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对 18例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组 )、2 3例病毒性脑炎 (病脑组 )患儿血清及脑脊液TNF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15例非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作对照。结果 化脑、病脑组血清和脑脊液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 ,而化脑组又明显高于病脑组 (P <0 0 1) ;化脑组及病脑组血清和脑脊液的TNF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86 4 ,P <0 0 1)。化脑组脑脊液中TNF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正相关 (r=0 74 5 ,P <0 0 1) ,而与单核细胞计数、蛋白及糖定量无关。结论 TNF可能参与了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过程 ;脑脊液TNF水平可作为诊断化脑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2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病毒性脑膜炎的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儿的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同时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规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疗过程中,监测其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能够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选择、疗程的制定以及疾病预后判断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病脑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化脑组)作为研究对象,无热惊厥非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结果 3组血清VE-cadherin、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水平高于对照组、病脑组(P0.01),病脑组高于对照组(P0.01)。化脑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病脑组(P0.01),而病脑组PC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组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高于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为82.5%,PCT异常升高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异常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异常升高率高于病脑组(P0.05)。病脑组血清VE-cadherin与CSF清蛋白呈正相关(P0.05),血清PCT水平与血WBC、CRP、CSF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VE-cadherin与PCT水平无相关性(P0.05);化脑组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与血WBC、CRP、CSF清蛋白、CSFWBC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E-cadherin和PC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VE-cadherin、PCT浓度对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在化脓性脑膜脑炎和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入院24h内92例明确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其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脑组)18例,病毒性脑炎(病脑组)74例和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对照组)的脑脊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脑脊液(CSF)中MMP-9及IGF-Ⅱ浓度。结果血清及CSF中MMP-9含量比较:化脓性脑膜脑炎和病毒性脑炎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化脓性脑膜脑炎组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血清及CSF中IGF2Ⅱ含量比较,化脓性脑膜脑炎组CSF中IGF2Ⅱ含量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1),血清IGF2Ⅱ含量化脓性脑膜脑炎组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测定血清及脑脊液MMP-9及IGF-Ⅱ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颅内感染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WBC)在鉴别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方法 把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为病毒性脑炎组(viral encephalitis)、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atyp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和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typ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另选20名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分别测PCT值、CRP值和WBC值,各组指标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并应用ROC曲线比较三者在鉴别病毒性脑炎和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血清PCT在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在病毒性脑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WBC在病毒性脑炎组和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炎组中,PCT对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93.9%,大于WBC和CRP.结论 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时,PCT升高,病毒性脑炎时PCT升高不明显.PCT在鉴别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时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简易的髓鞘碱性蛋白(MBP)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ELISA)法对4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进行检测,其中病毒性脑炎15例,脑膜脑炎12例,化脓性脑膜炎13例,同时与对照组(无神经系统疾病)40例相比。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血清MBP含量均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1),病毒性脑炎组亦比化脓性脑膜炎组高,差异显著(P<0.01),且血清MBP的含量与病情及病损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及脑脊液(CSF)特种蛋白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1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血清和CSF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α2巨球蛋白(α2-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与1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1)CSF A]b/血清Alb(QAlb)化脑组(21.87±10.54)、结脑组(17.46±7.79)明显高于对照组(4.58±0.85)(均P<0.001);病脑组(5.14±2.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脑炎组血清I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脑组和结脑组CSF中Ig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均P<0.01);其中化脑组CSF中IgM升高较结脑组更显著,结脑组IgG、IgA升高较化脑组更明显,病脑组IgM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3)CSF中CRP水平化脑组[(8.86±3.24)mg/L]和结脑组[(6.95±3.1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2.97±0.82)mg/L](均P<0.01),病脑组[(4.80±1.45)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脑炎组CSF中α2-MG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血清(均P<0.01)及对照组(均P<0.001).(4)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CSF中各种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和CSF中Alb、Ig、α2-MG、β2-MG、CRP水平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者血脑屏障破坏与脑脊液白蛋白指数变化的关系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结核组31例,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蛋白及Ig A、Ig M、Ig 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3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核组脑脊液白蛋白水平及脑脊液白蛋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和病毒组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IgA、IgG、IgM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损害较病毒性脑炎患者严重,且中枢免疫反应强于病毒性脑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乳酸(L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以鉴别病毒性脑膜炎(病脑)、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方法选取住院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85例,其中化脑组25例、结脑组26例、病脑组34例。3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用酶显色法测定脑脊液LA浓度;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NSE浓度。结果化脑组和结脑组患者脑脊液乳酸浓度明显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其浓度依次为化脑组结脑组病脑组对照组,但化脑组与结脑组及病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L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患者脑脊液NSE浓度均明显高于化脑组和对照组(P0.01),其浓度依次为病脑组结脑组化脑组对照组,但病脑组与结脑组及化脑组与对照组脑脊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LA和NSE浓度检测有助于病脑、化脑和结脑间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脑脊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水平对儿童感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03-2012-06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脑膜炎患儿59例为观察组,并根据病因分为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PM)组20例,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M)组23例和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 ,VM )组16例。选择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CRP和Ig水平(IgA、IgG和IgM)。结果观察组患儿CRP、IgA、IgG和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 患儿CRP水平明显高于TM组和VM组,TM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细菌PM、V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和Ig对儿童感染性脑膜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在化脓性脑膜炎(化脑)与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于入院后48小时(病程5天)内采集脑脊液,TNF-α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MMP-2、MMP-9的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化脑组患儿脑脊液中MMP-2、MMP-9与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病脑组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中MMP-2、MMP-9与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化脑和病脑患儿早期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20例,细菌性脑膜炎2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按临床评分分为重症组及轻症组。选取2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测定脑脊液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且SO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儿SOD水平较轻症患儿降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且MD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儿MDA水平较轻症患儿增高。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SOD、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存在氧化应激,脑脊液SOD与MDA水平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小儿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为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03—2014-03于我院儿科收治的脑膜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化脓性脑膜炎25例,病毒性脑膜炎25例,结核性脑膜炎25例,另选取于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腰椎穿刺术提取脑脊液,用于脑脊液生化检测,观察并比较小儿脑脊液中IGF?Ⅱ、IGFBP-3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IGF?Ⅱ、IGFBP-3水平的测定,能够为不明类型的脑膜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1-磷酸鞘氨醇(S1P)的变化。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0例以及非颅内感染患儿(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CSF中S1P水平。结果化脑组CSF中S1P水平高于病脑组及对照组[(0.217±0.017)nmol/L vs(0.191±0.010)nmol/L、(0.172±0.015)nmol/L,P0.05];病脑组CSF中S1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0.191±0.010)nmol/L vs(0.172±0.015)nmol/L,P0.05]。结论 S1P参与儿童颅内感染发病过程,在不同病原导致的颅内感染中作用程度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02—2015-10收治的71例脑膜炎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36例(观察B组)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5例(观察A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5例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予以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阳性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观察B组降钙素原阳性率、C反应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观察A组、对照组(P0.05);观察B组内,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P0.05);3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B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对照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蛋白含量与疾病危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普通组(A组)和重症组(B组),并根据患儿经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C组)和预后不良组(D组)。对各组患儿入院后第1次(急性期)及经治疗2周后(恢复期)的脑脊液蛋白含量进行收集并对比。结果急性期B组相比A组脑脊液蛋白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2组脑脊液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D组相比C组脑脊液蛋白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2组脑脊液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蛋白含量是间接反映病情变化的指标,通过动态观察该指标,有助于了解患儿疾病转归,并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66例初诊为颅内感染患儿,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化脑)19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2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27例.进行了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并与对照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的测定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测定值.其中以结脑患儿组测定值最高,各患儿组之间的测定值均存在明显差别(P<0.001)。结脑组和化脑组患儿sIL-2R的测定值存在部分重叠.与病脑组患儿的测定值无任何重叠。结论脑脊液中sIL-2R的测定可能有助于辅助病脑同结脑、化脑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肽,是鉴别全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1]。C反应蛋(C-reactive protein,CRP)属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于鉴别颅内感染性疾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探讨其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尤其是FT3、FT4及TSH变化异常)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及对照组患儿于入院48h内、2周后、出院前用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BeckmaIl-Coulter公司提供的甲状腺素试剂盒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甲状腺素水平异常率约50%,其中重度脑炎异常程度最显著,异常率高达61%,与轻度病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与病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各组异常病例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皆有不同程度恢复,遗留后遗症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FT3、FT4、TSH水平虽皆明显升高,但至出院前仍未达到到正常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出院前差异皆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病情程度存在密切关系,其异常程度与日后遗留后遗症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可敏感反应疾病的预后,并有助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及评估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外泌体的分离及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脑组,TBM组),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VM组),1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化脑组,PM组)及20例正常脑脊液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采取Exo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let-7d表达水平。结果 (1)脑脊液中的外泌体,电镜下呈圆形或茶托状外形,直径40~100nm,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发现其内含有不同程度表达水平的let-7d;(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et-7d表达水平结脑组、化脑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与对照组相比也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et-7d表达水平在化脑组与结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et-7d表达水平在结脑组与病脑组相比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中可分离出外泌体,通过比较3种脑炎外泌体中let-7d的表达水平,发现在TBM患者中let-7d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为其诊断提供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