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Dex)复合丙泊酚不同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TCI)诱导时喉罩置入条件,探讨喉罩置入时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合适靶浓度。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患者75例,年龄20~60岁,ASAI-II级,随机分为三组(n=25),I、II、III组丙泊酚靶浓度分别为2.0、2.5、3.0μg/mL。右美托咪啶0.6μg/kg负荷量10min泵完,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Ce)达预设靶浓度3min后置入喉罩,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下颌活动度、呛咳、体动及喉痉挛。记录患者术前(T0)、喉罩置入前(T1)、置入后1min(T2)、3min(T3)时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计算T0和T1时SBP、MAP、HR的变化幅度。记录各组呼吸抑制例数、时间。记录各组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各组T1~T3SBP、MAP、HR均低于T0(P〈0.05),与I、II组相比,III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与T1比较,三组T2时的SBP、MAP和HR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P〉0.05)。三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条件I组有3例张口度差,5例发生呛咳或体动,与II、I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I组相比,III组呼吸抑制例数增加和抑制时间延长(P〈0.05),而且III组有更多患者需要使用麻黄素、阿托品(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0.6μg/kg复合丙泊酚靶浓度2.5μg/mL能够提供足够的麻醉深度和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对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冠心病患者,性别不限, ASA Ⅱ~Ⅲ级;年龄55~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啶组( D组)和对照组( C组)。 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μg/kg静脉泵注15 min,随后按0?.3μg· kg-1· h-1继续泵注,C组按相同速度静脉泵注0.9%氯化钠溶液。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记录患者入室后(T0)、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泵注结束后1 min(T1)、置入喉罩后1 min(T2)、气腹后1 min(T3)、气腹后60 min(T4)及气腹结束患者平卧位后1 min(T5)各时点的BIS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HR、MBP),各时点取血样测定血气分析、去甲肾上腺素( NE)及肾上腺素( E)浓度,记录2组患者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2、T3、T5时点HR明显降低( P <0.05),T2、T3时点MBP明显降低( P <0.05);D组T2、T3、T4、T5时点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明显降低( P <0.05),T4、T5时点肾上腺素(E)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05)。 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应激反应,不影响苏醒时间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预防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术后寒颤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0):右美托咪啶组(D组),曲马多组(T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25肛∥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0ng/ml。插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Ong/m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mg/kg,手术开始缝皮时三组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曲马多2mg/kg和0.9%NaCl。结果与N组相比,D组和T组术后寒颤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D组和N组相比,T组术后1h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可降低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寒颤的发生率,对苏醒时间影响小,且右美托咪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和静吸复合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3mg/kg、静吸复合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诱导后,置入LMASupreme喉罩行机械通气。咪达唑仑组应用0.1—0.2mg/(kg·h)咪达唑仑持续输注,静吸复合组1%~3%七氟醚持续吸入。2组均分别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4ug/(kg·min)、罗库溴铵0.15mg/(kg·h)维持麻醉。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0)、置入喉罩前1min(T1)、置入喉罩即刻(T2)、股动脉穿刺时(T3)、动脉瘤栓塞时(T4)、拔除喉罩即刻(T5)、拔除喉罩后10min(T6)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评估患者拔除喉罩后改良Geller和Freye清醒评分情况。结果与T0比较,2组患者T1~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明显下降[咪达唑仑组(78±10)、(76±13)、(77±9)、(79±11)mmHg(1mmHg=0.133kPa)比(97±11)mmHg;(71±6),(69±5)、(70±9)、(72±10)次/min比(83±10)次/min;静吸复合组(70±12)、(73±12)、(73±15)、(72±12)mmHg比(98±10)mmHg;(69±9),(70±6)、(70±8)、(71±5)次/min比(80±9)次/min](均P〈0.05),与静吸复合组比较,T1时咪达唑仑组MAP升高[(78±10)mmHg比(70±12)mmHg](P〈0.05),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以及清醒评分达6分时间明显短于静吸复合组[(2.9±0.6)min比(7.1±1.3)min、(4.1±1.2)min比(12.7±2.2)min、(6.1±1.4)min比(15.3±3.1)min](P〈0.05),拔除喉罩后清醒评分咪达唑仑组低于静吸复合组[(0.3±0.1)分比(0.6±0.1)分,P〈0.05]。结论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控性好,苏醒快速、完全、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时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药物效果的差异。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气管插管前(T1)、插入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诱导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降到55时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苏醒期患者拔管时间、躁动情况、Ramsey镇静评分。结果 T2-T4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 T2-T4时M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M组, T1-T3时D组HR降低程度大于T0时, T1、T4时M组HR明显快于T0时(P〈0.05);BIS值降到55时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和拔管时间D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D组明显低于M组, Ramsey镇静评分D组高于M组(P〈0.05)。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应用效果相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复合喉罩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C组)、右美托咪啶组( D组)、喉罩组( F组)、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组( DF组),每组20例。 D组及DF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C组及F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 C组及D组麻醉诱导后给予气管插管,F组及DF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喉罩。4组患者术中维持BIS值40~50。分别于患者入室后(T1)、右美托咪啶泵注结束后(T2)、插管或插喉罩前即刻(T3)、插管或插喉罩后即刻(T4)、插管或插喉罩后5 min(T5)、拔管或拔除喉罩前即刻(T6)、拔管或拔除喉罩即刻(T7)、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T8)记录患者的HR、MBP、SpO2,于T2、T3、T4、T5、T6、T7、T8取血样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麻醉过程中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在T2~T5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F组在T4、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DF组在T2~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组比较,DF组在T4、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F组比较,DF组在T2~T5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C组比较,D组及DF组在T2、T3时点的E、NE浓度均较低,D组、F组及DF组在T4、T5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F组及DF组在T7、T8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组比较,DF组T4、T5、T7、T8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F组在T7、T8时点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复合喉罩能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心血管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更有利于围术期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1组、D2组、D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25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1μg/kg、0.2 μg/kg、0.3μg/kg,之后各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至BIS值≤70时置镜,检查中维持BIS值50~70.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停止注射丙泊酚.记录给药前(T0)、结肠镜检查开始前即刻(T1)、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T2)及结肠镜结束时(T3)的HR、MAP、SpO2,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检查结束至睁眼能准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的时间),记录丙泊酚用量、循环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与D1组两组间各时间点的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D2、D3组的MAP及SpO2明显高于C组及D1组(P<0.05).C组与D1组两组间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D1组相比,D2组和D3组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减少(P<0.05);D3组苏醒时间大于其他3组(P<0.05).与C组、D1组相比,D2组和D3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静脉注射0.2 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结肠镜检查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应,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郑洁  胡滨  刘庆 《江苏医药》2015,41(1):69-7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通气在全麻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TUHLL)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TUHLL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B、C组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A、B组气管插管;C、D组实施喉罩通气。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mg/kg和顺阿曲库铵0.12mg/kg静注;泵注丙泊酚6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围麻醉期MAP和HR变化,比较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期C、D组的HR和MAP均低于气管插管A、B组(P<0.05),B、C组的HR和MAP低于A、D组(P<0.05)。B、C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A、D组(P<0.05),C、D组术后咽痛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通气能麻醉维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是短小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肺癌患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DLT)诱发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年龄65—80岁,体重45~75kg,ASA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右旋美托咪啶1μg/k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4μg/L的浓度,麻醉前15min内静脉注射完毕.c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对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给完药后4分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观察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泵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结束时(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1min(T4)、3min(T5)及5min(T6)各时间点的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数值。结果两组间T0时SAP、DAP、MAP和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D组SAP、DAP、MAP均较C组升高(P〈0.05);D组T1时HR比C组降低(P〈0.05)。T3至T6时,D组患者的SAP、DAP、MAP和HR均比c组要低沪〈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老年肺癌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陈永学  要跟东 《河北医药》2013,(18):2738-2740
目的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右美托咪啶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组( Y组,3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常规麻醉对照组( D组,30例)。分别于入室后(T0)、诱导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分钟(T2)、切皮5 min后(T3)采集BIS、MAP、HR的数值;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糖、皮质醇;使用酶标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值。结果 Y组麻醉诱导后四个时点血压、心率以及血糖、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Y组T1、T2、T3时BIS值均显著降低( P<0.05);T1、T2和T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Y组T2、T3时去甲肾上腺素显著升高( P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老年人全麻过程中,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以上,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D组用药: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P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取人室(TO)、诱导后即刻(T1)、喉罩置入即刻(T2)、术毕即刻(r13)、喉罩拔出即刻(T4)以及15min(T5)为六个时点,记录各时点的MAP、HR、SPO2;观察清醒和留观时间;观察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T2、T5时,D组MAP、HR显著低于P组(P〈0.05);T1-T5时,D组SP02高于P组(P〈0.05);患者清醒时间和留观时间D组短于P组(P〈0.05);D组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机率D组低于P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的静脉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安全地维持喉罩通气,并能提高术后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30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每组15例。 C组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3 min气管插管。 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2μg/kg,继之以0.5μg· kg -1· h-1泵入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记录麻醉开始前10 min (T0),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分别于上述4个时间点抽取2 ml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以及去甲肾上腺素( NE)的浓度。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2组T1、T2、T3 MAP和HR水平均显著高于T0( P <0.05)。 C组T2时HR水平高于T1、T3( P <0.05)。 D组T2MAP水平高于T1、T3( P <0.05),HR水平T1、T2、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D组T1、T2 MAP水平低于C组,T2 HR水平低于C组( P <0.05)。 C组T1、T2、T3血清E和NE水平均高于T0( P <0.05),T1、T2、T3血清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2血清NE水平显著高于T1、T3( P <0.05)。 D组T0、T1、T2、T3血清E、N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D组T1、T2、T3血清E、NE水平均低于C组( P <0.05)。 C组T1、T2、T3躁动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不同时间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T1、T2、T3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眼科手术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眼科手术60例,按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S组),咪达唑仑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所有患儿全部采用七氟烷诱导,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喉罩辅助通气的麻醉方式。手术结束前10 min,S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观察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麻醉恢复室( PACU)的停留时间,并根据Ramsay镇静评分、五点分级躁动评分和PAED躁动评分法,记录术后镇静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3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M 组>D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的Ramsay镇静评分D组>M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五点分级躁动评分和PAED评分D组<M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眼科的七氟烷麻醉中,能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比较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氯胺酮麻醉组(K组)和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组(P组),每组各30例.每组均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15 mg/kg,予面罩吸氧5~10min后,K组缓慢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 mg/kg追加;P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置镜后视情况按1~2 mg/kg追加.观察麻醉后术前、置镜时、术中、术后BP、HR、SpO2、RR、有无屏气、呛咳、术后喉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置镜前置镜后,MAP、HR、数值P组均显著低于K组(P<0.05);P组置镜后MAP、HR均显著下降(P<0.05),而K组HR不明显,MAP显著上升(P<0.05);P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K组(P<0.05);两组SpO2无差异.K组置镜时屏气、术中屏气,术后舌后坠、喉水肿、苏醒期屏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P组(P<0.05),苏醒时间较P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咪达唑仑.丙泊酚用于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气管异物取出术优于咪达唑仑-氯胺酮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时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78岁,ASAI~Ⅲ级的PVP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与M组(咪达唑仑组)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注药时间10min,术中0.5μg·kg^-1·h^-1维持;M组予咪达唑仑0.04mg/kg,术中0.05mg·kg^-1·h^-1维持。观察2组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D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优于M组,各时间点MAP和HR均低于M组,D组SpO:均无下降,M组5例下降至90%以下。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镇静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舒适感较强。  相似文献   

17.
刘印华  刘彦涛  李刚 《河北医药》2016,(23):3592-359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 D1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右美托咪定2组( D2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 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用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平均动脉压( MAP)值和心率( HR),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苏醒延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2组苏醒时间比C组和D1组明显延长( P <0.05);在T1、T2、T3时间点,D1及D2组MAP和HR值均比C组降低( P <0.05);D1及D2组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比C组明显降低( P <0.05);D2组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比C组和D1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比咪达唑仑预处理对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3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M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5 mg/kg预处理。分别于预处理前(T0)、预处理5 min(T1)、预处理10 min(T2)、麻醉诱导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手术开始时(T5)、手术开始后15 min(T6)、手术开始后30 min(T7)、气管拔管后1 min(T8)及气管拔管后5 min(T9)时观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药物丙泊酚的用量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T2、T3、T4、T8和T9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对比T0时,D组变化小于M组(P <0.05)。麻醉药物丙泊酚用量D组需求量更少(P <0.05),但D组的不良反应口干和心率下降发生率高于M组(P <0.05)。结论 :相比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OSAHS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OSAHS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40例。D组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M组静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两组分别给予丙泊酚3 mg/kg,罗库溴铵6 mg/kg诱导,诱导顺利后插管,术前给予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术后给予吗啡50μ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注药前(T1)、注药后(T2)、插管后(T3)、手术开始15 min(T4)、开始30 min(T5)及入恢复室后(T6)等各时点的生命体征(HR及MAP),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在T2、T3、T4、T5、T6各时点的HR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M组的相应时点(P<0.05);在M组,T2时点的MAP明显低于T1,且明显低于D组相对应的时点,而在T3、T4、T5时点的MAP明显高于D组相应的时间点(P<0.05);在复苏室过程中,M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5.0%,躁动发生率为20%,而在D组分别为25%和2.5%,明显低于M组(P<0.05);D组需要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辅助的例数比M组少,但是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应用于OSAHS手术中,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OSAHS手术要求,是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和右旋美托咪啶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患者罗哌卡因腰部麻醉阻滞平面及镇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48例分为咪达唑仑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各24例,48例患者在实施麻醉操作前15 min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6 mg/kg、右旋美托咪啶0.6 mg/kg静脉注射,采用针刺试验记录神经阻滞最高水平面及术后镇痛药物量。结果咪达唑仑组的阻滞最高平面为T(6.1±0.7),低于右旋美托咪啶组的T(4.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旋美托咪啶组相比,咪达唑仑组延迟镇痛药首次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相对于咪达唑仑可延长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患者罗哌卡因腰部麻醉的阻滞作用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