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神经 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者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 2 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术前神经 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 肌电图检查 ,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 ;比较术前神经 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性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 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 70 4 % ,基本符合率为 96 3% ;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 5 5 6 %和 6 8 5 % ,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 85 2 % ;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 ,可能因例数太少 ,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 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 ,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 ,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以下简称SNA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以下简称SEP)改变,对30例臂丛神经损伤作定位诊断。电生理诊断和手术结果完全与基本符合者共25例,占83.3%。作者提出应注意臂丛节前损伤可伴有双重嵌压致SNAP消失而造成误诊。讨论了电生理诊断准确率上干低于中、下干的原因。建议除桡浅神经外检测正中神经(拇指),以利于对C_6神经根损伤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EMG)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0例,均经磁共振成像(MRI)、术前EMG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神经EMG检查诊断上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及全臂丛损伤的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极好,Kappa值均大于0.75。术前神经EMG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2.2%(125/152),显著高于MRI诊断的68.4%(10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P诊断符合率80.9%(123/152)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神经EMG检查可有效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和正确判断损伤性质,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结合诊断臂丛神经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行术前神经-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肌电图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比较术前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70.4%,基本符合率为96.3%;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和68.5%,两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85.2%;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可能因例数太少,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0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探查手段进行确诊,且在术前分别采用神经肌电图和磁共振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比较分析二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神经肌电图在诊断全臂丛损伤、下臂丛损伤和上臂丛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76.32%、97.30%和80.00%,而磁共振检测对应准确性分别为63.16%、81.08%和68.00%,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7,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559,P<0.05);神经肌电图在诊断不完全损伤和完全损伤时准确性分别为90.83%和84.44%,而磁共振检测对应的准确性分别为74.17%和62.22%,Kappa检验发现神经肌电图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κ=0.756,P<0.05)优于磁共振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性(κ=0.365,P<0.05)。另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和性质诊断总准确率(85%和88.10%)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总准确率(71%和69.05%)(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方式在测定臂丛神经损伤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和定位受损臂丛神经中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的优势。方法选取150例经过电生理检测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同时进行高频超声检测,记录受损人数及损伤类型,与手术治疗后确诊的受损人数和损伤类型结果相比较,计算肌电图检测、高频超声检测与核磁共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神经的灵敏度为98.62%,特异性为100%,优于核磁共振检测(灵敏度92.41%,特异性100%);在损伤臂丛神经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高频超声优于肌电图检测。结论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高频超声能较灵敏地诊断及定位损伤的臂丛神经,可应用于临床,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确诊率,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体感诱发电位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体感诱发电位 (SEP)、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NCV)对糖尿病 (DM)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表面电极刺激腕正中神经 ,使大鱼际肌产生明显收缩 ,用诱发电位仪描记出皮层、皮层下及周围神经的电位变化 ,检测了 91例DM患者 ,并与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SEP检查头顶波P1 N3异常率为 46 2 % ,N13 P15、N13 N2 0异常率为 2 4 2 %、18 7% ,NCV异常率为 5 2 2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SEP和NCV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WD4000Ⅲ型神经系统诊断仪,对76例临床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7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有74例SEP表现为不同程度异常,即N9、N13、N20均消失有12例;N9、N13、N20波潜伏期延长或波幅明显下降24例;N9波正常或基本正常,而N13、N20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有39例。结论 SEP检查对臂丛损伤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肌电图(EMG)检查对腰骶神经根损伤的诊断意义,对116例(病例组)腰骶神经根损伤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H反射检测,并与正常人群相应指标对比。结果,病例组肌电图异常82例,异常率71%;胫神经H反射检测84例,异常64例,异常率76%;NCV异常5例,异常率4.3%。认为肌电图检查能定位神经根病损的范围,判断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2例将C6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前损伤;2例将C7节前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另有3例术中C5、6根干部外观质地完全正常,但术中电生理检测证实为节前损伤(椎孔内撕脱)。40例周围神经损伤中,术中NAP和CMAP检测对早期神经再生的检测,神经瘤或吻合口部位神经功能及卡压神经松解疗效的评价均有良好作用。术中电生理诊断神经完全损伤而行神经切除术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无或仅含少量变性神经纤维。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能提高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56例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ympatheticskinresponse ,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敏感程度。 方法 对 1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程分为 4年内 (87例 )及 4年以上 (69例 ) 2组。行常规SSR、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测 ,分析各组SSR异常率并与NCV及SEP异常率比较。结果 两组SSR总异常率与NCV及SEP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在≤ 4年组中 ,SSR异常率与NCV及SEP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均 <0 .0 1。而在病情 >4年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SSR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方法。方法:对7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术前EMG、MRI及全面的理学检查确诊后,或者通过术中神经探查及术中肌电检测确诊后,施行新的神经移位术:尺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二头肌肌支(经典的Oberlin手术),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肌肌支,施行双重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术中运用电生理技术,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术后早期行理疗、功能锻炼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措施。结果:经过术后6~28个月的随访,屈肘功能恢复满意。5例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目标肌力均达M3以上,随访少于8个月的2例患者,目标肌力也达M1~2。结论:对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确诊后,尺神经及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双重移位是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的、合理的治疗方法,较之单一的尺神经部分束移位(即为传统的Oberlin术式),增加了屈肘功能的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锁骨上臂丛神经鞘瘤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锁骨上臂丛神经鞘瘤,并对其手术前后的患侧神经功能作临床和EMG检查,切除肿瘤作病理检查。结果:5例锁骨上襞丛神经肿瘤表现为颈外侧区包块。叩击包块有放射痛或电麻感,手术前后患侧神经功能和EMG正常,术中显示,肿瘤2例位于颈5神经根,2例位于上干。1例在中干,病理检查均为神经鞘瘤,平均随访16.2月无疼痛和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锁骨上臂丛神经鞘瘤的有效方法,臂丛神经的充分暴露,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完整的肿瘤切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电生理研究: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32例腓骨肌萎缩症(PMA)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改变。其中20例PMA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减慢,正中神经SNCV:拇指到腕平均为21.0m/s,中指到腕平均22.7m/s、末端潜伏期(ML)平均为7.3ms;胫后神经SNCV:(足母)趾到踝平均为22.2m/s,ML平均为8.1ms,符合PMA Ⅰ型。另外12例患者的SNCV正常或轻度减慢,正中神经SNCV:拇指到腕平均为41.0m/s,中指到腕平均为47.0m/s,ML平均为3.2ms,胫后神经SNCV:(足母)趾到踝平均32.5m/s,ML平均为4.8ms,符合PMA Ⅱ型。二型NCV改变差异非常显著(P<0.01)。6例腓肠神经活检,5例符合NCV分型.提示详细的NCV检查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易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对5例锁骨下动脉损伤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根据锁骨下动脉损伤性质,分别采用静脉移植、直接缝合、血管结扎处理;损伤臂丛神经采取直接缝合、神经松解。结果 3例开放性损伤早期手术修复动脉和神经,术后伤肢无疼痛,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闭合钝器伤晚期:1例行血管、神经松解术,仅疼痛减轻;1例血管臂丛神经广泛粘连,神经松解术后无任何恢复。结论 除原发性损伤外,进行性增大的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压迫可加重臂丛神经损害,如能早期处理血肿或动脉瘤,解除压迫,可减轻神经损害,有利于臂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凿岩振动作业对工人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矿凿岩作业对工人外周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丹麦产DANTICNeuromatic 2 0 0 0C型或DANTICKeypoint神经肌电图仪 ,进行左侧手臂体感诱发电位及正中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 白指组与接振组相比 ,感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N2 0 、P2 5波均有延长的趋势 ,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15波未见显著性差异 ;白指组与接振组的感觉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 (P <0 .0 1) ,潜伏时未见显著性差异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时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变化 (P <0 .0 1)。结论 凿岩作业对工人神经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外周末梢神经系统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