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多项职业行为融入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改革现有的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将人文服务意识、沟通交流技巧、健康教育意识、护士礼仪、预防医院感染意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考核标准中指导教学和训练,设2005级、2006级共112名学生为试验组,使用新的考核标准;2004级58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原标准。结果试验组多项职业行为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融入多项职业行为的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对学生职业行为形成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课教学联合标准化病人考核在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我院精神科 8 个护理单元采用微课教学和标准化病人考核的方法培训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技能,分析护士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量表评价微课教学效果和护理关怀行为。 结果 护士的风险评估技能考核成绩达到考核要求,护士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培训前后护士的护理关怀行为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微课教学法能提高护士风险评估能力,促进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护士认可微课培训形式,标准化病人在考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人文特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将248名护理本科生根据年级分组,2010级116名为对照组,2011级132名为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社区护理学教学;试验组在社区护理学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造与拓展,突出人文特色,采用综合考核方法了解改革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景,有利于培养具备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社区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方法 以上海某医药高校护理学院2012年至今的637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教学中按常规教学并融入人文关怀的教育;并与课程结束后对护生的综合技能进行考核,并采用护理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经过人文关怀体验为向导的《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培训后的护生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且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结论 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法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技能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将反思性教学运用于实验教学各个环节。教学前后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学生的反思日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思性教学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怀体验运用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名2012级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干预组接受融入关怀体验的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接受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项目得分和护理技能考核总分情况;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干预组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除勇气维度外,干预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以及耐心、理解两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融入关怀体验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对提升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5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新入职的1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6个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主要为微课视频、情景模拟、1对1辅导等,包括线上网络课程、线下课堂教学、评估考核3个模块。以"常模"数据作为对照,采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比较采用混合式教学对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效果。结果经过混合式教学干预后的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与常模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的有机结合,以护理网络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护理知识和临床技能为载体,将护理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贯穿于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对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以期改革护理技术操作的考评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方法将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学生600名整班分为两组,试验组应用新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比较两组学生的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和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存在差异,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实习过程中患者满意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要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提高学生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恰当体现人文关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中渗透人文关怀能力要素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护理本科二年级护生86名,按学生选课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45人,对照组41人,干预前两组护生在一般社会学资料及人文关怀能力基线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别( P﹥0.05)。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的护理技能训练,教师采用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回复示教的模式进行授课。干预组采用引导-行动-反思的模式将人文关怀要素融入护理操作训练中,干预时间为5个月。干预后采用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低年级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水平较低,总均分为(109.90±48.8)分,得分指标为48.8%。干预后干预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干预前有所提高,而对照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下降,两组间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有明显差别(P<0.05),特别是“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维度。结论采用引导-行动-反思的模式将人文关怀要素融入护理操作训练中能明显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教学在临床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培训师资、制订培训计划、创设培训条件和实施培训方案,对2018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79名护理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人文关怀能力体验式培训。[结果]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培训前较低,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P<0.05)。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人文关怀能力培训后,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明显提升,尤其人文关怀能力总分、认知和耐心维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偏低,亟需提高;基于ASK模型的体验式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具体培训方案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人文课程《护理学导论》中的教学实践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某校护理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2个班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实验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理论考核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及人文关怀感知3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结论:体验式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其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运用是切实可行、收效甚佳的,值得在护理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中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本院临床实习的52名护理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临床实习52名护理学生作为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及护理能力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学生在理论、操作及综合素质成绩分数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学生加强施行人文素质教育,可加强护理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与人文关怀认知,全面塑造人文教育环境,提高护理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在《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在我校护理本科2009级《护理学基础》课程中采用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对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进行考核,并考核后运用自制的问卷对参加考核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此种考核形式持肯定意见,认为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结论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进行《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可以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临床情境,使考核教师能全面观察学生综合运用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情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等各方面水平,但对教师的组织实施和学生的临场发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在高职人文护理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600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2017级护理专业640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两组分别在新生报到第1个月、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共情能力、关怀能力自我评价。结果进入临床实习前,试验组共情能力、关怀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模拟教学在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和关怀能力方面优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订相应人文关怀教学措施,内容包括:选派优秀带教老师、构建人文关怀的传递链、实施以护生为主导的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结果护生转科理论考核平均分为91.2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为90.8分。护生对手术室护理教学和护长的满意度为100%;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8%。结论人文关怀的临床教学方法对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岗位分析为依据,确定岗位基本技能|以技能考核为中心,设计考核案例|以案例为载体,营造临床情景|以行业执业标准为依据,设计评价标准。基于此理念,开发护理基本技能考核案例库,并在临床实习前应用于学生的技能考核。学生临床实习1个月后,对临床带教老师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带教老师及实习生认为应用技能考核案例题库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式团队操作考核模式在高职常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高职护理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结束后采用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案例式团队操作考核模式,考核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案例式团队护理操作考核成绩为(78.06±8.51)分,各部分成绩及总分均符合正态分布;有84.25%的学生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该考核模式;有70.87%~93.70%的学生认为该考核模式在点评方式、成绩构成、考核时间分配14个方面的设置合理;有84.25%~96.85%的学生赞同案例式团队操作考核有利于自我反思、增强团队协作精神、锻炼整体护理思维15个方面的效果。结论案例式团队护理操作考核模式设置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文关怀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泌尿外科护理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11级学生为试验组,通过整合人文知识,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以2010级学生为对照组,其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未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结果试验组技能考核的实践能力、沟通与交流和人文关怀3个方面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可以提高专业课学习兴趣(94.48%),加深对"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理解(91.72%),并愿意继续接受此教学方法 (93.45%)。结论在护理专业课的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提升专业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梁俊燕 《妇幼护理》2024,4(7):1670-1672
目的 分析中职学校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2 年 6 月我院加入 基础护理教学的 10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教学组和翻转教学组,每组各 50 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 统教学方法;翻转教学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效果。结果 翻转教学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分、实践技能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平均分、实践技能考核平均分均比传统教学组显著提高 (P<0.05)。翻转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翻转教学组学生理论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 知识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技能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感知层面的培养效果平均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学校的护生基础护理学课程中,能提高学生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以及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 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人文关怀的知识结合医学知识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全面、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在围术期应用人文关怀和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使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了心理应对能力和自我护理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以护理人文关怀为理念的护理活动,充实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