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00-1903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扶脾柔肝颗粒内服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芒硝敷脐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内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重、腹围、尿量、门脉内径、腹水深度、肝功能及肝纤四项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减轻,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腹水减少,门脉内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体重、腹围、尿量、腹围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ALT、AST、ALB、TBIL、PT)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纤四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A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敷脐、扶脾肝柔肝颗粒内服对肝硬化腹水有辅助治疗作用,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中药复方内服联合外敷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疗效、体重、腹围、尿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复方内腹联合外敷共同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能有效的提高疗效,降低体重、缩小腹围,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自拟理气化瘀汤对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气滞血瘀型酒精性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30例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气化瘀汤及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干预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晨起空腹腹围、腹腔积液、白蛋白用量、住院天数、腹腔穿刺次数、气滞血瘀证症候等一般临床指标以及血清ET-1和VEGF含量水平及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①干预后体重、晨起空腹腹围、腹腔积液较干预前比较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后患者血清ET-1、VEGF含量水平及肝功能、凝血功能与干预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改善;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用量、住院天数、腹腔穿刺数实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④干预后观察组气滞血瘀症候改善情况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自拟理气化瘀汤优势在于可以降低酒精性肝硬化腹水气滞血瘀证患者体重、晨起空腹腹围、腹腔积液;降低血清ET-1、VEGF含量水平及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同时减少白蛋白用量、住院天数、腹腔穿刺数以及改善气滞血瘀证症候和腹部胀满,胁肋疼痛及纳呆情况,表明护理干预配合理气化瘀汤及西医治疗可以为改善酒精性肝硬化伴腹水气滞血瘀证患者病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证结合中药内服与消胀贴膏脐部外敷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我科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病证结合中药复方内服,并脐敷中药消胀贴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主要症状(腹胀、纳食、排气、排便)及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结果:脱落1例,完成79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对体重、腹围、尿量以及主要症状,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治疗前后体重、腹围、尿量、腹胀、纳食及排气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病证结合中药内服与消胀贴膏脐部外敷可提高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保肝、利尿、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实脾饮合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腹围、体重和24h尿量,以及TBil、ALB、ALT、AST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腹围、体重、24h尿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ALB、ALT和AST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脾饮联合四君子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临床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腹围、体重、小便量及凝血活动度与肝功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围、体重及24 h尿量、肝功能及凝血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皮饮合贴敷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可改善肝功能、减少腹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卧床休息,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给予保肝、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中医综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阳虚水停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多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腰围小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综合疗法能改善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患者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腹水的消退,其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合五皮散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肝功能、腹围、腹水消退时间和利尿剂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腹围明显优于对照组,4周内腹水消退病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利尿剂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理中汤合五皮散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消退腹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消饮颗粒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鼓胀)患者60例,病情严重程度属轻中度,非难治性腹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七消饮颗粒及中药塌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腹围、体重及症状、消化系彩超腹水积分。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腹围、体重及消化系彩超腹水积分改善情况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消饮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荷叶中药封包对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6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休息、合理饮食基础上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加用荷叶中药封包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腹部B超,并于治疗期间每晨观察患者腹围、24小时尿量、体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腹围、体重、尿量、腹水消退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在降低患者ALT、腹围、体重方面,增加尿量,改善腹水消退分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荷叶中药封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能显著消退腹水,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探讨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32例原发性痛经辩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胞宫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和阳虚内寒型,口服方用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蒲黄、没药、桃仁、五灵脂、红花、甘草。结果:3个疗程以后治愈19例(59.4%),其中服药1个疗程治愈4例(12.5%),2个疗程治愈9例(28.1%),3个疗程治愈6例(18.8%);好转11例(34.4%);未愈2例(6.3%)。总有效率为93.7%。结论:用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兼顾健康教育、调畅情志,疗效可靠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拔罐治疗联合理气通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理气通瘀止痛汤(炮姜、甘草、乳香、没药各6g,川芎9g,香附、桃仁、乌药、红花各10g,当归12g,益母草、元胡各15g),1剂/d,加300mL水煎200mL,早晚口服。治疗组36例针灸、拔罐治疗,公孙、列缺为主穴,太冲、中极为配穴;取仰卧位,于太冲、公孙两穴取1.5寸毫针直刺0.8~0.1寸,中极和列缺两穴分别直刺0.5~0.8寸、0.8~0.1寸,得气后,提插捻转泻法留针0.5h,10min行针1次,针后拔罐10~15min,1次/d;理气通瘀止痛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临床指标(下腹疼痛、腰骶骨疼痛、乳房胀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拔罐治疗联合理气通瘀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消胀汤结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消胀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于西医单纯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明显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胆囊术后方结合西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2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36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在西医一般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多途径疗法加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4项、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肝功能四项,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疗效上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结论采用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软肝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抗病毒(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等)、保肝、降酶退黄,合并腹水口服利尿剂,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治疗组30例益气解毒软肝汤(黄芪、炒白术各20g,黄精30g,首乌15g,百花虫舌草30g,丹参15g,柴胡10g,虎杖、半枝莲、茯苓、枸杞子各15g,山茱萸10g,赤芍15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TBIL、ALT、ALB、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软肝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57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以西药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显效率63.2%,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7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治疗费用低,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36例用鲁南欣康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配合松振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松振腹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0%,对照组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配合松振腹法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比较安全有效的“心身按摩”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疗程结束后均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雇虫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肝功能(TBIL、ALT、AST、ALB)、腹水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益气温阳汤能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迅速消退腹水,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