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金成  陈伟  高忠礼  段德生 《中国骨伤》2002,15(10):600-601
目的 研究单纯异种无机骨,复合骨髓异种无机骨以及自体皮质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取健康6月龄纯系新西兰大白兔22只,制作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1.5cm)模型。根据植入物的不同,随机分为自体皮质骨组(10肢),单纯异种无机骨组(10肢),复合骨髓的异种无机骨组(20肢)和空白对照组(4肢),术后2、4、6、8、12周进行放射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单纯异种无机骨植入组,直至12周,仍为缓慢的骨传导过程,周边骨小梁向无机骨内爬行替代,异种无机骨内大部分为纤维组织,只有少数中心区域有新骨形成,而复合骨髓的异种无机骨植入后2周即有新骨形成,8周无机骨基本吸收替代完毕,12周髓腔形成,塑形改造,基本相关于自体皮质骨移植的融合速度,结论 复合骨髓的异种无机骨的成骨能力明显优于单纯异种无机骨,与自体皮质骨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松质骨移植到骨缺损处,再将带血管蒂骨膜,骨瓣移植和血管束植入,以探讨不同方法对骨缺损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桡骨骨缺损模型,移植松质骨后,分别用带血管蒂的骨膜,骨瓣移植和血管束植入,单纯松质骨移植作对照,术后4,8,16周进行大体标本,X线,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骨膜移植组血运建立快,成骨面积大,骨缺损修复快,质量最好。骨瓣移植组是通过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增加了血液供应,成骨较快且好;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带蒂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在修复骨缺损时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的作用,为临床修复骨缺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兔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及含重组人BMP-2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将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A、B、C 3组,A组16只,B、C组各22只。制备长1.5 cm的右尺骨长段骨-骨膜完全缺损模型,A组于骨缺损处植入组织工程骨;B、C组在骨缺损邻近处制备一筋膜瓣包裹组织工程骨后植入骨缺损,B组将筋膜瓣蒂部切断形成游离筋膜瓣,C组为带蒂筋膜瓣。术后4、8、12、16周,每组随机取4只实验动物,取骨缺损区组织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8、12、16周B、C组各另取2只实验动物行腋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大体观察示,术后4、8周A组有纤维结缔组织形成,B、C组筋膜瓣形成类似骨膜样纤维组织,其中B组有软骨样组织形成,C组有新生骨形成;12、16周A组骨痂形成少,B组新生骨较多,C组骨干形成。组织学观察示,术后4、8周A、B组新生血管和骨小梁极少,C组血管丰富且成熟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12、16周A组新生血管及骨小梁仍较少,B组血管数量较多且成熟骨小梁显著增加,髓腔结构形成但闭阻;C组血管数量减少,成熟骨结构形成,骨髓腔再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组各时间点CD105、CD34、Ⅷ因子表达均高于A、B组。骨形态计量分析显示,术后各时间点C组新生骨小梁体积明显大于A、B组(P<0.05);A、B组间除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图像分析显示术后各时间点C组骨修复区内血管再生面积比值明显大于A、B组(P<0.05)。墨汁灌注检查示,各时间点B组成骨区为稀疏的墨染区;C组成骨区墨染数量多且较密集,8周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结论 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ARBM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占主导地位,后期血管化成骨作用逐渐消失,以膜诱导成骨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蒂骨移植术是由Judet设计 ,Bakajion在 196 3年首先于临床用胸锁乳突肌—锁骨肌骨瓣修复骨缺损[1] 。这标志着骨移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带血管蒂的骨、骨膜因保留了血供 ,在移位后仍能象正常骨、骨膜一样具有形成新骨的能力 ,使移植骨的愈合过程转化为类似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 ,特别是使传统植骨难以修复的长管状骨大段缺损有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 。我国显微外科骨移植始于 70年代中期 ,进展迅速 ,开拓了大批骨瓣新供区和新术式 ,并逐步明确了各种带血管蒂骨、骨膜瓣的手术指征。在显微骨移植基础理论与临床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促进植入体种子细胞的成活作用。方法 经解剖分离裸鼠带背阔肌血管蒂的深筋膜 ,包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与载体 3 羟基丁酸、3 羟基己酸无规嵌段共聚物复合物 ,另将同样复合物植入裸鼠臀部肌袋中 (无血管蒂 )作为对照。经HE染色、骨桥素的原位杂交、Vonkossa钙染色与图像软件分析评价带血管肌筋膜包裹方法对促进植入体血管化与细胞成活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术后 2周的骨桥素表达与 4周的钙染色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带血管肌筋膜的包裹能促进组织工程植入物血管化与种子细胞的成活 ,从而能促进成骨。  相似文献   

6.
肌瓣包裹犬自体气管游离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采用肌肉瓣包裹促进游离移植的自体气管重建血运的方法。方法 以犬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联合瓣采取肌肉包裹和不用肌肉包裹的5个环气管段行自体气管游离移植。并在术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榆查、粘膜血流量的测定、病理学检查、血管造影和通畅度的计算,了解各组犬的存活情况。结果 采用包裹自体气管游离移植组,术后1周时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即测得移植气管粘膜下有血流存在,移植气管充血、水肿;4周时粘膜血流量接近正常气管,移植气管完全成活。造影可见有密集的血管从包裹的肌肉长入移植气管;病理检查:移植气管结构完整.管腔内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所覆盖,软骨无变性坏死;移植气管能够长期存活。而无肌肉包裹组术后l周时移植气管粘膜呈灰黑色,并在短期内坏死。结论 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可以为移植气管提供血运,移植的气管可以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7.
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珊瑚构建组织工程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与珊瑚复合物植入体内后的成骨能力。方法:穿刺抽吸入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将其与珊瑚复合后植入裸鼠体内,以单纯珊瑚作为对照。术后4、8周取材,通过大体、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体内成骨情况。结果:术后4周,复合物中有少量新骨形成;术后8周,复合物中出现大量成熟骨组织。而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人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珊瑚在无免疫动物体内具有成骨能力,穿刺抽吸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体松质骨及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对56例(58髋)股骨头坏死采用自体松质骨及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 经1~6年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疗效优28例,良26例,差2例,优良率96.4%.结论 自体松质骨及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能有效改善股骨头血运...  相似文献   

9.
简月奎  李起鸿  刘雷  杨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0):768-770,I0004
[目的]探讨异种脱蛋白骨(heterogeneous deprotein bone,HDPB)复合物修复胫骨大段骨缺损过程中的血管化实验研究,为异种脱蛋白骨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山羊24只,在右侧胫骨中下段截除胫骨总长度20%形成节段性骨缺损,实验组18只,植入异种DPB 自体MSCs rhBMP2,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于术后每隔4周对3只进行股动脉墨汁灌注后处死,取新骨组织制成厚切片观察血管化情况,以另6只植入自体骨为对照。[结果]术后4~2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管表现数目逐渐增多,排列渐趋规则,血管大小、分布区域趋向均匀。测量血管数目和面积,结果显示4~24周2组血管数目和面积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种脱蛋白骨复合物修复大动物大块骨缺损过程中血管化程度与自体骨相当,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对其免疫原性和成骨能力等性能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带筋膜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及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5月~2004年12月对19例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桡动脉茎突返支骨膜骨瓣及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1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3~4个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用带筋膜血管蒂的桡骨骨膜瓣并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操作简单、成骨作用强,并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IInstituteofOrthopaedics,XijingHospital,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XuHandHuYY)359thHospitalofPLA,Zhenj...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脱细胞骨基质材料(rhBMP2/ACBM)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兔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在制备rhBMP2/ACBM复合缓释载体的基础上,取培养第3代MSCs种植到材料上,体外培养4~7d,观察MSCs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的表达;将自体MSCs材料复合培养后24h回植到骨缺损局部,同期观察复合材料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4、8、12周,通过X线、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术(SPECT)、及组织学方法评价其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与单纯体外培养组比较,复合载体在体外对MSCs具有成骨细胞诱导作用,而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与复合载体植入组比较,细胞材料复合植入组,4周时成骨量明显增多(P<0.05),且12周新骨塑型好。结论复合载体具有良好的体内外诱导成骨作用,细胞载体复合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备CPC/BMP复合人工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相关问题,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方法合成CPC,并将其作为BMP的载体制成CPC/BMP复合物,植入兔桡骨15mm骨缺损处,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通过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染色分析,电镜扫描及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线摄片,无机质含量测定以及骨密度测定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同时以单纯的CPC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CPC/BMP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对机体的影响。结果 术后CPC/BMP和CPC两组动物均无毒性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逐渐升高,尤以CPC/BMP组显著,提示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前者新骨形成量大,骨修复能力明显好于后者。CPC/BMP植入2周时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分化,在材料与骨端之间出现一层软骨细胞。4周时软骨细胞向编织骨分化,16周时板骨层骨长人材料并与之相互分割包裹,24周时骨缺损初步修复,新骨密度明显高于CPC组,说明BMP的加入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新骨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新骨的钙化。24周组标本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新骨形成的同时伴随材料的降解,CPC组材料降解速度缓慢,CPC/BMP组降解速度优于CPC组,但24周时仍有部分材料残存。在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过程中可出现血清钙浓度的一过性升高。结论 CPC是BMP的理想载体。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脱细胞异种骨基质植入后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异种脱细胞去抗原骨基质植入后受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 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2 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制成股后肌袋模型,分别植入自体骨、异种脱细胞猪肋骨基质和酒精浸泡猪肋骨,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1、2、4和6周采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 、CD8+ 和CD2 5 + T淋巴细胞的变化;分别于植入后2周和6周,将植入骨块连同周围组织取出,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同一时间点,外周血中CD4 +、CD8+ T淋巴细胞在酒精浸泡组显著增高,与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CD2 5 + T淋巴细胞在酒精浸泡猪肋骨组2周后显著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2周时局部组织中见炎性细胞浸润,以粒细胞为主;6周时自体骨及异种脱细胞骨基质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代之以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可见软骨岛形成。 结论 经脱细胞处理的异种骨基质植入后,近期对受体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带血供肌瓣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带血从肌瓣复合BMP和单纯BMP组修复骨缺损时的成骨情况;对纤维蛋白粘合剂、带血供肌瓣、无血运肌瓣、同种异体脱钙骨4种不同BMP载体的成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以指深屈肌支为蒂制备的带血供肌瓣复合BMP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BMP组;带血供肌瓣联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复合BMP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BMP组;带血供肌瓣联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复合BMP组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其它载体。结论 带血供肌瓣可作为BMP的良好载体。带血供肌瓣联合纤维蛋白粘合剂作BMP的载体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钻孔复合人工骨体内植入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符合临床需要的复合人工骨移植材料。方法以磷酸三钙+多孔羟基磷灰石 (TCP+ HA)为载体 ,分为钻孔、未钻孔及空白对照三组。自成年新西兰兔股骨转子部取得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所得骨髓基质细胞再与钙磷陶瓷载体复合培养制成复合人工骨。然后植入兔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手术后第 2、 4、 8、 12周取材。利用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细胞在载体内的生长、复合人工骨植入肌肉内的成骨等情况,以及载体钻孔对细胞长入和成骨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传代的骨髓基质细胞与载体共同培养生长良好,并可长入钻孔载体内部。大体标本可见,复合人工骨植入后,人工骨与周围肌肉连接,无包膜形成。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第 2周组织和血管长入;术后第 4~ 8周有少量骨形成;术后第 12周板层骨形成。三组均无淋巴细胞浸润。与未钻孔者比较,钻孔人工骨的细胞、组织和血管向中心部位生长速度快,中心部位成骨多且更均匀。结论磷酸三钙+多孔羟基磷灰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性;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成骨能力;载体钻孔有利于增加新骨形成的速度和数量,使成骨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自行研制合成的骨形成蛋白2(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3组.A组:单纯煅烧骨组;B组:含Ⅰ型胶原的煅烧骨组;C组: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组.3组材料植入前分别电镜扫描观察.取大白兔36只,随机分成3组,建立桡骨中段10 mm骨缺损模型,分别将材料植入兔桡骨缺损处,术后4、8、12周行X线评分,8、12周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与评分,比较各组植入材料的成骨作用以及取材后抗折强度.结果 36只大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1)复合材料电镜扫描结果:孔隙率高,复合结构紧密;(2)术后不同时间X线评分示C组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学观察,8周时评分为:A组4.67±0.52、B组5.33±0.52、C组6.83±0.41.12周评分为:A组评分为6.17±0.41、B组为7.33±0.52、C组为8.67±0.52;(4)各组植入材料抗折强度的测定:术后12周,C组材料抗折强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 单纯煅烧骨及复合材料组均有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但以复合BMP2活性多肽的含I型胶原的煅烧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acellular xenogenic dermal matrix,X-ADM)和异体巩膜作为羟基磷灰石(hydroxy apatite,HA)义眼台包裹材料,用于实验兔眼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方法 24只纯种新西兰兔,行一只眼的眼球摘除术后,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肌锥内分别置入由异种脱细胞真皮及异体巩膜包裹的HA义眼台.术后观察眼部表现,于1、2、4、6、8和12周,连同异种脱细胞真皮或异体巩膜取出义眼台,光镜下观察包裹材料与义眼台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反应及血管化情况.取4、8和12周标本做透射电镜观察上述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异体巩膜组相比,异种脱细胞真皮组在同期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的生长更活跃,而且长入较早,新生胶原形成丰富,几乎没有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血管化快,免疫原性低,是一种良好的巩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骨复合氨基胍对兔桡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松质骨和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AG)复合物对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制备同种异体松质骨并和氨基胍复合。制备兔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左侧前肢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右侧前肢植入氨基胍和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物。术后2、4、8、12周,行肉眼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切片检查。术后12周,用材料性能试验机行三点弯曲试验。并与正常桡骨比较。结果氨基胍和同种异体松质骨复合物在骨缺损愈合过程中成骨量、成骨速度、时间均优于单纯同种异体松质骨。术后12周骨缺损基本得到修复。结论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可促进骨缺损愈合。  相似文献   

20.
预构皮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成果。方法 广泛查阅有关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综述及研究成果,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结果 实验研究已证明,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主要是植入血管与皮瓣原血管间的直接沟通,其次是植入血管新生形成完整的血管网并支配整个皮瓣,3~4周血管成熟,可进行皮瓣转移。临床应用方面将颞浅动静脉、胃网膜血管、旋股外侧血管及胸背血管等预构皮瓣带蒡移位或游离移植,均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