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睡眠的机制虽未有定论,但已有多种学说。睡眠时脑电图表现可分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其机理不同。在低位脑干存在着调节睡眠和觉醒的重要结构。睡眠肽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硷可促进睡眠。睡眠-觉醒周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早醒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早醒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剔除2例)。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安眠、合谷、神门、太冲、太溪等,隔日1次,每周3次;对照组予谷维素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睡眠体动记录仪(ACT)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早醒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升高(P<0.05),觉醒时间及每次觉醒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P<0.05),PSQI评分、早醒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觉醒次数减少、PSQI评分及早醒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时间、觉醒次数、每次觉醒时间及PSQI评分、早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高于对照组的38.5%(10/26,P<0.05)。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血虚小鼠睡眠质和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放血法建立血虚小鼠模型,1.2g/mL酸枣仁汤灌胃2周,利用小鼠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波和肌电波,分析睡眠觉醒量、不同持续时间睡眠觉醒波出现次数和睡眠时相转换等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给药结束后第1d,酸枣仁汤减少模型小鼠白天的觉醒总量,增加白天的非快动眼睡眠(NREM)睡眠总量,减少昼夜觉醒与NREM睡眠之间转换次数,改变持续时间为60-110S,120-230S和240-470S睡眠觉醒波出现次数,至给药结束第3d仍减少觉醒总量和增加NREM睡眠总量。结论:酸枣仁汤通过增加白天的NREM睡眠量和减少觉醒和睡眠之间转换次数来治疗血虚失眠。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发病率高,约9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指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是脑卒中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其治疗预后,并且易加重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增加脑卒中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和健康人主客观评价的差异,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方法:招募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72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以及清晨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结果:①客观评价方面,CF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总卧床时间、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1百分比、N2百分比、N3百分比、REM睡眠期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FS患者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有高于健康受试者的趋势,NREM睡眠3期百分比有低于健康受试者的趋势。②主观评价方面,CF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觉醒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PSQI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S患者客观睡眠结构没有特征性的改变,NREM睡眠3期百分比有低于健康受试者的趋势;主观睡眠质量较健康受试者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给予安眠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相关睡眠参数和服药人数及服药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 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 SE)、睡眠后觉醒时间(wake after sleep onset, WASO)、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 SOL)、微觉醒指数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SE、微觉醒总指数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SE、微觉醒总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非快动眼(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N1期睡眠、N2期睡眠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1期睡眠、N2期睡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服药...  相似文献   

7.
于心同  杨文佳  赵娜  陈云飞 《陕西中医》2022,(10):1326-1331,1358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觉醒脑电图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取40只SD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模型,四组大鼠均行脑电图记录电极埋置术,术后恢复10 d,按分组接受不同的干预处理。通过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利用睡眠生物解析系统客观监测大鼠24 h睡眠觉醒脑电图,ELISA法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显著增高(P<0.05,P<0.01),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大鼠血清FSH、LH水平升高(P<0.01)、E2水平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血清FSH升高(P<0.05)、E2水平降低(P<0.01); 模型组和假电针组大鼠24 h睡眠觉醒昼夜节律减弱,睡眠觉醒累积量在白天和全天觉醒增多、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s)减少(均P<0.01),NREMs在白天和夜间睡眠片段化明显,短时程次数增多(P<0.05)、长时程次数减少(P<0.05,P<0.01),白天慢波睡眠到觉醒(S-W)之间的转换增多(P<0.05,P<0.01);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显著降低(P<0.05),大鼠血清FSH、LH水平降低、E2水平升高(均P<0.05),电针组大鼠24 h睡眠觉醒昼夜节律趋势接近对照组,在白天和全天觉醒减少、NREMs增多(P<0.05,P<0.01),白天和夜间短时程睡眠减少、长时程睡眠增多(P<0.05,P<0.01),白天 S-W之间的转换减少(P<0.05),睡眠维持稳定。结论:电针可改善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的睡眠觉醒,通过减少觉醒时间,增加睡眠时间,并改善其睡眠结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海马中一氧化氮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海马内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NO供体硝普钠(SNP)和NO前体L-精氨酸(L-Arg),观察海马中NO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埋管、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L-NNA(2.0μg)可使觉醒(W)减少,慢波睡眠(SWS)增多,睡眠加深;SNP(0.2μg)使W增多,SWS减少,睡眠变浅;L-Arg(0.4μg)对睡眠无直接影响;SNP和L-Arg均可阻断L-NNA的促睡眠效应。结论:海马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海马中的一氧化氮(NO)可能具有促进觉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欢皮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研究合欢皮对大鼠睡眠一觉醒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欢皮能明显的缩短清醒期(W),延长慢波睡眠Ⅱ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结构与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PD患者(PD组)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D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效率、总非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觉醒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组患者总体睡眠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伴发睡眠障碍较对照组常见。动态脑电图对了解PD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固有特征,是人应于天地自然的结果;睡眠生理、病理认识源于阴阳、五脏藏神、经络、营卫气血运行等;提出营卫对睡眠的物质基础、生理机制、觉醒机制及病理机制有着深刻影响,并一直指导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天人相应-是睡眠基础,营卫和-寤寐觉醒机制:营卫常-寤寐、卫气阴出阳-觉醒、昼精夜瞑-良好睡眠;睡眠障碍实质是卫气运行异常,邪气厥逆阴,客于五脏六腑,足阳明阴蹻经脉不通、营阴不足,卫气不能从阳入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呼吸睡眠监测的结果,比较可用于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较为有效的参数。方法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非手术治疗组45例,手术治疗组45例,比较治疗前后各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与疗效之间的联系。结果手术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组,BMI、Sa(O2)min、Sa(O2)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无明显评价价值,觉醒指数、T90、AHI、AHT、AHTI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有较大的评价价值。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呼吸睡眠监测时,更应注意觉醒指数、T90、AHI、AHT、AHTI数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特征和睡眠期心率的变化趋势特征。方法 24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均接受睡眠检测,观察比较3组受检者的常规睡眠参数、短觉醒指数和整夜心率变化指标的异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组患者的深睡比例减少,浅睡比例增多,夜间觉醒时间增多,短觉醒指数明显增大,虚证组睡眠潜伏时间延长;2组患者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心率变异系数增大,第1个睡眠周期平均心率/睡眠期平均心率的比值增大;第1个睡眠周期的心率变异系数增大(P〈0.05)。2组之间相比,实证组短觉醒指数较大,实证组睡眠期和NREM睡眠期心率变异系数较大(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在常规睡眠参数、短觉醒以及心率变化趋势上均存在异常表现,其中短觉醒指数、整夜及NREM睡眠期心率变异系数可能可以作为虚实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海马微量注射乙酰胆碱和阿托品对大鼠睡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海马 (hippocampus)内注射乙酰胆碱 (ACh)及其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at ropine)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核团内微量注射 ,通过多导睡眠描记 (PSG)方法观察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 :乙酰胆碱引起觉醒增多 ,慢波睡眠 (SWS)和总睡眠时间 (TST)减少 ;阿托品引起觉醒减少 ,SWS和TST增多。结论 :乙酰胆碱作用于海马可促进觉醒 ,抑制睡眠 ,而乙酰胆碱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促进SWS ,并可阻断乙酰胆碱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睡眠觉醒时相延迟障碍(DSW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DSW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2例,脱落3例)。两组均予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针刺申脉、照海、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对照组于相同穴位予安慰针刺,均治疗8周,第1~4周隔日1次,每周3次;第5~8周隔2 d 1次,每周2次。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体动记录仪(ACT)客观睡眠指标(总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觉醒次数、入睡后觉醒时间)及血浆皮质醇(CORT)含量;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3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患者早-晚问卷(MEQ)、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觉醒次数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缩短(P<0.0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及观察组随访1、3个月MEQ评分升高(P<0.01),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MEQ评分均...  相似文献   

16.
睡眠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睡眠和觉醒机制失常,从而造成以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多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睡眠和觉醒状态有关的疾病。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在中医文献上有大量关于对"不眠"、"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的描述,这些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导引对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8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导引治疗,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血清5-羟色胺(5-HT)及褪黑素(MT)含量、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PSG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PDQ-39评分以及血清5-HT、M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PDQ-39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5-HT、MT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导引能够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从而改善帕金森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中医文献为源,结合近期临床研究,探讨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睡眠节律紊乱提供中医治疗理论与思路。从阴阳跷脉的历史考究中总结其经脉循行特点、生理病理变化以及其与脏腑的联系,结合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认识,发现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阴阳跷脉密切相关,跷脉论治睡眠障碍是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刘红霞  殷春萍 《新中医》2007,39(10):31-32
目的:观察阴阳分时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旦、暮药分别于卯时、酉时进服;对照组40例,予舒乐安定口服。观察治疗1疗程后及停药2周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停药2周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阴阳分时法治疗脑卒中后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观察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的评分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和HAMA评分以及睡眠潜伏期、非快动眼睡眠比例和觉醒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总时间、快动眼睡眠潜伏期、深睡眠比例、快动眼睡眠比例和睡眠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治疗中风后睡眠觉醒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