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痈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病 ,多见于初产妇。其发病时间往往见于产后 2~ 3周之内。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乳房 ,不得宣泄发越 ,火毒炽盛 ,蕴积肌肉 ,酿脓成痈 ;亦有肝气郁结 ,乳汁郁滞不行或胃热内生 ,气血壅塞 ;或乳头破损 ,风毒内侵而致等。笔者以消痈饮为主治疗乳痈 5 2例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均为 1992年至 2 0 0 2年来我院的患者 ,属于乳痈初期 (未形成脓肿 )。年令最大 36岁 ,最小 2 2岁 ;初产妇 4 4例 ,经产妇 6例 ,孕妇 2例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3个月 ;患病部位在乳房外上象限 2 0例 ,外…  相似文献   

2.
消痈散治疗乳腺炎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54-554
乳腺炎 ,属中医“乳痈”范畴 ,临床以乳房肿痛、畏寒、发热为主证。笔者自拟消痈散治疗乳腺炎 1 2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5例中绝大部分是青年妇女 ,年龄2 5~ 30岁 1 0 6例 ,31~ 35岁 1 4例 ,35岁以上 5例 ;发病与产次 :初产 91例 ( 72 .8% ) ,第二产 32例 ( 2 5.6% ) ,第三产仅 2例 ( 1.6% ) ;除 1例妇女的乳腺炎是源自乳头畸形的逆行感染之外 ,1 2 4例均系产后哺乳期妇女 ;患病部位 :发生在左侧乳房 6 0例 ( 4 8% ) ,右侧乳房 6 2例 ( 4 9.6% ) ,两侧同时发病 3例 ( 2 .4 % ) 。发生于乳腺之外上象 5 8例 ,两…  相似文献   

3.
金远林 《四川中医》1999,17(2):41-41
成脓期乳痈,若脓腔较小,可通过保守治疗脓腔自行吸收,若脓腔较大,多采用切开排脓术,而笔者采用刺脓拔罐术治疗成脓期乳痈,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疗效可靠,无不良后果。这里谈谈运用该法治疗成脓期乳痈36例之体会。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先经临床医师以手触摸,根据其波动感等特征,诊断为乳痈成脓期,然后做B超检查,确定脓腔的准确部位、大小,并于脓腔中心区做一标记。36例均为女性,均为产后发病。年龄22~23岁,且均为初产妇。病史最短8天,最长22天,均接受过抗菌素治疗。脓腔最小为3cm×4cm,最大为7cm×gcm单侧乳…  相似文献   

4.
乳痈,现代医学称之急性乳腺炎。目前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多数病例很不理想,在早期阶段往往控制不住病情发展,待酿脓期行外科手术后,刀口又很难愈合。“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宛陈则除之”的机理,运用点刺放血拨罐法对200例病人进行分组观察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病人均为第一胎哺乳期的乳痈患者,年令在22~30岁之内,发病均在产后三个月以内,病程不超过5天,按完全随机取样分为两组,针刺组100人,对照组100人。  相似文献   

5.
1972年1月至1984年3月,刘寿春老中医用自制柴蒲饮治疗乳痈、乳疽35例。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乳痈30例,乳疽5例。25岁以下4例;26岁至30岁25例;31岁以上者6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22岁。乳痈:产后一月内  相似文献   

6.
乳痈现代医学称乳腺炎,多发于初产妇,尤以产后2周~4周多见。初起时乳房有疼痛性肿块,也有部分无结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有烧灼感,多数患者全身无明显症状。哺乳时疼痛加剧,乳汁分泌不畅。醋疗流传于淮北民间,多用来治疗疖、疔、痈、疽初起。笔者把其和推拿相结合用于治疗乳痈56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初产妇51例,经产妇4例;病程1d 32例,2d 19例,3d 5例;年龄20岁~30岁。对照组48例,初产妇46例,经产妇2例;病程1d 31例,2d 11例,3d 4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1990年 7月~ 1996年 10月间 ,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消痈通络汤内外合治乳痈 6 4例 ,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未成脓之乳痈患者 ,均为哺乳期妇女 ;年龄 2 3岁~ 35岁 ,平均 2 4 5岁 ;病程 1d~ 7d。患侧乳房红肿热痛 ,多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周身不适等症。 12例患者曾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而转诊中医。2 治疗方法消痈通络汤由红藤 40 g ,忍冬藤 30g ,连翘 30 g ,公英 30g ,穿山甲 10 g ,王不留行 15 g ,漏芦 15g ,皂刺 12 g ,乳香 9g ,没药 9g ,瓜蒌 15 g ,青皮 12 g ,鹿角霜 12g组成。如…  相似文献   

8.
乳痈又称奶疖,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在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见。我科采用推拿配合芙蓉膏治疗乳痈3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女性:年龄23~30岁;病程5~30天。临床分期:(1)初期及成脓期:乳房肿胀疼痛、皮肤微红或不红、肿块或有或无、乳汁分泌不畅、日久肿块逐渐增大、皮肤掀红、疼痛加重而至成脓期。舌苔黄,脉弦数。(2)溃脓期:发热、乳房疼痛、红肿、硬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溃后脓出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数。治疗方法初期及成脓期:(1)患者坐位,以滚…  相似文献   

9.
乳痈是妇女产后常见的急性病症。笔者自1990年以来用自拟通乳解毒汤治疗哺乳期乳痈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21~34岁,平均24.78岁;其中初产妇61人,经产妇5人;产后已满月者14人,尚未满月者52人;来诊时发病时间1~5天。全部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乳30例,右乳36例,乳痈的部位以在内下、外下象限者居多。起病后用过抗生素者30例。临床表现:乳房内出现界限不清的肿块,局部有疼痛、胀感及触痛。35例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体温37.5℃~39℃。检查可见:患乳病灶处有较硬肿块,皮色稍红或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内外兼治乳痈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乳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中药内服配合揉抓排乳手法或火针洞式烙口加提脓药捻引流法治疗乳痈患者35例.结果:中药内服配合揉抓排乳手法或火针洞式烙口加提脓药捻引流法治疗乳痈均Ⅰ期治愈.结论:中医药治疗乳痈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艾灸治疗急性乳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菲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8):509-509
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5~33岁;发病为产后8~20d。急性乳痈的瘀乳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结块,皮肤红热,乳房肿胀疼痛,乳汁不畅。35例伴发热,22例为双侧乳痈,28例为单侧乳痈,20例有乳头内陷、皲裂。  相似文献   

12.
乳痈是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祖国医学把它分为内吹(妊娠期)乳痈和外吹(哺乳期)乳痈。临床上以外吹乳痈多见,多发生于初产后的3~4周。笔者自1980年10月至1985年7月,用通络消痈汤治疗24例乳痈病人,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初产哺乳期妇女,最大年龄30岁。最小24岁。发病原因:乳头破损者12例,郁乳者7例,挤压3例,乳头内陷1例,不明原因1例。类型:郁乳期13例,酿脓期8例,溃脓期3例(其中一个脓腔者两例,两个脓腔者1例)。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3~1998年,应用手法和中药疗法治疗乳痈8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89例,均为哺乳期妇女,乳痈尚未成脓者,多发于产后3~4周;其中初产妇69例;年龄在22~30岁之间,平均25.1岁,病程最短者5小时,最长5天,平均16小时。临床表现:乳房肿痛,局部有硬结,伴压痛及搏动痛,严重者畏寒发热,  相似文献   

14.
正乳痈之名最早见于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1])。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等都是乳痈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后世医家总结前人经验将乳痈的病程分为三期:初期、成脓期、溃后期。针对乳痈所处的不同阶段,中医采用不同的外治法适当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梁栋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5.
张金华 《河南中医》2003,23(12):29-29
乳痈 ,西医称急性乳腺炎 ,以初产妇为多见 ,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结块、疼痛、乳汁不畅 ,常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笔者 1 996年 7月~ 1 998年 7月采用自拟“消痈汤”内服配合金箍散软膏外敷治疗本症 37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7例中 ,初产妇 31例 (83.8%  相似文献   

16.
乳痈即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在哺乳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乳汁淤积、乳络不畅,败乳蓄久成脓所致。分步起、成脓、溃破三期。我采用推拿法治疗47例初期乳痈均在4天内治愈。一、一般资料年龄19—30岁;初产为37例,占79%;病程1—3天36例,4天以上11例。有8例曾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另有4例为复发乳痈。  相似文献   

17.
正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临床上以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容易发生传囊为特征。初期若治疗不当,易酿热成脓,影响产妇哺乳。因此,积极治疗郁滞期乳痈是产后乳房保健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乳痈清通方加减  相似文献   

18.
<正>早期乳痈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按摩配合针灸拔罐及时排出瘀滞的乳汁治疗早期乳痈4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4月——2009年10月本院中医科就诊的哺乳期早期乳痈患者40例,年龄20~40岁;发病时间产后7 d至4个月,病程1~7 d。  相似文献   

19.
陈跃玲 《光明中医》2007,22(10):76-77
乳痈是指乳房患痈肿脓疡,现代医学称本病为急性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好发于产后一周左右,或产后3-4周,尤以初产妇为多见.笔者数年来运用推拿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痈是在乳汁淤积的基础上,细菌通过乳头进入乳房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多由乳头凹陷、畸形、授乳不当,影响乳汁排出,导致乳络不畅、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病变。临床上中药治疗乳痈大多选择清热解毒之品,传统切开排脓手术治疗成脓期乳痈,效果均欠佳。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教授,创造性地将温通法运用到乳痈的治疗中,选用阳和汤内服、成脓期乳痈配合细针穿刺抽脓,减小患者痛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