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α-突触核蛋白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表达的可溶性蛋白,具有调节膜稳定性和神经可塑性等生理功能。近来研究发现,α-突触核蛋白基因突变及其结构和功能障碍与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环境或基因因素均可引发α-突触核蛋白的错误折叠,从而启动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多巴胺能系统损伤。深入了解α-突触核蛋白的生物特性及其毒性机制是揭示帕金森病发病并制定相应防治策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α-突触核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通过蛋白纯化的定量测定,确定表达这一蛋白的最合适载体和纯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岶金森病病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将含有α-突触核蛋白DNA序列的质粒pET3a-Syn和pCEX-4T-1-Syn分别转入BL21(DE3),IPTG(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分别采用HPLC和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纯度,BCA法进行定量比较.结果 构建了α-突触核蛋白两种载体的原核表达系统.pET3a-Syn表达的蛋白,每升菌液可获得20.5 mg目的蛋白;pGEX-Syn表达的蛋白,每升菌液可获得4.8 mg目的蛋白.结论 比较了两种α-突触核蛋白载体表达情况,确定了能够得到大量、高纯度α-突触核蛋白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P-α-syn)在C57BL/6J小鼠边缘叶与大肠中的增龄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P-α-syn在不同年龄段C57BL/6J小鼠边缘叶与大肠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P-α-syn表达量随小鼠年龄增加而增多,其中老年组与青年及中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中的P-α-syn水平与边缘叶P-α-syn的水平有相关性。结论 C57BL/6J小鼠边缘叶与大肠中P-α-syn表达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大脑边缘叶和大肠中P-α-syn表达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二者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氨唑溴盐(MTT)法确定外源添加DA的浓度,检测外源多巴胺对SH-SY5Y细胞α-synuclein、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野生型α-synuclein重组质粒转染SH-SY5Y细胞,观察细胞内多巴胺浓度、丙二醛含量、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多巴胺转运体抑制剂GBR12935对上述变化的影响. 结果 (1)外源添加300 μmol/L多巴胺作用24 h后SH-SY5Y细胞内多巴胺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了接近16倍(t=7.32,P<0.01),α-synuclein、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水平及丙二醛含量均升高(t=4.92,P<0.01;t=17.14,P<0.01; t=6.55,P<0.01);(2)α-synuclein重组质粒转染SH-SY5Y后细胞内多巴胺浓度(F=32.97,P<0.01)、丙二醛含量(F=107.80,P<0.01)、caspase-3活性片段表达水平(F=55.54,P<0.01)均较空载体转染组升高,但这种上升均被GBR12935部分遏制. 结论 多巴胺促进SH-SY5Y细胞α-synuclein表达,而过表达α-synuclein又导致SH-SY5Y细胞内多巴胺浓度升高,二者形成产生细胞毒性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正>帕金森病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第二常见疾病,累及特定中枢、周围和肠道神经系统,病程迁延进展且不可逆,通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可长达数十年。临床医师识别运动症状相对容易,如非对称性运动减少、齿轮样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等,而对其早期非运动性前驱症状进行准确解释和鉴别诊断仍很困难。帕金森病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少部分为基因突变所致,90%为散发性,但α突触核蛋白在家族性和散发性帕金森病中均有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α-突触核蛋白、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总牛磺酸(T-tau)、磷酸化牛磺酸(P-tau)、轻链蛋白(NF-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D患者43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51例(VD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应用多因素分析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Aβ1-42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VD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T-tau、P-tau、T-tau/P-tau、NF-L水平升高(P均<0.05);与VD组比较,AD组脑脊液Aβ1-42、T-tau、T-tau/P-tau 水平升高(P均<0.05).联合5个指标区分AD和VD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8%.结论 α-突触核蛋白、Aβ1-42、T-tau、P-tau、NF-L在AD中表达升高或降低,联合检测五种指标有可能早期诊断AD及鉴别VD.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以及其与总蛋白的比值能否作为帕金森病的外周生物学标记物。方法选择PD患者77例(PD组),多系统萎缩(MSA)患者22例(MSA组),健康体检者89例(对照组)。红细胞内总蛋白通过蛋白定量的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通过ELIS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和MSA组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含量[(3887±2160)μg/L,(3844±1887)μg/L vs(2718±887)μg/L],及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总蛋白[(28.5±18.1)ng/mg,(22.3±13.8)ng/mg vs(14.3±7.4)ng/mg)]明显升高(P<0.01)。在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作为PD标记物的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68(P=0.037),最佳临界值为3801.8g/L,敏感性为42%,特异性为36%。而其与红细胞总蛋白的比值作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75(P=0.031),最佳临界值为14.90ng/mg,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52%。结论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以及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总蛋白的比值可作为鉴别突触核蛋白病与非突触核蛋白病的指标,后者有望成为诊断PD的外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大鼠海马区酪氨酸羟化酶(TH)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和L-dopa干预组各32只;各组再随机分为4 d和8 d两个亚组,各16只。对PD模型组和L-dopa干预组大鼠皮下注射鱼藤酮乳液(2 mg/kg)建立大鼠PD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剂量的葵花油。造模成功后对L-dopa干预组大鼠灌胃给予L-dopa干预治疗,对照组及PD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各组中两个亚组均分别持续4 d和8 d。采用Y型电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海马区TH和α-Syn的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的检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结果 PD模型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dopa干预组较PD模型组明显提升(P0.05);PD模型组及L-dopa干预组大鼠的TH阳性细胞数及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dopa干预组高于PD模型组,且L-dopa干预组的8 d亚组高于4 d亚组(P0.05);PD模型组及L-dopa干预组的α-Syn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dopa干预组低于PD模型组,且L-dopa干预组的8 d亚组低于4 d亚组(P0.05)。结论鱼藤酮可诱导大鼠发生PD,使其学习与记忆能力显著下降,L-dopa可通过增强海马区的TH表达水平,抑制α-Syn的表达,从而治疗PD。  相似文献   

9.
目的 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动物模型中,细胞缺氧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聚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浓度变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AI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浓度变化。方法 招募55名正常对照、55名帕金森病患者(PD)和55名AIS患者,并采血留样本。采用纯化的重组α?突触核蛋白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作为进一步检测的测试标准。结果 外周血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在正常对照组、PD组及AIS组中分别为(0.41±0.14)、(0.82±0.55)和(1.01±0.56)mmol/L。AIS患者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95%CI 0.426~0.773)以及PD患者(P=0.027,95%CI 0.022~0.369)。结论 AI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浓度显著升高。这种改变可能参与急性缺血事件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但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SP70在因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或突变所致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过表达野生型和PD相关突变型(A53T)α-突触核蛋白质粒,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后得PD细胞模型;然后在细胞模型中转染表达HSP70的质粒.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转染HSP70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量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转染HSP70后细胞模型活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HSP70后,细胞模型α-突触核蛋白表达减少,细胞活性增加.结论 HSP70通过降低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对PD细胞模型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这些运动症状主要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导致。此外,脑内其他区域神经元丢失引起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英国帕金森病协会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多巴胺能反应性,而运动障碍门诊的专家误诊率高达10%50%,提示我们亟需寻找一种可将帕金森病从运动障碍疾病中区分出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生物学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α-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的神经毒性。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体外孵育的α-Syn聚集体。培养14 d后,MTT法和神经元流式细胞术观察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聚集体的分布。硫磺素S染色观察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结果加入α-Syn聚集体各组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加入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下降较野生型α-Syn聚集体显著(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在1~14 d内随培养时间而增加(P0.05);在1~1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毒性增加(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可以进入原代神经元内,并可在细胞内聚集而形成硫磺素S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家族型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原代神经元具有神经毒性,此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这一现象对阐明家族型P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鹏  许洁  安思训  于顺  何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76-5478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培养新生24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4h固定观察,计数存活神经元的数目.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 当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培养至第4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存活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C端浓度,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蛋白质片段N端和C端可由培养基进入到原代神经元中,而NAC片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 α-Syn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蛋白片段为C端,其可能的机制是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胞内代谢活动,从而利于神经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突触核蛋白(synuclein)最初从太平洋电鲟鱼(Torpedo california)的带电器官中分离发现,因其主要位于神经突触和细胞核膜上,故而得名。自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的老年斑中分离出-α突触核蛋白片段成分后,人们第1次开始怀疑α-突触核蛋白是否参与了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研究显示,少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与α-突触核蛋白的3种基因错义突变型(A53T、A30P、G46L)相关。随后又发现α-突触核蛋白是散发性帕金森病路易小体(Lewy body)的主要成分,而路易小体是帕金森病的神经病理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基因启动子区rs2736990、rs356219和rs1372525位点多态性的分析,旨在探讨α突触核蛋白多态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帕金森病及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189例(帕金森病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89例(对照组)。帕金森病组又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评估结果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97例和认知正常组92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帕金森病组rs356219的等位基因"G"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1%vs 52.9%,P<0.05)。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rs2736990和rs13725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rs2736990、rs35621 9和rs1372525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突触核蛋白基因的rs356219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发病相关,等位基因"G"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易感因素。α突触核蛋白基因rs2736990、rs356219和rs137252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帕金森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17.
<正>α突触核蛋白是一个由140个残基组成的神经元蛋白。在生理条件下,大部分存在于神经突触前末梢,靠近突触小泡。它是包括β突触核蛋白和γ突触核蛋白在内的保守的蛋白质家族中的一员,并且最初被描述为组成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的非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研究证实,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物存在于许多病理进程中。例如,它存在于帕金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能细胞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用鱼藤酮处理神经元样分化的PCI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聚集,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RK1/2通路活化情况。结果鱼藤酮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磷酸化ERK1/2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处理16h后细胞内出现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24h后进一步增多。结论鱼藤酮可诱导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ERK1/2通路活化,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9.
王鹏  许洁  安恩训  于顺  何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52-3954
目的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其家族性突变型A30P和A53T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分组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α-Syn和其突变体A30P、A53T,培养至1 h、2 h和4 h进行观察,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神经元以成像显微镜观察并计数,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 h、2 h和4 h时,其神经元的平均存活率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组和A53T组的神经元存平均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蛋白的浓度,α-Syn组神经元存活率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证实α-Syn可由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而A30P和A53T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存活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其突变体A30P和A53T无这一作用,这一现象与其发生家族性突变有关,并可能成为导致PD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选择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各50例,对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根据起病到48 h内肌力下降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晶体及胶体渗透压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晶体渗透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球蛋白和白蛋白均较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血浆胶体渗透压存在差异,血浆胶体渗透压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