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沂市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及流行特征,为预测疫情趋势和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沂市1956~2012年不同免疫阶段百日咳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在不同年份随机抽取健康人群,分0~、2~、5~、8~、11~、15~、20~40岁7个年龄组进行百日咳抗体检测。结果 1956~2012年临沂市共报告百日咳578 487例,死亡426例。大致分为4个阶段:1956~1960年年均发病率为86.60/10万,死亡127例;1961~1981年年均发病率为283.82/10万,死亡296例;1982~2002年年均发病率为9.75/10万,死亡3例;2003~2012年年均发病率为0.16/10万,无死亡病例。1986~2012年共检测4 556人,达到抗体保护水平的3 587人,保护率为78.7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97.24。结论已实施的免疫策略对控制百日咳发病效果显著,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人群保护率和抗体水平有逐年增高趋势,说明疫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应警惕大年龄组儿童和成人百日咳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姜玮丽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15-116
目的了解和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0~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1990~2002年濮阳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29 398例,占同期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1.93%,居传染病第2位.1990~2002年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66.49/10万.结论 1990~2002年濮阳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永健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07-108
目的为制定和改进分局管内传染病防制措施,研究和评价防治效果,提高传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武威铁路分局管内1997~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 a内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 43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6.47/10万;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年发病最高,年发病率为604.14/10万;2002年发病最低,年发病率为367.37/10万.发病率排序前4位的传染病是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猩红热,占总发病例数的98.67%.结论分局管内传染病防治任务仍很艰巨,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是今后防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沂市主要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沂市1956—2005年近50年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0年来临沂市主要传染病中除艾滋病、梅毒和肺结核等少数病种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病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前以计免相关疾病(如麻疹、疟疾)为主,痢疾、肝炎到80年代上升为前2位,流行性出血热在90年代上升为首位,90年代后期肺结核跃升为第一位,同时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死灰复燃,并呈上升趋势。结论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和梅毒等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仍是今后临沂市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近几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现将1997~200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陵县1999~2008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陵县1999~200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陵县1999~2008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9836例,死亡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7.6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1/10万,年均病死率为0.35%。2000~2001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7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999~2008年发病报告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2年开始呈明显增长态势;传染病的主要发病类型有所变化,由肠道传染病转化为血源和呼吸道传染病交替为主;发病的强势病种也发生变化,痢疾下降至第3位,血吸虫病、梅毒分别上升至4、5位。结论近2年,血源及性传播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分居一、二位,乙肝、肺结核分居病种一、二位,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防控。  相似文献   

7.
张明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40-1142
目的分析蓬莱市1956—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蓬莱市195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8年,蓬莱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体发病率最高为7521.35/10万(1957年),最低为103.48/10万(2007年),年平均发病率为671.29/10万。死亡率最高为55.81/10万(1958年),年平均死亡率为5.9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比例发生明显变化,50—60年代,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流行性感冒、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肝炎。90年代后,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2008年居前5位的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结论蓬莱市在控制普通传染病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肠道和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同时也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加强疫情管理,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宝安区2002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1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结果发现总发病率有所下降,2002年、2001年分别为142.18/10万,187.23/10万.但传染病实际发病数增长还是很快;并且肺结核、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都有上升趋势.全年发病高峰在7~8月份,人员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苍山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动态。方法 对苍山县1956~2000年45 a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法定报告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4 198.67/10万,最高年份为37 612.20/10万,最低年份为54.6/10万,发病率显著下降。其中布氏杆菌病、黑热病、白喉已20多年无病例报告;斑疹伤寒、恙虫病、森林脑炎已10a以上无病例发生;脊髓灰质炎从1991年即无新发病例。虫媒传染病、肠道、呼吸道传染病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传染病谱发生了变化,肠道传染病和疫源性传染病在发病总例数中的比例增大,肺结核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及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临沂市1956~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结果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烟台市的传染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现对1998~2002年烟台市乙类法定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汕头市1995-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汕头市近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1995-2005年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5年汕头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6399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96/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86.55/10万~160.84/10万之间;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伤寒。肠道传染病由1995年的44.16/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9.71/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肺结核为主导的呼吸道传染病波动较大,1998年和2005年出现二个发病高峰。2000年和2002年本市部分地区曾发生登革热局部流行。结论近11年来,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呈下降趋势。疾病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本市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在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以登革热为主的虫媒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3.
邗江县1989年~1998年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0年来我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传染病发病强度、发病构成和流行趋势。现将我县1989年~ 199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资料作一初步分析。1 资料来源本站 1989年~ 1998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据。2 结果与分析2 .1 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1989年~ 1998年我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15种计 1490 4例 ,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2 6 5 .5 5 / 10万 ;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仅 1992年、1993年有一发病高峰 ,以后年份发病急剧下降 ,见附表。附表 邗江县 1 989年~ 1 998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 / 1 0万 )年份 总发病数 (人 )…  相似文献   

14.
我国6年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通过了解中国近6年来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我国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法收集2002~2007年我国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国2002~2007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7种,累计发病1933.49万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25/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年发病率居于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梅毒。其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导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在波动中上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由2002年的58.07/10万下降至2007年43.03/10万。[结论]近6年来,中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各类传染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旧病种死灰复燃、新病种不断出现,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烟台市的传染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为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现对1998~2002年烟台市乙类法定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嘉定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嘉定区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关键病种的消长,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嘉定区1992~2002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6~2006年临沂市流脑疫情、病原学检验与血清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6~1980年合计发病212985例,年均发病率为81.14/10万,死亡14121例,病死率为6.63%;1981~1986年合计发病6781例,年均发病率为10.76/10万,死亡246例,病死率为3.63%;1987~2006年合计发病609例,年发病率均在0.30/10万以下,死亡34例,病死率为5.58%。2005年检测33例流脑病人的脑脊液、血液、皮肤淤点,检出脑膜炎双球菌12株(A群9株、C群3株)。2005年检测健康人群血清417份,流脑抗体阳性率,A群为95.20%,C群为39.33%(P<0.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A群为1∶26.67,C群为1∶9.91(P<0.01)。[结论]目前临沂市流脑发病率很低,已出现C群菌株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杨柳青  庄肃慧  栗箫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74-1275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及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1956~2004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自70年代起,临沂市乙脑发病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乙脑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乙脑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州1990~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0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71 26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87/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计死亡680例,年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29/10万、0.40%。年均报告发病率,肠道传染病为170.0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为102.8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46.67/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5.90/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痢疾、伤寒、甲肝等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减少和肺结核、乙肝、梅毒等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1990~2010年湘西自治州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当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孔祥钦  沈超华  曾育富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28-2930
目的探讨五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五华县2002—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2002—2011年五华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9 271例,年均发病率为311.13/10万,死亡病例128例,年均死亡率为1.01/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1 666例,年均发病率为171.65/10万;丙类传染病6种17 605例,年均发病率为139.48/10万。呼吸道传染病居乙类传染病发病第1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乙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年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占死亡总数(128例)的77.3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手足口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今后五华县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和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