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统一服用健脾和胃散,按中医证型和胃镜诊断分别观察其临床及胃镜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6%,胃镜观察169例,有效率89%。结论:健脾和胃散治疗各型胃脘痛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欢欣 《中医药导报》2007,13(9):55-55,63
目的:观察升降散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寒热错杂型胃脘痛患者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44例中治愈2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2%,治愈率为65.9%。结论:以升降散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脘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胃脘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予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对胃脘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茴枳散烫熨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茴枳散,对肝胃气滞、寒邪犯胃、食滞胃肠、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施行烫熨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共72例,有效66例(91.67%),无效6例(8.33%)。结论:茴枳散烫熨治疗肝胃气滞、寒邪犯胃、食滞胃肠、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乐正骨历节风方内服联合二乌散外敷治疗寒痹型膝关节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寒痹型膝关节痹症患者,采用平乐正骨历节风方内服和二乌散外敷治疗。结果:11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0例,有效43例,无效7例。结论:平乐正骨历节风方和二乌散治疗寒痹型膝关节痹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香止痛散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胃脘痛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金香止痛散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WHOQOL评分.结果: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柴胡疏肝散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肝气犯胃合并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各60例。甲组给予柴胡疏肝散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乙组常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氰咪胍片、阿莫西林胶囊联合治疗胃痛,7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89.1%,乙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74.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辩证应用柴胡疏肝散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疗效优于西药联合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香附元胡台乌砂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脘痛疾病患者,按照用药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香附元胡台乌砂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低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香附元胡台乌砂仁治疗胃脘痛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施正康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31-831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 :将胃脘痛患者 1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92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为基本方 ;对照组 89例 ,口服维酶素片、果胶铋。结果 :2个疗程后 ,治疗组治愈率为 4 1 33% ,总有效率为 96 74 % ,对照组分别为 2 4 72 %、79 7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胃脘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郁脾虚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各45例。甲组给予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乙组常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痛,7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应用柴胡桂枝汤合理中汤治疗胃脘痛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口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2例采用脊柱病三步定位行正骨推拿及交替隔姜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8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止痛快,疗效显著,能解除交感神经的骨性压迫,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胃脘痛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门诊部选择100例胃脘痛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排序后打乱成2个组,且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方式则是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10d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龟菟汤配合理疗及口服钙尔奇D,3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56例中治愈33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对虚寒性胃脘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虚寒性胃脘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抑酸护胃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穴位按摩和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艾灸可提高虚寒性胃脘痛的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加莉  王小萌  李婷  鱼涛 《陕西中医》2021,(10):1466-1469
目的:探讨三伏天应用火龙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伏天时期选取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同时予黄芪建中汤加减,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三伏天火龙灸治疗,在施术部位(督脉及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上铺两层衬布,将1500 g姜末置于衬布上,垒砌成厚约 2~3 cm姜坯,将艾绒在姜坯上铺成厚约0.2 cm艾坯,用止血钳持点燃酒精棉球由上至下将艾坯点燃。按照此法,灸3~4壮,治疗时间2 h,每伏1次,连续治疗 3次。两组患者均依据胃脘痛中医干预方案指导患者作息规律、少食多餐; 注意保暖,防御寒邪。比较两组治疗干预前后临床疗效、治疗结束3 d后胃脘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干预6个月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胃脘痛疼痛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应用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能够缓解胃脘痛程度,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岳峰 《世界中医药》2012,7(5):415-416
目的:研究分析风湿疼痛散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6例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湿疼痛散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湿疼痛散对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胃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胃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44例给予厚朴排气合剂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痞消除时间为(6.8±3.0)天,对照组为(9.6±3.3)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治疗胃痞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胃脘痛患者行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胃脘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进行治疗,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脘痛复发率与对照组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脘痛患者行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服经验方半夏泻心汤;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酶素片7片/次,猴头健胃灵胶囊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