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东莞市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来我本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18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100例来自东莞市10个街道正常儿童为正常对照。归纳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患儿年龄7个月~11岁,中位年龄2.6岁,男72例,女46例,患儿发热106例(89.8%),全部患儿均有皮疹,病原学实验总检测阳性率为47.5%(56/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手足口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就诊前10d内与类似症状者接触史、游乐园接触史、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家中养猫、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结论就诊前10d内与类似症状者接触史、游乐园接触史、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家中养猫、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家中养猫、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是手足口病患儿发病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陆朝国  杨鋆  喻仙  蒋智  俞玫  赵玲  舒莎 《贵州医药》2016,(8):879-881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主要以 EV71(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 CoxA16(coxsachie virus A16,CoxA16)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1]。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手足口病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卫计委于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贵阳市于2009年起发生手足口病流行,且连续4年保持较高的流行态势,2009~2012年发病例数分别为6402、18400、13242、22541例,发病率分别为164.18/10万、471.85/10万、303.89/10万、521.20/10万。为了探索手足口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在今后预防控制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我们就贵阳市两家手足口病定点医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近3年在我院确诊手足口病及非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儿150例,对照组为非感染性疾病就诊的患儿75例,试验组确诊手足口病患儿75例,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职业、卫生条件、卫生习惯、是否曾患手足口病、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近1周是否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散居(65.33%)、卫生条件不良(66.67%)、卫生习惯不良(68.00%)、曾患手足口病(26.67%)、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38.67%)、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散居(32.00%)、卫生条件不良(40.00%)、卫生习惯不良(34.67%)、曾患手足口病(1.00%)、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缺乏(12.00%)、近1周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44.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比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现儿童发生手足口病主要受卫生情况、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掌握等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童Ⅲ期手足口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Ⅲ期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选择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芋期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性别、发病时间、入院时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糖峰值、乳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鄄MB)、最大心率以及肺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入院时昏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循环衰竭[OR=9.785,95% CI(2.457,38.959)]、乳酸水平[OR=1.310,95% CI(1.022,1.681)]、白细胞计数[OR=1.156,95% CI(1.025,1.303)]、入院时 PCIS[OR=0.866,95% CI(0.783,0.957)]是Ⅲ期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循环障碍、血乳酸水平、白细胞计数升高及入院时PCIS低提示Ⅲ期手足口病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饶市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2013年共168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和部分普通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查找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普通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EV71型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学危险因素,〈3岁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年龄段,余干县区域因素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散居儿童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结论为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应根据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制订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慧玲  张丹 《安徽医药》2016,20(5):899-902
目的 了解庐江县2013—2014年手足口病(HFMD)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控制管理系统获得2013—2014年庐江县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并选取发生聚集疫情的幼托机构的儿童及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庐江县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2013—2014年庐江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55.37/10万和214.87/10万;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4起,累计发病例数181例,占同期该病发病总数的6.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接触手足口患者、看护人手足口病知识缺乏、饭前便后不洗手或很少洗手、有吮咬手指习惯和近一周与儿童公用玩具等5个因素是儿童患手足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是6.518、9.595、10.224、5.642和3.824。结论 庐江县手足口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及时发现聚集性疫情、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死亡病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北海市承担手足口病诊治医疗机构上报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北海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49例,其中死亡15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病原学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为71.8%,(死亡病例阳性率100%);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分析:皮疹不典型或无皮疹、初步诊断不明确、呼吸急促或不规则、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眼球运动异常、粉红色泡沫痰发生率在死亡病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部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因皮疹不典型或无皮疹给早期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肢体震颤、眼球运动异常、呼吸急促或不规则、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EV71核酸检测阳性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对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岁、体温>39℃且持续≥3d、血糖>9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结论早期检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静脉血栓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126例静脉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的总体发生率为0.41‰,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岁年龄组患儿比例最大,为21.43%;患儿来源科室主要有血液科(主要为ALL)、肾脏免疫科、重症监护室;血栓形成部位主要为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的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髂静脉;87例(69.05%)为无症状性血栓,39例(30.95%)为症状性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颈面部或手臂肿胀等。血液净化、入住ICU≥4 d、住院时间≥7 d、使用呼吸机、置管、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其中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有无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与神经系统损伤合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患儿92例,对引发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HFMD未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100例(对照组),就两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乳头水肿4例,精神萎靡或嗜睡23例,共济失调2例,惊跳或激惹43例,病理反射阳性17例,肢体抖动、震颤64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5例,谵妄2例,肢体肌张力减低7例,昏迷1例,前囟门饱满紧张14例。对10例有明显神经系统损伤的患儿行实验室脑脊液检查,WBC(69~227)×109均有增多表现,脑脊液完全正常3例,外观微浊2例,压力增高6例,蛋白质有增高(>0.4 g/L)表现4例,氯化物和糖均正常。行头部CT或MRI检查的患儿7例,其中有脑水肿合并发生3例,脑干受损1例,正常3例,脑白质弥漫性受损1例。行脑电图检查18例,重度异常5例,中度异常9例,轻度异常4例,多以弥漫性慢波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可有棘波、尖波等。观察组发病年龄、动脉血压、空腹血糖、血WBC计数、发热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高危因素。性别、皮疹、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状况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患儿进行分析,与无相关损伤的同类型疾病的患儿比较,总结出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病程的高危因素,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是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HFMD)危重型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进行预防治疗,减少HFMD患儿的死亡率。方法对郑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2例HFMD危重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危重型HFMD患儿主要集中在3~6月份,年龄为8月~1岁2个月,且以农村为主。危重表现发生的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四肢末梢凉、呼吸节律不齐、惊颤、呕吐、皮肤颜色改变、双眼上翻、站立不稳、肢体抖动。白细胞明显升高,且以中性比例为主,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延髓,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及TH细胞降低。结论 手足口病危重型主要和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功能、损伤部位有密切关系,积极地应用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针、呼吸机、改善循环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贵州省3起手足口病疫情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手足口病疫情区病例的看护人和其他关键人物访谈,对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追踪调查,检测病例标本以及流行病学关联的环境标本,分析疫情的环境危险因素.检测病原并分析公共场所、看护人及农村用水的病原与疾病流行的相关性.结果 病前接触手足口病病例发病风险最高(OR=6.10,95% CI:1.91~20.02)、其次为到医疗机构就诊(OR=3.91,95%CI:1.43~11.24)、预防接种活动(OR=2.86,95%CI:1.32~9.56)、吸吮手指(OR=2.72,95%CI:1.36~5.86)是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EV71为环境及调查人群中的主要病原(x2=7.76~10.45;x2=3.91~9.94,P<0.05),所调查的环境项目均可以作为病原传播的危险因素(x2=8.66,P>0.05);病例及与看护人病原类型吻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原隐性感染率也较高(x2=1.02,P>0.05),环境与调查人群的各病原阳性率吻合率较高(P>0.05);农村用自来水部分检出EV及CA16;环境与调查人群的病原同源性≥96.88%.结论 EV71在疫情流行中起主要作用;手足口病的疫情与高危人群及高危环境接触史有密切关系;疫情期应做好生活环境及水源的消毒.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50-53
目的研究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1994例HFDM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HFDM的发病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HFDM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994例HFMD患儿,男1196例,女798例,男女比1.50∶1.00。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5岁(82.55%,1646/1994),其中1~2岁和2~3岁年龄段分别占26.13%(521/1994)和25.58%(510/199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7月份(63.89%,1274/1994),以5月份最高(22.72%,453/199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FMD病例接触史、接种门诊/医院暴露史、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咬手指/玩具习惯、家庭内消毒是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34,9.958,7.675,10.431,5.312,P均<0.001)。结论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多集中于5岁以下,男童多见,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疾病监测,制定相应预防控制策略,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特征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儿科收治的80例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同期确诊的75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照,比较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高危因素。结果:比较患儿的年龄、患儿首次确诊、患儿嗜睡萎靡、患儿肢体震颤以及各实验室检查结果共17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EV71感染型手足口病患儿特征或高危因素有:非典型皮疹、嗜睡萎靡、肢体震颤、影像学表现以及血压升高。结论:3岁及其以下EV71感染型患儿出现非典型皮疹、胸片、血压以及血糖异常提示患儿病情出现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细菌性脑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合理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单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宜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发病发险因素。方法对196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患病时间、地区分布、临床症状和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中农村儿童偏多,重症患儿多伴随发热现象,发热持续时间、程度等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发热、呕吐、抽搐、易惊等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呈现出日益严重流行趋势,病情危重,进展快,危险因素较多,通过加强检测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并给予对症治疗,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及进展,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相关高危因素及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指导临床及早干预,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11月收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46例(重症组)和普通型患儿79例(普通组)发病48h内的早期临床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热程大于6h,发病48h内神经系统表现,血糖、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心率、血压、出冷汗、肺部啰音、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胸部X线片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年龄小于3岁,热程大于6h,血糖、CRP、LDH及CK-MB升高,EV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诊疗中的经验教训,为降低手足口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5—2009年多家医院收治的33例死亡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HFMD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均有发热、呼吸困难和精神差,29例出现皮肤粘膜疹,多数病例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胸片观察到发展迅速的肺实变影。部分尸检发现肺水肿、肺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结论早期诊断出重症病例及有效对症治疗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MA,俗称"冰毒")滥用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该人群中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自北京市和深圳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主要滥用物质为MA的共2644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该人群中焦虑症状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研究对象的焦虑症状。结果:MA使用人群多是年龄较大、汉族、低学历男性; 289(10. 97%)名调查对象有多药滥用经历,其中有28. 69%的人曾经使用过海洛因,且有超过一半(56. 55%)的调查对象有MA依赖;有将近三分之一(29. 39%)的MA滥用者患有焦虑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使用MA(比值比(OR)=1. 80,95%confidence interval [95%CI]:1. 34-2. 42)、每次≥0. 2 g的使用剂量(1. 50,1. 18-1. 92)、使用MA的同时还是用其他毒品(2. 33,1. 37-3. 96)及抑郁症状(2. 13,1. 67-2. 70)和精神病性症状(9. 53,6. 99-13. 00)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水平(0. 64,0. 46-0. 89)、无业(0. 52,0. 40-0. 66)及参加过戒毒治疗(0. 46,0. 33-0. 65)是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焦虑症状是MA滥用人群中常见的精神症状,有近三分之一的MA使用者停止使用MA后会出现焦虑症状,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共病、减少MA使用、进行戒毒治疗等措施来改善MA使用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