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减少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多由其它疾病所引起。血小板具有凝血作用。血小板减少,则凝血作用减弱,会发生诸般出血症状。 中医认为:出血症,大多由于血热妄行所致。治疗以凉血止血为主要方法。临床医家常用藕节10~15克,配合小蓟、茅根各20克,煎汤内服,有很好的凉血止血功效。不论吐  相似文献   

2.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痈的功能。大蓟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柳穿鱼叶苷、蒙花苷、绿原酸、菊糖、β-谷甾醇等,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柳穿鱼叶苷为其中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大蓟各地用药品种非常复杂,市面上的混用品多为飞廉、小蓟等。曾有报道用聚酰胺薄层扫描的方法测定大蓟中柳穿鱼叶苷的含量,以此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本实验首次用RP—HPLC法测定大蓟中柳穿鱼叶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陆绵绵教授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的严重影响视力的疾患。由于玻璃体本身无血管,新陈代谢慢,造成积血后吸收十分困难。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陆绵绵教授应用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观介绍如下。l辨证分型1.l血热妄行型患者突然视力下降,玻璃体积血,病程在10天以内,或兼面红,口苦咽干,身热烦躁,便秘没赤,舌红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凉血止血之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生地、丹皮、赤芍、水牛角代犀角、炒山振、黄条、黄连、大蓟、小蓟、侧柏叶、仙鹤草、白等根、泽泻、决警、白及、生蒲黄、省草、三七等。!.2气…  相似文献   

4.
血精症即精液中挟血呈红色,属于中医精浊之赤浊的范畴。本病与肾虚精亏有关,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或湿热下注,灼伤阴络所致。以凉血止血为主要治则,其分型治疗如下:1.阴虚火旺型血精鲜红,伴茎中灼痛,腰膝酸软,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黄柏、知母、红枣、萸肉、熟地、生地、丹皮、泽泻、茯苓、旱莲草、茜草、小蓟等。2.湿热下注型血精黯红,茎中灼热痛痒,阴部坠胀,阴囊胀痛,尿频尿黄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止血。方用八正散加减,药用木通、蓄、栀子、大黄、丹皮、…  相似文献   

5.
小蓟为中医临床常用之凉血止血要药,来源于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小蓟的质量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准确鉴定和控制其品种和质量,有必要增加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小蓟的止血有效成分为黄酮类,有芦丁(Rutin)、刺槐素(Acacetin)、蒙   相似文献   

6.
对血证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认为以火热迫血妄行为主,但火热郁结可致血滞为瘀。瘀血凝滞,亦可郁而化热,以致血热与血瘀并存两者互为因果、表现“瘀热相搏”的病理特点,这类出血与单纯的血热妄行和血瘀络损均不相同,表现有血热、血瘀、出血等症候,治疗当予凉血化瘀,止其妄行之血。因此可以认为瘀血型血证是血证的一个特殊证型。从临床实际来看,多见于伤寒、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的DIC及肺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扩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出血。我们运用凉血化瘀法,采用南京中医学院研制的止血合剂、止血针(水牛角片、生地、山栀、  相似文献   

7.
论茜草化瘀止血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茜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用于各类出血性疾病,疗效甚好,虽属寒凉,但无留瘀之弊,与其小蓟合用增强了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黄连素配合中药汤剂与粉剂治疗宫颈糜烂与微波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中药治疗组,黄连素配中药粉剂海螵蛸、白及、三七粉、煅龙牡(煅龙骨,煅牡蛎)、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中药洗剂(黄柏、苦参、土茯苓、白鲜皮、蛇床子、地肤皮、明矾)治疗.微波治疗组,功率45W,微波治疗宫...  相似文献   

9.
<正> 大蓟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作用,炒炭后其止血作用增强。可见炮制前后功效发生变化,为探求其变化的实质,本实验对大蓟中 Cu、Fe、Mn、Zn、Ca、P、Si 等七种元素进行了含量测定。实验材料大蓟(cirsium japonicum pc)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全草,1989年9月采于黑龙江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学病机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不摄血,血溢脉外;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中医证候呈现脾气亏虚、气血不足、热瘀互结的特征。中医治法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扶助正气,益气养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各证型均配伍益气健脾之中药。ITP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机制为能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宋立群教授临床运用炭类药治疗尿血的基础药对和基础药物组合,总结与提炼宋教授治疗尿血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肾病科门诊的尿血患者,筛选患者的临床方剂,将方中炭类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将数据导入R3.5.2。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对宋立群教授应用炭类药物治疗尿血的440个临床方剂进行分析,挖掘其治疗尿血的常用药对与基础药物组合,总结提炼宋教授治疗尿血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结果共计筛选出宋立群教授临床治疗尿血的常用炭类药18味,找到生地炭、熟地炭,大蓟炭、小蓟炭,棕榈炭、藕节炭以及地榆炭、侧柏炭4个常用炭类药对,找到由生地炭、熟地炭、大蓟炭、小蓟炭、侧柏炭、地榆炭、藕节炭、棕榈炭、杜仲炭组成的基本炭类药组合。从中可以反映出宋教授对于"脾肾两虚,统摄无权,虚火内扰,而致血溢脉外渗入水道"的尿血发病机制的独特理解。以及辨病与辨证结合,止血防其留瘀的临证思想。结论宋立群教授临床治疗尿血时常组合运用生地炭、熟地炭、大蓟炭、小蓟炭、侧柏炭、地榆炭、藕节炭、棕榈炭、杜仲炭等炭类药,病证结合,灵活配伍,不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更从中反映出其运用炭类药治疗尿血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蓟炮制前后TLC及HPLC图谱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饮片品种有生品和炭品两种,其中生品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的作用,炭品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为了探求大蓟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本文采取TLC和HPLC的方法对大蓟生品和炭品进行了考察,希望能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止血验方     
<正>取仙鹤草15克,白茅根12克,蒲黄9克,大蓟12克,水煎服。方中的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甾醇、皂苷等成分,临床验证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再辅以清热、凉血、止血的白茅根、蒲黄、大蓟等,对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创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都有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温病血分证的病机、分期及治法,提出温病血分证宜分三期辨治,初期血热耗血,瘀热交结,治宜凉血散血;中期为血热妄行,兼有瘀滞,治宜凉血解毒、散血止血;后期为热瘀气脱或气随血脱,治疗重在扶正固脱.  相似文献   

15.
用中药治病,究竟是新鲜的好,还是陈的好,长期贮藏是否影响疗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从中药本身说起. 新鲜的中药,由于其有效成分没有被破坏或损失,所以应用时疗效显著.如鲜生地有较强的清热凉血作用,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衄、下血等出血症效果良好;鲜石斛,清热生津之力较干石斛强,治热病伤津、舌绛烦渴疗效卓著;又如墨旱莲、小蓟草  相似文献   

16.
血尿与尿血     
[目的]探究血尿与尿血的涵义和关系.[方法]总结沈庆法教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血尿经验方,结合古今医家的阐述,总结归纳尿血的辨证论治和血尿的辨病论治.[结果]尿血分实证尿血和虚证尿血,实火者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法,而虚火者可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膀胱炎血尿可以用八正散加味,肾孟肾炎血尿可用麦味地黄丸加减,急性肾炎血尿可用六味地黄丸、小蓟饮子合猪苓汤加减,隐匿型肾炎血尿可用无比山药丸加减,紫癫性肾炎血尿早期用犀角地黄汤合小蓟饮子加减,后期用二至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IgA肾病血尿急性期用银翘散合小蓟饮子加减,慢性期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泌尿系结石血尿用石苇散、八正散合三金汤加减.[结论]血尿分为感染性肾脏病血尿、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不同血尿类型采用不同中药方辨病论治,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月经量多是妇科常见病。本病的病机多系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固摄所致。治疗原则常采用清热凉血止血或益气止血法。至于清热止血和益气止血的具体方法如清热凉血止血,疏肝清热止血,养阴清热止血,益气固脱止血,益气补中止血等等,这里不多赘述。下面拟就血热月经量多的变证——气虚血热或气阴两虚血热谈谈个人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京 《安徽医学》2005,26(4):339-339
小蓟是菊科(compositae)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的全草。夏末秋初时,采收带花全草富含芸香甙、蒙花甙、刺槐甙、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酪胺和氯化钾等成分。传统医学认为:小蓟性凉、味甘,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之功效。中医代表方剂如“小蓟饮子”,方中以小蓟为主药,治下焦瘀热证,止血尿,利尿通淋。现多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产后子宫收缩不全、肝炎、痈疮肿毒、外伤出血等。然而,笔者发现小蓟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环卧胞宫,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量多;或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气虚摄纳无权,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临床治疗以摄血治其标,而平时采用安冲、固冲治其本,可用清热止血、凉血止血、益气止血、化瘀止血之法。因热易动血,故少用或不用辛温之品,从而使“冲气安则血海宁”。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称为“崩漏”,认为是肾气不足、血流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治疗上以“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为三大治疗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