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疗法 ,患者长期依赖血透生存。常伴有较多的抑郁、逆反心态。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护理 ,对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 ,延长生存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院从1995年5月~2001年6月维持性血透患者共26例 ,男性21例 ,女性5例 ,年龄22~78岁 ,共透析1500次 ,透析最多一例为416次。2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压力 ,患者往往出现悲观、抑郁、逆反心态和失望 ,特别是一些患者 ,思想负担重 ,他 (她 )们可因恋爱、婚姻、学习、工作、经济等忧心忡忡 ,常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He modialysis,HD)疗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延长生存时间的措施之一。但HD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且患者需终身依赖HD来维持生命。因此,HD在治疗肾衰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41·5%[1]。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科共收治血液透析患者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18~68岁。透析次数最多达34次,最少为3次,平均透析次数为6次,透析月龄最大达28个月,1…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是通过弥散对流的作用将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进行清除,能代替肾功能来维持生命运动,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对营养护理在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与营养护理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让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过程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胡丽 《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32-133
目的研究94例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包括诊疗护理需求、保健护理需求、心理护理需求和其他护理需求等。结论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患者有明确的护理需求,护理工作者和家属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血液透析的目的是减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以消除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纠正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从而延长患者生命或为肾移植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片面追求透析室的陈  相似文献   

7.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6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72.73%。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展开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崔晓梅 《黑龙江医药》2010,23(2):305-30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青少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四例血液透析患者及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青少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和愈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的疗法之一,由于治疗过程漫长而艰难,透析期间患者身体、心理方面会存在某些不适,包括经济方面及精神方面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压力,绝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对本院肾衰患者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要想使其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延长患者的寿命,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适合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如何,除患者本身疾病严重程度以外,家庭、社会、周围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这样不但影响了治疗,还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由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组成[1],由此可见,我们通过  相似文献   

12.
13.
紫妮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98-199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伴随生命延续的同时,患者可能受疾病本身。透析合并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41.5%。结果导致其免疫力下降,引发透析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透护士针对性的做好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加上经济压力巨大,家庭角色的转变,社会价值的降低等等,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躯体及心理障碍。选择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血液透析室中的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延长生存期。方法分析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通过认真系统的心理护理,68例患者中90%的患者情绪稳定,规律透析,积极地配合治疗。1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但经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也都能正确对待所患疾病,并按时进行透析治疗。结论医护人员运用科学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方法,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透析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作用。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的2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一年以下3例,一年以上23例,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对心理护理接受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单秀娥 《首都医药》2014,(12):71-72
目的总结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两个月以上的患者7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与结论关爱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对抗压力的能力,消除患者的抑郁、恐惧孤独的心理,促进患者康复,让患者在面临极大痛苦和极端衰弱时仍保持人格尊严,极大限度的参加到健康的恢复之中。通过开展心理护理服务,更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建立与患者之间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树立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同时患者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护理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