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手指慢性感染伤口经久不愈的手术方式。方法 27例化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后及手指外伤感染经久不愈患者,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术后一期缝合伤口。结果 27例伤口一期愈合。结论 彻底病灶清除,一期闭合伤口,是治疗手指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伤口长期不愈和手指外伤感染所致慢性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期病灶清除术治疗颈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术治疗不同节段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Ⅰ期病灶清除术治疗54例颈椎结核患者资料,男20例,女34例;年龄26~75岁,平均45.4岁。其中累及单节段12例(C2 1例、C4 2例、C5 3例、C6 4例、C7 2例)、相邻双节段36例(C1,2 3例、C2,3 2例、C3,4 5例、C4,5 6例、C5,6 14例、C6,7 5例、C7T1 1例)、3节段5例(C4~6 2例、C6~7 2例、C3,5,6 1例)、4节段1例 (C4~7);5例合并脊柱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包括T61例、T11 3例、L3,4 1例;1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前颈部VAS评分4~9分,平均5.9分;JOA评分7~12分,平均10.5分;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平均26.7°± 9.1°。术前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待红细胞沉降率< 50 mm/1 h后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累及节段分别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病灶清除加前后联合内固定术、经颌下入路咽后壁病灶清除术加后路枕颈融合术或后路寰枢椎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3~52个月,平均27.3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骨性融合时间2~4个月,平均3.2个月。末次随访,颈部VAS评分平均1.1分,JOA评分平均15.6分,病变节段Cobb角平均6.8°。术后均行系统抗结核治疗18~20个月。1例上颈椎结核患者术中出现高位食道损伤,经留置胃管1周后愈合。术后无一例发生颈椎结核复发、植骨块移位及假关节形成。结论 颈椎结核在术前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病变累及节段及局部畸形情况,采取Ⅰ期病灶清除术治疗;术后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是颈椎结核后期治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求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一种于股骨头颈交界处开窗、坏死骨清除减压、髂骨松质骨填充植骨术 ,术后配合牵引髋关节 ,早期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的方法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 0例 2 9个股骨头。结果  2 0例 2 9个股骨头经 1~ 3年随访 ,效果满意。髋痛消失 ,髋关节功能良好 ,行走及下蹲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 此术式可彻底清除坏死骨 ,消除血供障碍因素 ,为重建血运修复骨质创造条件 ,在病灶清除后的股骨头空腔内 ,填充大量松质骨支撑软骨面 ,为骨修复提供成骨条件。早期髋关节持续被动功能锻炼对关节软骨的修复和预防关节粘连是极为有利的。此法操作简便 ,创伤小 ,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60例经X线、CT及MRI检查诊断患有脊柱结核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前路病灶清除术;研究组经后路椎弓根行病灶清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运动评分、触觉评分、Cobb角、患椎高度以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7.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后凸畸形Cobb角、运动评分、触角评分、患椎高度恢复及ASIA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率均较低,其中对照组出现1例(3.33%),研究组出现2例(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稳定脊柱,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病灶清除术治疗14例胸椎结核并发截瘫王振强,房晓彬,陆斌我院1980~1992年共收治脊柱结核58例,其中胸椎结核并发截瘫14例,占24.1%。手术均采用侧卧位,以病变较重侧为术侧,行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椎管前外侧减压手术。术后得到随访13例,最...  相似文献   

7.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术治疗化脓性脊椎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洪  马忠泰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1):700-701
抗生素效力的高度发展已使化脓性脊椎炎患者相对少见。然而,随着糖尿病、恶性肿瘤及滥用毒品等患者的增多,化脓性脊椎炎在这些患者中的发病日益增加[1,2]。传统的治疗包括卧床、支具外固定以及静脉应用抗生素;但上述治疗周期较长,且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无效,病变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彻底与非彻底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296例脊柱结核患者资料。根据病灶是否彻底清除分为病灶彻底清除组(简称彻底组)和病灶未彻底清除组(简称非彻底组)。彻底组162例,男86例,女76例;年龄(38.74±17.26)岁;非彻底组134例,男73例,女61例;年龄(35.64±18.21)岁。行前路彻底病灶清除、髂骨或钛网支撑植骨,后路或前路器械矫形、内固定术。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非彻底组病灶清除不彻底的病灶组织构成因素包括:残留硬化壁 36.54%(76/208处)、空洞34.62%(72/208处)、病变性骨桥13.46%(28/208处)、死骨残留3.37%(7/208处)、脓肿残留7.21%(15/208处)、坏死椎间盘及非手术区病灶残留4.81%(10/208处)。平均随访时间彻底组(76.13±8.32)个月、非彻底组(79.24±5.49)个月。术后彻底组的临床表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较非彻底组改善。术后6个月结核治愈彻底组47例(29.01%)、非彻底组6例(4.48%),平均治愈时间彻底组(4.36±1.27)个月、非彻底组(9.15±2.53)个月,平均化疗时间彻底组(5.21±1.38)个月、非彻底组(10.45±2.15)个月;以上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再手术率彻底组为0.62%(1/162)、非彻底组为4.48%(6/134),药物不良反应率彻底组为27.16%(44/162),非彻底组为71.64%(96/134)。结论 硬化壁、多发空洞、病变性骨桥是脊柱结核病灶组织的一部分;将其与传统理论的结核病灶组织一并清除的彻底病灶清除术可提高脊柱结核病灶治愈时间、缩短疗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盘炎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椎间盘炎的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 方法 对 37例椎间盘炎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切除及用含庆大霉素盐水持续性灌洗治疗。 结果  31例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2 6年。全部病人在进行病灶清除术后 ,临床症状体征均获得迅速控制 ,并早期下床活动 ,腰椎间盘炎在 6周左右 ,颈椎间盘炎在 1周左右。血沉 (ESR)、急性反应蛋白 (CRP)腰、颈椎间盘炎分别在术后 4周和 3周开始降至正常。X线平片显示病变椎体融合 2 0例 ,椎间隙变窄 17例。 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清除术或病灶清除持续灌洗引流术有微创、效果好、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总结和探讨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术的护理特点和措施.腰椎结核患者32例行病灶清除术,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由于护理措施到位、健康教育得当,除3例截瘫患者恢复较差外,其余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减轻,恢复良好.腰椎结核由于病灶主要在腰椎,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做好术前、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83年遇1例因右髋关节滑膜切除和病灶清除术后出血不止而死亡的病例,为吸取经验教训,兹报道与探讨如下。病历简介患者男,14岁。入院前1个月无任何原因出现右髋关节疼痛,逐日加重。一周后出现右髋关节活动障碍,但无红肿、压痛等征象。病后伴体力下降,食欲不佳和低热。既往史中5年内经常有反复大关节肿痛史,以左髋关节肿痛为常见,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左髋关节结核。体检:T37.1℃,P100,BP130/80。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和淤斑,头面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髂窝可触及一个若鹅卵大小的肿物,有压痛。右髋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伸直,伴压痛。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结核关节镜下病灶清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关节镜监视下行病灶清除术。结果20例一期愈合,1例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均痊愈,无复发。结论关节镜下行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体表慢性感染,常见的表现形式有窦道形成、溃疡形成,部分患者经反复清创、引流等治疗,感染灶仍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患者因此痛苦、不便。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体表慢性窦道患者,经扩创、引流治疗,仍经久不愈,后采用病灶清除手术,一期缝合伤口,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骨髓类是一种顽固而不易根治的疾病,我们运用病灶清除引流术和抗感染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治,使绝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根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病灶彻底清除术与病灶非彻底清除术对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7个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彻底与非彻底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非随机对照试验(RCT or non-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7月17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对两种清除术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时间、化疗时间、脊柱畸形矫正角度、椎间界面融合时间、术后ESR及CRP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5篇RCT,4篇NON-RCT,共1 302例患者。与病灶非彻底清除术比较,病灶彻底清除术有更低的复发率[OR=0.14,95%CI(0.08,0.22),P0.000 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8,95%CI(0.12,0.27),P0.000 01],治愈时间[MD=-4.80,95%CI(-5.14,-4.45),P0.000 01]与化疗时间[MD=-5.25,95%CI(-5.64,-4.86),P0.000 01]更短,术后脊柱畸形能矫正的角度更大[MD=4.88,95%CI(3.55,6.27),P0.000 01],术后的ESR[MD=-8.74,95%CI(-11.99,-5.49),P0.000 01]及CRP[MD=-4.75,95%CI(-8.61~-0.88),P=0.02]更低。但是两组在椎间界面骨性融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50,0.12),P=0.23]。结论 :病灶彻底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与非彻底清除术相比,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且能明显缩短化疗时间及治愈时间,患者术后康复得更快。选择哪种手术方式主要根据患者的适应证,但是在相同适应证的情况下病灶彻底清除术应该被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初步疗效。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在潍坊市中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39髋),随访2年。其中ARCO分期:Ⅱ期29髋、Ⅲa期10髋,行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并于3、6、9个月及每年定期予以X线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参考Harris评分系统:优21髋,良9髋,可6髋,差3髋,患者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平均为(70.21±7.36)分,治疗后平均为(85.50±9.87)分,平均提高15.29分(P0.01)。影像学检查表现稳定,绝大部分病例未出现进一步塌陷,股骨头内成骨明显。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开窗灯泡状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手术操作微创,不破坏股骨头本身的血液供应,死骨清除彻底,减压充分,植入成骨活性较好的骨质及磷酸三钙多孔生物陶瓷,成骨作用强,并增加了股骨头坏死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结合加压包扎治疗慢性非感染性髌前滑囊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骨科共收治16例慢性非感染性髌前滑囊炎的患者,所有患者炎性指标正常,无关节感染病史,其中男12例,女4例,病程1月至13个月。入院后予以股神经阻滞+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复合麻醉,在囊肿的7点钟方向置入关节镜探查,根据探查发现病灶组织的位置建立入路,置入刨削刀对近端质地坚韧的组织使用髓核钳咬碎后再切除、吸尽。前方的病灶组织只做适当切除,不予止血。术后伸膝位支具固定,术后3周内禁止屈膝锻炼。疼痛评估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使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末次随访复查MRI。 结果本组3例患者门诊随访,13例通过手机微信随访,随访时间12~21月,平均(16±5)月。术后4周患者主动屈膝均超过120°,平均活动度(131±10)°,疼痛VAS评分0~3分,平均(2.0±1.0)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00%。MRI显示髌前滑囊无积液。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治疗慢性非感染性髌前滑囊炎创伤小、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机微信可用于患者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1i例腰椎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35~68岁,平均48.5岁。腰椎间盘摘除或腰椎内固定术后13~176周出现感染,平均47周。全部病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其中1例取出后路内固定物,骨质疏松严重,未行前路内固定。结果残余椎间盘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微球菌2例,短杆菌1例,大肠埃希氏菌4例,阴性4例。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II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9个月,平均35.6个月。术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均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1)分,与术前(9±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能迅速缓解腰痛症状,术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恢复良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程德根  徐国洲  张余  尹飚 《中国骨伤》2004,17(8):491-492
自2000年8月~2002年8月,对收治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例13例,采用后路病灶清除、Ⅰ期椎间植骨加内固定的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治疗。结果 17例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时间4~38个月。切口延迟愈合1例。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无医源性骨折、感染复发、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发生。结论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旷置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