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简称SICU)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 2012年4~9月科室采用SBAR沟通方式,制订并实施"SICU床旁交接班检查表",规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床旁交接班过程。结果 SBAR沟通方式实施前,共检查321例机械通气患者,交接班缺陷55项;实施后检查317例机械通气患者,交接班缺陷19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05,P<0.01)。交接班耗时缩短近4min,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护士床旁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在CCU与心血管病房间患者交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10月CCU与心血管病房间转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成立研究小组,采用标准化流程管理模式对CCU与心血管病房间患者交接进行培训,制订交接表,以此规范专科交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交接模式的护士满意度及两组交班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士满意度和交接班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交接班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在交接班中的应用,规范护理人员专科交接流程和内容,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7个病区,依据SBAR沟通模式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分别在实施前和实施后6个月调查护士对规范化交接班流程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结果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实施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部分条目的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且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可规范交接顺序、交接内容并明确职责,能促进有效沟通,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保证患者安全,得到护士的普遍认可并可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规范床旁交接班模式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于本院精神科封闭病房内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和素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NCSE)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护士综合能力和素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NC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应用规范化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改善精神病患者认知状况,提高护理满意情况,能有效加强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综合能力培训考核方式在护士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规培的护士272名,按接受规培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6名。对照组按照传统规范化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考核,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床旁综合能力培训考核方式进行培训、考核,两组规培时间均为2年。观察规培前后两组规培护士的床旁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各类人员对规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规培后,两组规培护士床旁综合能力的专科知识、体格检查、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并且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规培后,护士长、科室医生、同科室护士、患者及家属对实验组规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综合能力培训考核方式能提高规培护士的床旁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规培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提高儿科护士综合能力中的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 建立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方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分别对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护士综合能力进行考核,比较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情况.结果 实施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后医、护、患满意度高于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结合模式能提高儿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医、护、患之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董西莲  孙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95-5197
目的 探讨应用规范化交接班模式对老年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交接班制度修正前后老年病科患者资料,制度修正前(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共选择患者资料200例,制度修正后(2015年1月—2016年4月)共选择患者资料220例,期间护理人员岗位无太多变动,比较交接班制度修正前后交接班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采取交接班模式并对相关制度修正后,交接班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明显降低,且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与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修正后护理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其床旁交接时间明显缩短、 交接班质量考核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 应用交接班模式并修正相关制度,可显著提高交接班质量,保证患者住院安全,为老年病科扩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交接班护理流程管理,形成规范、合理的交接班流程模式.方法 针对原有急诊室交接班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交接班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制定出新流程,指导护士按照新流程模式进行交接班,做好相关指标收集.结果 急诊抢救室交接班各环节更加清晰明了,主次分明,职责、责任明确,缩短了交接时间,减少了护理工作缺陷,提高了交接班质量,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效率,提高了护士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优化、完善急诊抢救室交接班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救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宋亚平 《甘肃医药》2022,41(3):265-266+272
目的:探讨在我院化疗科交接班中应用标准化沟通(SBAR)交接班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及护士对此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未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前组,床头交接班采用床边交班本进行;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后组,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进行。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28%降低到0.33%(χ2=5.251,P=0.022);护护沟通的有效性评分由(2.52±0.34)分提高到(4.13±0.22)(t=13.772,P<0.001);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由33.00%提高到83.00%(χ2=6.171,P=0.013)。结论:通过在床头交接班中使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可以降低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是一种有效的交接班工具,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护理流程改造中运用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起采用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五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急诊患者入院交接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及流程中的缺陷进行识别.对比分析流程优化前后各120例急诊患者入院交接的缺陷情况、交接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急诊护士对病房护士的满意率,以评价应用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诊住院患者入院交接优化流程的效果.结果:流程优化后护理纠纷及缺陷率从1.60%降至0.48%(P<0.05);交接患者等待时间由原来的(9.4±2.3)min缩短至(3.8±1.2)min(P<0.05);患者满意度、急诊护士对病房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提高急诊护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缺陷率,在护理管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