TX_A_2),TXA_2具有强力的血小板凝集作用和血管收缩作用,可能与心绞痛、心肌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等发作有关;另一方面在血管壁内,PGH_2可由前列腺环素合成酶产生前列腺环素I_2(PGI_2),后者与T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