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  张晶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14-115
目的:探讨玻璃酸酶局部封闭治疗儿科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外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患处,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于患处.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7%,对照组为5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用玻璃酸酶局部封闭治疗患处,可促使皮下输液、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故治疗输液外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时富枝  唐蕾  赵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57-4357
在儿科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较多,用药复杂,特别是高静脉营养液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普遍,易引起静脉外渗,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增加患儿的痛苦,甚至引发护患纠纷。我科2009—10—2011-10发生静脉输液外渗120例,使用透明质酸酶封闭局部,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患儿液体外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静脉输液患儿100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78例和对照组5037例,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液体外渗发生情况。结果2组共发生静脉输液液体外渗1058例,其中对照组612例,研究组446例,外渗面积0.8emx2.0cm-4.0cmx6.0em。研究组患儿的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临床护士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作风,解决了静脉输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减少液体外渗、提高护理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输液给药是住院患儿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住院患儿,这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儿的抢救、治疗及康复提供保障。但使用留置针输液仍存在输液外渗现象的发生。现就住院患儿留置针应用过程中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辽妥治疗住院患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热敷。[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后及时使用喜辽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轻和避免局部炎症反应,且安全、简便、省时、高效,患儿也舒适。  相似文献   

6.
韩甜甜 《护理学报》2009,16(20):30-30
临床中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出现液体外渗的现象,造成局部皮下水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中常用50%的硫酸镁湿敷来减轻水肿达到治疗的目的。在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1个简单、方便的方法,适合输液过程中手背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的液体外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液体外渗是否优于湿热敷。方法选择输液引起液体外渗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用生姜洗净切片加适量糖捣烂调均后装在单层的纱布袋内,根据肿胀的范围敷上;对照组用温热水湿敷。结果观察组用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优于湿热敷。结论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能加速局部水肿的消退,减轻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可使疼痛减轻,提高静脉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2005(半月刊)《现代护理》杂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夏萍 《天津护理》2005,13(1):47-47
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哭闹、好动、不配合,易使穿刺失败及局部药物外渗,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又浪费医疗资源。为此,我们针对4~7岁患儿的特殊情况及家长希望穿刺四肢静脉(主要是手背静脉)的心理,采用一种齐鲁制药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小手板,应用于儿科临床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一些药液对血管刺激大,加之患儿血管细、管壁薄、易滑动且固定难等原因易致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还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为了减轻患儿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我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利百素外搽治疗小儿输液致局部疼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文晖  郭建琳  张瑞玲 《护理研究》2011,25(30):2782-2783
外周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兴奋过程占优势,易于激动,注意力不能持久和长期集中,很难保持输液肢体姿势不变,往往使输液固定失败,液体外渗导致反复穿刺;而且由于在新的环境下,患儿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恐惧常常哭闹不止。  相似文献   

11.
小手板在小儿输液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有效、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1].但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哭闹、好动、不配合,易使穿刺失败及局部药物外渗,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又浪费医疗资源.为此,我们针对4~7岁患儿的特殊情况及家长希望穿刺四肢静脉(主要是手背静脉)的心理,采用一种齐鲁制药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小手板,应用于儿科临床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采用小儿四肢静脉输液。由于小儿大多数治疗时不合作,静脉穿刺难度大。护理人员少,陪护限制等原因,容易出现输液液体外渗,输液终止的情况,影响了治疗,造成患儿多次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小儿四肢静脉输液时的简易固定法,即为手或足的约束法中的一种新方法,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从而为患儿减少不必要的痛苦。1制作材料及方法现采用装药长方形、扁平纸盒,长约10~15cm,宽约4~6cm,高约1~2cm左右的小药盒,静脉穿刺成功后,先将针头按常规固定,将患儿小手或小脚平行放于纸盒上取患儿舒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按压法加酚妥拉明外敷与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新生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输液外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局部按压后外敷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新生儿液体外渗早期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局部按压法加酚妥拉明外敷治疗新生儿液体外渗,其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输液外渗是儿科静脉用药中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及静脉炎,重者可引起头皮周围组织坏死。我科于2002年5月-2004年5月采用云南白药加食醋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心理支持对提高前臂静脉输液患儿使用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均为其使用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进行输液肢体的固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儿极其家长进行心理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和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液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对于在儿科住院接受前臂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使用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支持后,明显提高了患儿的输液依从性,且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老年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处于运行性状态,故经常出现液体外渗,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临床常用35%硫酸镁局部湿敷效果不显著,我们选用喜疗妥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玲  刘宏  丁洁 《全科护理》2016,(19):2047-2048
正静脉留置针输液是新生儿最常用的一种经外周静脉输注药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新生儿自身血管细薄、弹性不佳,加上其容易哭闹、活动,给输液治疗带来了诸多不便,部分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会出现药液外渗现象,若处理不好,严重的可致静脉炎、皮下组织坏死等[1],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报道,不同年龄人群同一时段的输液外渗率为2.3%,新生儿输液外渗率更是高达23%~63%[2]。易引起液体外渗的药物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6例需要静脉输液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生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调查问卷,调查两组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判断液体外渗的程度。结果:干预组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液体外渗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减轻液体外渗发生的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芦荟外敷治疗静脉输注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静脉输注外渗致局部肿胀、瘀血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硫酸镁湿敷,治疗组用鲜芦荟外敷,观察局部组织肿涨瘀血的消退时间。[结果]鲜芦荟组局部组织肿涨消退时间短于硫酸镁组。[结论]鲜芦荟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局部肿胀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干预策略。方法分析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原因、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小儿自身因素、药物因素、血管的解剖位置等,此外护理人员的技能、穿刺技术、血管的选择等也非常重要。结论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与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