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Hunt—Hess高分级破裂脑动脉瘤即刻抢救与急性期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Hunt-HessHH高分极破裂脑动脉瘤即刻抢救及急性期手术疗效的报道很少。作者1997年11月至1998年4月间对3例在住院期间发生的高分级破裂脑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即刻抢救并均在动脉瘤破裂后4h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获得了满意疗效。初步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例  相似文献   

2.
Hunt-Hess高分级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unt-Hess高分级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间29例Hunt-Hess高分级破裂动脉瘤患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Ⅳ级27例,Ⅴ级2例。结果 随访2个月-4年,本组患生存率为83%;恢复良好7例,皆为HuntⅣ级病例,占24%;HuntⅤ级病例无一例恢复良好,预后不佳。结论 对Hunt Ⅳ级破裂动脉瘤应提倡急性期手术,而对于Ⅴ级患应避免急性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及脑血管痉挛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法,分析影响脑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探讨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最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不同时期开颅手术的效果和急性期锁孔手术的相对适应证,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各种防治脑血管痉挛措施的效果.结果使用常规开颅显微手术治疗361例,其中急性期手术222例,92%动脉瘤夹闭成功;发病后4~14d手术63例;延期手术76例.非急性期手术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7例(27/139).经眉眶上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31例.未行手术治疗20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总发生率为45.5%,其中静脉联合使用尼莫同加硫酸镁组为32.7%;尼莫同加环孢菌素-A组为33.3%.术后3个月时预后良好333例,中残29例,重残及植物人15例,死亡23例,自动出院12例.病程中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动脉瘤多次破裂的预后较差.结论脑动脉瘤一旦发现应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锁孔手术同样适合急性期手术.病程中有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病情危重及动脉瘤多次破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静脉联合使用尼莫同加硫酸镁或尼莫同加环孢菌素-A是防治脑血管痉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和脑血管痉挛成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手术治疗破裂动脉瘤尤其重要。总结我科2005—2037年收治的破裂动脉瘤108例,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急诊夹闭动脉瘤,作者的临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高容治疗脑血管痉挛过程中是否会增加未曾破裂的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方法我科近5年收治的46例多发动脉瘤患者中,首次术后颅内其它部位还存在未曾破裂的和未经手术处理的动脉瘤共113个。其中19例术后行高压高容治疗,27例术后控制正常的血压及血容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9例术后行高压高容治疗的患者共有动脉瘤45个,治疗过程中有2个发生破裂;对照组27例共有动脉瘤68个,治疗过程中4个破裂出血;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术后高压高容治疗不会增加未经手术处理的未曾破裂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Hunt-Hess分级Ⅲ-Ⅳ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2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完全栓塞22例,大部分栓塞10例。1例死亡,并发动脉瘤破裂3例、脑血管痉挛6例、缺血性卒中4例、4例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Hunt-Hess分级Ⅲ-Ⅳ级动脉瘤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一般采用Hunt和Hess分级法对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状态进行分级以选择手术时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治疗。方法Hunt-HessⅠ~Ⅲ级并在发病后72h内进行GDC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病人86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并有TCD和/或脑血管造影的证据。结果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17例(19.8%),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平均随访13个月,17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中恢复良好12例,中度致残4例,重度致残1例。结论GDC栓塞治疗动脉瘤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常规手术治疗;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能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unt-HessⅤ级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急诊手术治疗的意义及效果。方法作者自2007年1月起,对Hunt-HessⅤ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昏迷,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没有行脑血管造影的7例患者。根据头颅CT所示出血部位,行针对性的急诊开颅手术探查,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术后根据脑组织塌陷的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 7例患者经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生活自理2例;植物生存3例;术后死亡1例。植物生存的3例患者,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死于肺部感染。结论作者认为对Hunt-HessⅤ级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较采取保守、观察等待的方法要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破裂栓塞后难治性血管痉挛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脑动脉瘤破裂GDC栓塞后脑血管痉挛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此类血管痉挛目前仍无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尼莫地平和罂粟碱静脉滴注、抗凝、补液稀释血液及控制血压等治疗均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1.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对适应证。方法 对我科 2 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着重描述该手术方法、注意事项、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2 8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 ,其中 3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 ,术后 10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 ,其中 2例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除 1例大脑中动脉瘤有轻偏瘫 ,1例前交通动脉瘤有单侧下肢轻瘫外 ,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急性期同样适合锁孔手术 ,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会同常规开颅显微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对适应证。方法对2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经眉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着重描述该手术方法、注意点、术中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28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其中3例术中有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10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其中2例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除1例大脑中动脉瘤有轻偏瘫,1例前交通动脉瘤有单侧下肢轻瘫外,其他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急性期同样适合锁孔手术,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会同常规开颅显微手术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9-05—2022-05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动脉瘤破裂行栓塞术患者的资料,按术后情况分为脑血管痉挛组58例和无脑血管痉挛组62例。进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改良Fisher分型、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直径与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最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2组高血压史和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痉挛组的改良Fisher分型Ⅱ级以上、Hunt-Hess分级Ⅲ级以上者多于无脑血管痉挛组,动脉瘤直径大于无脑血管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改良Fisher分型Ⅱ级以上、Hunt-Hess分级Ⅲ级以上和动脉瘤直径大为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脑血管痉挛组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7%,高于无脑血管痉挛组的3.23%(P<0.05)。结论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与出血量大小、神经功能损伤以及...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钠治疗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例脑动脉瘤破裂致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行开颅瘤颈夹闭术后常规留置颈动脉池引流。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纯引流血性脑脊液;另一组每日经引流管注入100mmol/L。亚硝酸钠2ml,连续14d。TCD逐日随访脑血流速度变化,CT及临床观察脑血管痉挛性脑缺血出现情况。结果发现:亚硝酸钠能舒张痉挛血管,在脑血管痉挛高危期作用尤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1组,积极手术夹闭脑动脉瘤;2组,脑室引流后保守治疗;3组,完全保守治疗.结果1组恢复良好4例,轻残4例,中残1例,死亡7例;2组轻残1例,死亡8例;3组6例均死亡.结论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大多数应积极手术处理动脉瘤,条件不具备或病情特别复杂也可保守治疗,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对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扩血管药物缓释装置的应用,新的扩血管药物如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的研究,以及对基因治疗和NO控释体等新方法的探索,对于彻底控制脑血管痉挛带来的危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1—2013-06收治的117例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其中Ⅳ级96例,Ⅴ级21例。本组病例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24~48h内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103例,夹闭加包裹14例,去骨瓣减压19例,侧脑室开放引流13例。结果按GOS标准评分,Ⅳ级96例中5分23例,4分28例,3分33例,2分和1分12例。Ⅴ级21例中4分1例,3分5例,2分和1分15例。结论对于Hunt-HessⅣ级患者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1~2d)手术干预,Ⅴ级伴较大血肿或脑室大量积血积水患者建议早期手术,同时去骨瓣减压或脑室引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使用可脱卸铂弹簧圈(GDC、EDC、DCS)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处理办法。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Ⅰ-Ⅲ级动脉瘤病人30例,6例患者同时加用腰穿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观察栓塞效果及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病人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4例,而6例腰穿置管患者无一发生血管痉挛。所有患者随访1~24个月,4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中中度致残2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腰穿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能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动脉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有效性及使用方法.方法 对13例处理完动脉瘤后出现CVS的SAH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并在动脉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记录灌注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随访6个月并进行GOS评分.结果 本组13例共实施了16根动脉内灌注治疗,灌注前后相比较,CVS造影上改善9例,临床症状改善8例,症状无变化5例,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的平均流速由治疗前的(178 ±4) cm/s降至治疗后的(139±4) cm/s(P<0.05),监测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2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1例.结论 动脉内灌注维拉帕米治疗动脉瘤性SAH后CVS是安全可行的,中等剂量使用可有效改善CVS,同时对全身的血流动力方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动脉瘤性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多元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4例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判定脑血管痉挛程度,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Fisher分级Ⅲ-Ⅳ级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014%,19/27)明显高于Fisher分级Ⅰ-Ⅱ级者(4414%,12/27)(P〈0.01);Hunt—Hess分级Ⅲ-Ⅴ级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5.0%,21/28)明显高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者(38.5%,10/26)(P〈0.05);3d后手术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70.0%,21/30)明显高于3d内手术患者(41.7%,10/24)(P〈0.05)。结论SAH的Fisher分级〉Ⅱ级和Hunt—Hess分级〉Ⅱ级是颅内动脉瘤继发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早期手术能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