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等量小脑出血(出血量10~20 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1例中等量小脑血肿患者分为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组(n=33)和小骨窗开颅组(n=28),比较2组近期(治疗后3周)和远期(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BI)等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软通道置管引流组和小骨窗开颅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后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小脑出血(10~20 mL)患者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简便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我们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外科手术是治疗HICH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虽然国内外手术治疗HICH的方法较多,至今也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表明,哪种治疗方法和在什么情况下实行才是最好的。我们从2003年1月~2006年10月通过三医院联合协作,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对HICH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4例,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57例(开颅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57例(钻孔组)。结果 钻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术后6个月,钻孔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微创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幕上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9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骨瓣开颅组(A组,33例),小骨窗开颅组(B组,29例)和微创钻孔外引流组(C组,31例)。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情况、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收缩压、术前GCS评分、术前血肿体积、术后第三、第七天GCS评分、再出血、颅内感染、死亡率和术后6个月mRS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与B组血肿清除率优于C组(P 0. 001); C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P 0. 001),术后第一天GCS评分、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均优于A组(P 0. 05)。结论对于幕上中等出血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钻孔外引流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与Barthel指数(BI)评估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SSS)与BI评分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MRS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状况,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幕上HICH(出血量20~100 ml)患者214例,根据血肿量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将84例小血肿(20~3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6)和保守治疗组(n=48),57例中等血肿(31~6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1)和开颅手术组(n=26),73例大血肿(61~100 ml)患者分为钻孔引流组(n=37)和开颅手术组(n=36)。对比分析各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治疗后3周和6个月GCS、GO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和死亡率等。结果钻孔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钻孔引流术均能显著提高小和中等血肿患者近期(治疗后3周)神经功能改善率、BI和GOS评分及远期(治疗后6月)的BI和GOS(P<0.05),而对大血肿患者预后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有助于小、中等血肿的HICH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促进其恢复,改善其预后;但是对大血肿患者伴脑疝形成或病情进展迅速、再出血明显者,建议首选以降低颅内压为目的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2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即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组(n=78)和钻孔血肿引流组(n=185),出院后3~6个月按ADL评定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术后开颅组死亡16例(20.5%),引流组死亡34例(18.4%),两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3~6个月后,开颅组预后不良(ADL 4~6分)41例(52.6%),引流组预后不良90例(48.6%),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体积>50 ml的血肿患者,开颅组预后不良28例(35.9%),引流组预后不良57例(30.8%),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50 ml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较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不应强调某一术式明显优越,根据血肿量和病情分级选择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125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0-05~2008-11收治的1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窗开颅手术45例,存活32例(71.1%),恢复良好13例(40.6%),中、重残19例(59.4%),死亡13例(28%);微创血肿清除80例,存活70例(87.5%),恢复良好36例(51.4%),中、重残34例(48.6%),死亡10例(12.5%).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的存活率和恢复情况均高于开颅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结论 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存活率,微创血肿清除术要比开颅手术优,既能提高存活率,又能大大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与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将123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组(碎吸组,60例)和锥颅钻孔引流术组(锥颅组,63例),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都取得明显的疗效;碎吸组总有效率86.7%(52/60),锥颅组总有效率84.1%(53/63).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共死亡4例,其中碎吸组2例,锥颅组2例;住院期间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急性硬膜外血肿(碎吸组5例,锥颅组1例)、颅内感染(碎吸组2例,锥颅组3例).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技术均有确切治疗效果,但各有优缺点,在适应证的选择上应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占脑卒中患者的10% ~30%[1].外科手术是治疗HICH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作者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故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应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对HICH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自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35例,年龄30~77岁,平均58.9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n=39)和钻孔引流术(钻孔组,n=50)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血肿清除率、并发症、病死人数以及术后4h、24h、48h、72h、5d及7d的颅内压。结果术后开颅组和钻孔组治疗后颅内压在术后48h内均呈逐渐上升趋势,48h后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开颅组上升的幅度小于钻孔组,两组的组间(F=20.158,P=0.027)、不同时点(F=18.135,P=0.032)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F=32.524,P=0.006)均有统计学意义。开颅组术后血肿清除率(80.3%±9.6%)高于钻孔组(52.5%±5.4%),但是开颅组手术时间(130.7min±8.9min)以及肺部感染率(64.1%)均高于钻孔引流组(50.3min±12.5min,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组较钻孔引流组可以增加血肿清除率,明显降低颅内压以及再出血的发生,但是会延长手术时间以及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04—2016-07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微创组(n=55)与开窗组(n=55)。微创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开窗组行开窗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窗组,且术后1周NTF水平高于开窗组,NIHSS评分、CRP、NSE水平低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预后有效率92.73%,高于开窗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且手术时间短,利于术后恢复,疗效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主要以高血压为基础疾病,外加其他诱因引起的严重疾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于血管壁,血管变性失去弹性,甚至造成动脉的粥样硬化阻塞血管,最后血管在脑部破裂引起脑出血,导致颅内高压[1]。轻者恶心、呕吐,重者危及生命。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去除血肿减压,防止压迫周围血管及神经。而传统开颅手术虽然效果确切,但手术本身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伤,微创技术的出现使开颅手术损伤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5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观察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术后血清TNF-α、IL-6、PCT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74.00%,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20/50;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再出血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观察组远期良好率为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P0.01)。结论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采用额颞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结果。结果 25例中,19例患者单纯行血肿清除,6例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3例手术后再岀血(再岀血率12.0%),1例行再手术后死亡,2例家属放弃治疗;术后至术后3月,16例患者意识清楚但遗留有对侧肢体偏瘫,4例呈植物生存状态,5例死于并发症或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岀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快速缓解颅内压、止血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两组病例选择:患均按血肿形成的部位和临床表现随机分组。①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升高并排除其它原因的自发性脑出血;②CT显示为幕上或幕下出血(不包括脑干出血);③入院时生命体征相对平稳,脑疝形成时间在2h以内;④幕上出血在30ml以上,幕下在10ml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12—2012-08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A组90例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28例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1,P<0.05);B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72,P<0.05);2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但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较佳,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式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28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78例)和钻孔血肿引流术(206例),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与入院GCS评分、手术时机、出血量、手术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GCS13~15分患者预后良好39例(92.9%),9~12分患者预后良好65例(47.8%),5~8分患者预后良好13例(12.3%),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有154例患者在7h内进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78例(50.6%);77例患者在7~24 h手术,预后良好34例(44.2%);41例患者在24~48 h手术,预后良好4例(9.8%);48h以后手术患者12例中预后良好1例(8.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出血量>50m1的患者预后良好22例(22.2%),出血量<50ml的患者预后良好95例(51.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开颅组和引流组的近期预后指标GOS显示,开颅组预后良好29例(37.2%),引流组预后良好88例(42.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于50ml的血肿病人对比,开颅组预后良好15例(31.3%),引流组预后良好18例(24.7%),差异有显著性.2组患者在出院后3~6月按ADL评定远期疗效,开颅组预后良好37例(47.4%),引流组预后良好105例(51.0%),差异无显著性.但对大于50ml的血肿病人对比,开颅组预后良好20例(41.7%),引流组预后良好18例(24.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GCS评分可用于判断HICH的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较延期手术疗效好,早期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条件.血肿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出血量是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之一.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不应强调某一术式明显优越,对不同的病例应该选择不同的术式,出血量大于50ml的患者以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较好.根据血肿量和病情分级早期选择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