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中不同骨水泥注入量对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弥散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符合条件的96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VP治疗,按照不同的骨水泥注入量分为A组(n=48)和B组(n=48),其中A组采用3~4.5 ml注入量,B组采用4.5~6 ml注入量。评估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椎体功能、疼痛程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放射辐射时间均短于B组,而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例数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ODI评分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VAS评分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较于应用骨水泥4.5~6 ml注入量,应用骨水泥3~4.5 ml注入量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弥散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受放射辐射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治疗满意度,而两种注入量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组,就经皮椎弓根螺钉术治疗(对照组)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术前椎体压缩角及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VAS为(3.0±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使骨折椎体得到有效稳定,抗压强度增加,避免再次骨折,显著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骨水泥,观察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d,平均(2.93±0.45)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7d,平均(5.24±1.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压缩度、脊柱后凸角度及疼痛指数(VA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骨水泥,观察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 d,平均(2.93±0.45)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7 d,平均(5.24±1.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压缩度、脊柱后凸角度及疼痛指数(VA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中行椎弓根定内固定加以骨水泥灌注椎体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比组(80例),观察组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对比组行单一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情况、VAS分值与ODI分值。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对比组较长,且手术出血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VAS、ODI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ODI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确切,该手术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疼痛状况,并促进患者活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世超  倪锋  潘彬 《安徽医药》2021,25(9):1732-1735
目的 探究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行单侧入路PKP治疗,对照组行双侧入路PKP治疗.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及Cobb角恢复度、骨水泥量及渗漏率、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VSA评分分别为(2.54±0.51)分、(2.65±0.42)分,均低于术前(7.38±1.96)分、(7.25±2.01)分(P<0.05).两组椎体前缘、中间恢复高度及Cobb角恢复度、骨水泥渗漏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4.18±6.83)min,短于对照组(34.58±7.14)min;透视次数为(16.17±4.05)次,少于对照组(27.69±4.28)次;骨水泥量为(4.38±1.04)mL,少于对照组(5.22±1.17)mL(均P<0.05).结论 单侧或双侧入路PKP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均可有效缓解疼痛感,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而单侧入路PKP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可减少放射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探讨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与随访。方法将13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普通骨水泥,B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注入量为3~7mL,平均5mL。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3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手术,术后患者随访3~6年,平均(5.20±0.24)年。结果两组病例随访结果,A组59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d,平均(2.90±0.45)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44.25±7.52)%;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B组38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3~7d,平均(5.20±1.36)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39.89±5.36)%;2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3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血肿、神经根损伤及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1年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PKP可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较PVP安全性高,但费用较高;PVP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A组实施单侧入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B组实施双侧入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两组术后均接受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B组,骨水泥用量多于B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提高,Cobb’s角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以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脊柱后凸角显著降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明显增加,但实验组效果明显更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且服用药物明显较少。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不错,且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骨外科收治的3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水泥黏度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低黏度骨水泥组10例、高黏度骨水泥组10例、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10例.观察3组患者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改善、伤椎高度恢复及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骨水泥肺栓塞发生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VAS、ODI评分、Cobb角与低黏度骨水泥组、高黏度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和高黏度骨水泥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05).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如月 《中国基层医药》2014,(19):2926-2928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的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10.0±14.9)min,长于对照组的(91.0±13.7)min(t=5.93,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70.0±34.4)mL、(258.0±42.5)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时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分别为(91.3±1.7)%、(11.2±1.9)&#176;、(2.5±0.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6.6±2.3)%、(14.5±1.1)&#176;、(3.5±0.9)分(t=5.25、3.24、6.17,均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增加椎体的稳定性,减少和避免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周鹰飞  方志辉  杨艳敏 《河北医药》2016,(15):2267-226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1例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PKP组(45例)和PVP组(46例),PKP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KP组患者的评价2手术时间(38\.4±8.2)min、骨水泥注入量(6.1±1.8)ml均显著大于PVP组,但骨水泥渗漏椎体数显著的低于PVP组( P <0.05)。术前PKP组和PVP组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 P <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6个月,PKP组的Cobb角(17.1±1.6)度、椎体高度(78.9±7.2) mm、ODI评分(14.2±2.5)分均显著的优于同期PVP组患者( P <0.05)。结论对于椎体骨质疏松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与PKP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KP对于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功能恢复等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OVCF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42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保守治疗组59例,采用卧休、药物等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37.6±6.7)mm,后凸Cobb角矫正至(5.6±3.9)°与保守治疗组的(23.6±5.6)mm及(6.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3.87,均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0.42±0.12)分,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23±0.23)分(t=3.65、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3个月,Oswest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为(4.42±1.12)分,低于保守治疗组的(11.23±2.23)分(t=8.96、P〈0.05)。保守治疗组出现压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共5例(5/59,8.47%),而手术治疗组则无(0/42,0.00%)(X^2=5.0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OVCF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骥  王开明  卓巍 《淮海医药》2010,28(1):15-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对12例16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PVP),术前及术后3 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评分术后3 d(2.1±0.4)较术前(6.3±0.3)明显下降(P〈0.05);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 d(1.3±0.6)较术前(3.1±0.6)明显改善(P〈0.05)。经平均12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因并发心脏病死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后路内固定术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的16例患者,平均年龄64.3岁。记录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伤椎椎体注入骨水泥2.5~6.5ml,平均4.5ml。术中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1例,椎旁渗漏6例,但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1个月~2年进行随访,平均6.2个月。通过影像学测量患者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Cobb角,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椎管狭窄,临床效果满意,有效预防了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不同穿刺方法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高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PVP术中A组患者采用偏侧穿刺(正位X线照片穿刺针尖约位于穿刺侧椎弓根眼内侧皮质与棘突中线中心),B组采用中心穿刺(穿刺针尖位于棘突中线),所有患者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中手术时间、穿刺方法对比、及术后及随访疗效VAS评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26±5min,B组:38±7min,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骨水泥渗漏率A组8%,B组:16%,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性(P〈0.05);术前、术后24h、术后6月AB两组VAS评分及随访结束VAS评分改善值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简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穿刺定位方法能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更多X线照射,手术操作简单,更安全、疗效肯定,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利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3年,失访1例1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8.07±0.76)分至术后第1天(3.20±0.80)分,术后1个月(2.77±0.83)分,随访期末(1.95±0.64)分(P〈0.05)。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于本院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2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椎体结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1、2周时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的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后1、4周时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而椎间隙高度则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