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8例鼻咽癌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P<0.01)。Ⅲ期与Ⅱ期鼻咽癌病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的含量均高于Ⅰ期(P<0.01),且Ⅲ期高于Ⅱ期(P<0.05)。结论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血清sP-selectin和sICAM-1含量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及病情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检测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检测34例NIP和12例(nas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CAg水平。结果34例NIP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67.64%(23/34),12例N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75%(9/12),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发患者SCCAg术后半年明显升高。结论治疗前后血清SCCAg值对估计NIP的生物学行为及评价治疗效果、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CYFRA 21—1与头颈部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YFRA 21-1是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有特异性抗体KS19.1和BM19.21,在头颈部鳞癌检测中特异性高,其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均有关;其敏感性优于SCCAg,CEA,结合其它标记物检测,敏感性提高,对头颈部鳞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等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病人血清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r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鼻咽癌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7例完全缓解者、10例慢性鼻咽炎病人、10例正常健康人及鼻咽癌上皮细胞株(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情况。结果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血清及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较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完全缓解者组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咽炎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与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数有一定相关性(P<0.05,r=0.657)。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鼻咽癌发生、复发的观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肿瘤标记物已被广泛用于癌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鳞状细胞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有显著影响。已用于头颈部肿瘤诊断的标记物(如:CEA、SCCAg、TPA、唾液酸、各种糖蛋白、多胺和免疫复合物)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太低而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来报道了一种新的头颈部鳞癌肿瘤标记物——CYFRA21-1的水平检测,对头颈部鳞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等很有意义。1角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血清CYFRA21-1是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的片段,可用兔疫法从具有MCF-7…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组织多肽抗原(TPA)在鼻咽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鼻咽癌病人28例,健康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PA、EAIgA、VCAIgA三项指标并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鼻咽癌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PA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病人经放射治疗后TPA值下降,TPA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鼻咽癌转归。结论TPA和EAIgA、VCAIgA联合应用对鼻咽癌的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酚含量与头颈鳞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评价它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4例头颈鳞癌、9例良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人尿中尿酚含量,比较它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的尿酚含量对照.结果正常人、良性肿瘤、鳞癌患者尿酚阳性率分别为6.67%、11.11%、52.94%,正常人明显低于鳞癌患者(P<0.05).头颈鳞癌T1~T2期患者尿酚阳性率为77.78%,明显低于T3~T4期的45.83%(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尿酚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水平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患者、45例鼻腔炎症患者术前血清SCCAg表达进行分析,并对NIP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血清SCCAg波动进行随访。结果①术前血清SCCAg浓度在NIP和炎症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CCAg值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患者中,与其病理类型、瘤体大小、Kamel分期相关;③多因素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对于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优势比为14.87);④NIP患者在术后1周血清SCCAg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SCCAg的表达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存在有密切关系,但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又再次升高(P<0.05),提示SCCAg也可作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随访指标。结论SCCAg与内翻性乳头状瘤关系密切,可成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鼻咽癌患者唾液、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EBV-DNA进行检测,分析唾液、血清、外周血白细胞中EB病毒的DNA含量与鼻咽癌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唾液、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EBV-DNA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结果EBV-DNA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67.5%,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中的EBV-DNA检出率2%(χ2=44.48,P<0.001);鼻咽癌患者的唾液、外周血白细胞EBV-DNA检出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的唾液EBV-DNA拷贝数与外周血白细胞EBV-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鼻咽癌患者血清EBV-DNA拷贝数与TNM分级有关,分级越晚含量越高。结论 EB病毒长期存在于多数人的唾液中,也可存在于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血清EBV-DNA检测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血清EBV-DNA拷贝数与TNM分级有关,可在分子水平对鼻咽癌的TNM分级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Cripto-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及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患者和鼻咽炎患者中Cripto-1蛋白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ripto-1在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 Cripto-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阳性率为36.7%;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0.5%,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4%。在不同病理类型、性别及年龄的鼻咽癌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Cripto-1阳性鼻咽癌组5年生存率57.8%低于阴性组81.3%。Cripto-1在鼻咽癌细胞中均表达,在CNE1-LMP1中明显高于CNE1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ipto-1蛋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鼻咽癌淋巴结转移、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辅助鼻咽癌诊断和预判转移潜能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Oct 4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耳鼻咽喉科手术切除标本48例,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每例另取癌旁非癌喉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病例按照病理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分组对照Oct 4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Oct 4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Oct 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Oct-4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6%,荧光定量PCR结果也显示喉鳞癌标本中Oct 4基因的表达量为0.533±0.142,而周围正常对照组织未检测出Oct 4基因的表达(P<0.01)。Oct4基因在喉鳞癌高分化组阳性率为33.3%显著低于中、低分化组的69.0%(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47.8%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80.0%(P<0.01);处于临床Ⅰ、Ⅱ期的患者Oct 4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7.4%,而Ⅲ、Ⅳ期的患者阳性率为75.9%,两者之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Oct 4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喉鳞癌组织中会随着肿瘤分化减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逐渐的增加(P<0.05)。结论 Oct 4基因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肿瘤的分级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和 88.1%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35 ) ,临床晚期 (III、IV)端粒酶阳性率高于临床早期 (I、II) (P=0 .0 48) ,而端粒酶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结合血清EB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的血管生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 crouesseldensity ,MVD)在鼻咽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研究 4 0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切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 ,鼻咽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为 92 .5 % (37/ 4 0 ) ,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 (P <0 .0 5 ) ,微血管密度也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 (P <0 .0 5 ) ,且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80 9,P <0 .0 5 ) ,并与鼻咽癌病人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骨、肺、肝等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鼻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血管生成在鼻咽癌生长、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可以作为鼻咽癌病人有意义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免疫学的发展,测定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免疫抑制物(IS)和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可以早期诊断肿瘤和估价临床过程及预后。在头颈癌中,这方面的资料很少。作者应用单向扩散放免技术,测定了108例头颈鳞癌病人血清中的IS、IAP治疗前后的值。其中喉癌53例,上颌窦癌37例,鼻咽癌7例,下咽癌9例。还检查19个正常人作对照,对照组的平均值为:IS614±149μg/ml、IAP401±78μg/ml,以IS>912μg/ml、IAP>658μg/ml为异常。肿瘤病人各平均值如下:喉癌955±447μg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细胞增殖、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4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及60例鼻咽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且表达情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鼻咽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人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 (NPC)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992~ 1 994年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完成全程根治性放疗、随访 5年以上的 1 1 5例NPC放射治疗前活检标本 (经病理证实均为低分化鳞癌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 8.7%。Survivin的表达活性与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放疗敏感性、3年和 5年生存率及复发倾向有密切关系。结论 Survivin高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放疗敏感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趋势、生存率及转移复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CYFRA 21-1是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有特异性抗体KS19.1和BM19.21,在头颈部鳞癌检测中特异性高,其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均有关;其敏感性优于SCCAg、CEA,结合其它标记物检测,敏感性提高,对头颈部鳞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监测等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血清microRNA-329水平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2009~2011年20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进行采集,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20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对两组的血清microRNA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性分析的方式对microRNA-329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验。本研究同时对组织中的microRNA-329的表达进行检测,与血清microRNA-329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相比于正常体检人群,鼻咽癌患者的血清microRNA-329水平相对表达率为(18.01±2.2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呈现明显的低表达。鼻咽癌患者血清microRNA-329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转移、肿瘤分期及5年内复发与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低血清microRNA-329水平、是否发生转移、5年内复发均为鼻咽癌患者较差预后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大于1。在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中microRNA-329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中的microRNA-329水平,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microRNA-329的低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microRNA-329可以作为一种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效果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明胶酶及其调节机制与头颈部鳞癌的侵袭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颈部鳞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当前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治疗失败和患死亡的主要原因。明胶酶由于能降解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与头颈部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目前对明胶酶的研究重点已从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转移到研究它们的调节机制和作用靶点,主要目的不仅是为诊断和预后寻找新的生物学标记,更重要的是为探索头颈部鳞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本就明胶酶及其调节机制与头颈部鳞癌的侵袭转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临床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头颈外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30例的临床特点,颈部淋巴结分布,治疗方法。结果;30例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56.14%,10年生存率40.19%。原发灶出现率为30%。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为33.3%,远处转移出现率20%,淋巴结分群结果符合原发部位与颈部淋巴结之间的转移规律,预后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复发,出现远处转移和颈部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结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与原发肿瘤来源之间的转移规律有助于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正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将可疑原发病灶包括在治疗中,并根据可疑原发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颈部转移转正的处理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补充放疗的控制率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