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临床疗总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综合疗法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控制1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对照组近期控制8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药结合理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药,以及神灯、微波热疗、中药封包治疗。结果:通过两年随访,未出现失访病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2.9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药结合理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长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丹鹿通督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丹鹿通督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在强制性脊柱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项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和血沉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益肾蠲痹丸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推拿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消炎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经总体治疗效果判定,观察组显效、有效的患者分别有16例、12例,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经随访,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45%(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6/31),P0.05。经不同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的不同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i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3):315-316
目的:观察通痹化瘀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1.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痹化瘀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尧彦 《光明中医》2016,(1):85-86
目的研究中药针灸联合应用治疗运动性上肢活动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针灸门诊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诊治的运动性上肢活动受限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针灸联合应用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针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幅度恢复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联合应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整体观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郑州市骨科医院于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2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1 例)与观察组(41 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行中医整体观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 Frankl 依从量 表 4 级个体所占比例比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 2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57 %)比对照组 (82.93 %)高,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可提升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的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40例在常规药物口服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6/4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6/40,65.00%),且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00<0.05)。CRP、VAS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CRP、VAS评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采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和甲氨喋呤片(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纽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经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用华佗夹脊盘龙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3例用西药治疗,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和78.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AS疗效与西药相近,各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YZ-Ⅱ型熏蒸治疗机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芬必得治疗,疗程均为30d,两组均进行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肾通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骨病科的年龄在16~45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治疗组采用温肾通督法(服用温肾通督汤配合督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用药方案;观察期12周;随访期24周。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温’肾通督法组总有效率为92.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通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除湿化瘀汤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风湿免疫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例,其中,45例采用自制补肾除湿化瘀汤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观察1组),45例单纯采用补肾除湿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45例行传统药物柳氮磺嘧啶治疗(对照组),连续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1组有效率为95.56%,观察2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82.22%,观察1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数值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ERS较观察2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补肾除湿化瘀汤在治疗AS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联合柳氮磺嘧啶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失眠患者应用子午流注针灸法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子午流注针灸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安定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失眠应用子午流注针灸法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基本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上加用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疗法。均于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脊柱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生透骨方全身熏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临床药物治疗配合中药熏蒸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五步"揉膝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关节炎,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熏蒸治疗,并运用相关积分评定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予以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控制: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愈显率:60.8%,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2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愈显率:35%,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收集60例社区老年人TIA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及治疗结果,观察血府逐瘀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TI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血瘀逐瘀汤配合针灸穴位治疗,对照组30例用拜阿司匹林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谱勒 TCD检查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瘀逐瘀汤配合针灸穴位治疗TIA疗效确切,积极治疗是预防,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