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用脑室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 建立脑内炎症大鼠模型,观察造模早期胶质细胞的变化及脑内炎症反应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定位后右侧脑室内一次性注射脂多糖20 μl (5 mg/ml)或生理盐水20 μl, 在注射1、6、24h后,灌杀动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全脑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 ①OX-4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脂多糖注射1 h后可见海马、纹状体部位小胶质细胞激活,而黑质部位未见有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脂多糖注射6、24 h后,海马、纹状体、黑质部位均有小胶质细胞激活.②GFA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脂多糖注射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激活.③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在脂多糖注射后各时间点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脂多糖侧脑室内注射可成功建立全脑内炎症大鼠模型,此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激活,而脑内炎症反应在短期内不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PBS对照组、生理盐水+LPS(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塞来昔布+LPS(塞米昔布治疗组),每组10只。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或PBS 14天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和TNF-α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治疗组TH阳性细胞减少到对侧的16%(P<0.01),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PGE2、TNF-α含量明显增加,大部分小胶质细胞呈激活形态;塞来昔布治疗组TH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多,为对侧的43%(P<0.05),黑质COX-2蛋白表达以及PGE2、TNF-α含量明显减少,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结论COX-2涉及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机制,塞来昔布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黑质内注射脂多糖(LPS)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D)的炎症机制。方法立体定向黑质内注射15μgLPS,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的减少以及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PS注射后6h、24h、14d、30dTH阳性细胞较对侧分别减少10%、43%、84%和85%。黑质小胶质细胞6h出现部分激活,24h和14d几乎全部激活,30d时又恢复静止状态。结论黑质内注射LPS能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离体、在体水平分别观察脂多糖(LPS)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毁损作用,及其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方法将LPS、6-羟基多巴胺(6-OHDA)和LP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的上清液分别加入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中,四唑盐比色试验(MTT)观察一定时间内细胞活性的变化;将LPS注入大鼠单侧黑质,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动物行为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区DA能神经元数目,高压液相色谱(HPLC)洲定黑质纹状体系统DA等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LPS对PCI2细胞活性无直接影响,LP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组和60HDA组则对PC12细胞活性有明显影响,使细胞活性分别下降26%和30%;大鼠单侧黑质注入LPS后21、28d,阿朴吗啡诱发大鼠出现旋转行为,转次为4~6次/min;注射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减少约35%~60%,尤以21、28d明显;LPS注射后14、21d和28d大鼠的纹状体和黑质DA及其代谢物含量降低30%~70%。结论LPS间接地对DA能神经元产生一定的损毁作用,并可导致大鼠偏侧旋转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诱导的纹状体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分别接受尼古丁(0.2 mg/kg或2.0 mg/kg)或生理盐水腹膜腔内注射.注射7 d后,尼古丁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右侧纹状体内分别接受6-OHDA20 μg注射.免疫组织化学定量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CD3、CD4、CD8阳性淋巴细胞数.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纹状体小胶质细胞对6-OHDA损伤的反应. 结果 6-OHDA注射4周后,模型对照组注射侧黑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为相应对照侧的25.27%;而在尼古丁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注射侧分别为相应对照侧的64.97%和67.24%.各组各时间点6-OHDA注射侧纹状体有明显的T淋巴细胞浸润,其中约80%为CD8阳性T淋巴细胞.尼古丁治疗组浸润的T淋巴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而CD3和CD4阳性细胞占总T淋巴细胞的比例在各组和各时间点基本一致,尼古丁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纹状体小胶质细胞特异标记物IBA1免疫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尼古丁处理可显著抑制6-OHDA损伤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 结论 尼古丁可抑制6-OHDA损伤诱导的炎症反应.而尼古丁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和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小胶质细胞激活后作用的可能合理模式.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术将嗜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作偏侧PD大鼠模型.造模2个月后,计数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黑质致密部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右侧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几乎消失,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右侧黑质致密部可见明显的小胶质细胞核周有IL-1β的表达,呈棕褐色;而模型组左侧黑质、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右侧黑质未见明显的IL-1β的表达.结论 嗜神经毒素6-OHDA可导致神经元释放小胶质细胞激活态物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介导细胞毒性作用促进神经元的慢性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炎性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炎性发病机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将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双靶点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内,制备经典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观察黑质致密带(SNc)内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缺失、胶质细胞的增生,并检测纹状体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右侧黑质DA能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胶质细胞大量激活、增生,TNF-α在模型组右侧黑质和纹状体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主要分布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结论6-OHDA导致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过程中有神经胶质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参与,炎性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引发大鼠脑内炎症时,星形胶质细胞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脂多糖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向大鼠右侧脑室内一次性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于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运动行为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鼠黑质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 脂多糖实验组大鼠30 min运动距离在给药后16周较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降低21.2%(t=2.54,P<0.05),给药后24周降低27.0%(t=3.55,P<0.01),28周降低31.4%(t=3.91,P<0.01).脂多糖实验组大鼠给药后2周,黑质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激活,GFAP阳性细胞数目[(228.60±22.35)个]较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165.20±25.97)个]明显增加(t=4.14,P<0.05).4周及12周时实验组大鼠黑质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不明显.给药后24周,实验组大鼠黑质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又明显激活,GFAP阳性细胞数目[(220.00±21.01)个]较相应生理盐水对照组[(169.00±19.00)个]明显增加(t=4.03,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黑质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在注射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激活.结论 在脑内炎症导致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慢性变性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呈现"急性激活-静止-再次激活"状态.星形胶质细胞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向脑室或壳核内直接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 70只大鼠,于右侧前脑内侧束(MFB)及腹侧被盖区(VTA)分别注射12μg 6-OHDA,观察2周获得39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其中15只大鼠(观察A组)脑室内注射人重组GDNF,14只(观察B组)壳核内注射人重组GDNF,5只(对照A组)脑室内注射赋形剂,5只(对照B组)壳核内注射赋形剂。采用免疫组化和量化形态学分析方法测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TH+)神经元数目、大小及TH+纤维密度。结果对照A、B组大鼠右侧中脑组织黑质TH+多巴胺能神经元大小和数目及纹状体内侧部TH+神经纤维密度均较左侧降低,P均〈0.05。观察A组与对照A组相比、观察B组与对照B组相比,双侧中脑组织黑质TH+多巴胺能神经元大小和数目及纹状体内侧部TH+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脑室或壳核内直接注射GDNF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A脑内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磷酸盐缓冲液(PBS)组、6-OHDA+PNL组与6-OHDA+Nanog组,各组又分注射后1、14 d亚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6-OHDA+PBS组注入PBS,6-OHDA+PNL组注入空载体,6-OHDA+Nanog组注入转Nanog基因载体。各组动物注射阿朴吗啡(APO)后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行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变化、纹状体NF-κBp65的表达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NF-κBp65表达的定位。结果注射后14 d,6-OHDA+Nanog组大鼠APO诱发的旋转效应明显低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注射后14 d黑质TH阳性细胞数普遍较注射后1 d减少(P<0.01),但6-OHDA+Nanog组损毁侧黑质存活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1),且其注射侧纹状体NF-κBp65阳性细胞数低于注射后1 d组(P<0.05)、注射后14 d的6-OHDA+PNL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注射后各组各时程均可见NF-κBp65的阳性表达,并呈现核内转移现象。结论转Nanog基因可抑制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脑内NF-κB的活化,同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40只大鼠被分成 4组 ,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 6 羟多巴胺建立大鼠PD模型 ,2h后同侧脑立体定向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或生理盐水 ,采用行为学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 ,生化方法 ,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 ,黑质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形态改变 ,以及自由基和抗自由基酶的变化。结果 局部注射同型半胱氨酸能明显增加 6 羟基多巴胺所制成的帕金森模型动物的旋转圈数、减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以及细胞突起及纤维数逐渐减少 ,并且引起自由基反应增强 ,抗自由基酶减少 ,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Hcy加重PD模型动物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直接转移对帕金森病(PD)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SD大鼠分重组GDNF腺病毒(Ad-GDNF)实验组、LacZ腺病毒(AdLacZ)对照组和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将重组腺病毒及PBS定向注射至一侧黑质附近,1周后于同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发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通过旋转行为观察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及纹状体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评估其治疗效应;通过RT-PCR、ELISA检测Ad-GDNF在脑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Ad-GDNF组阿扑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明显低于2个对照组;Ad-GDNF组约70%的黑质DA能神经元得以保存,而Ad-LacZ及PBS对照组令有30%左右;Ad-GDNF组纹状体DA含量也显著高于Ad-LacZ及PBS对照组;Ad-GDNF在脑内可有效表达,注射后5周黑质附近GDNF含量达1ng/10mg脑组织湿重,是对照组的16-20倍。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脑内直接转移可阻止6-OHDA诱发的大鼠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提示这一手段在PD保护性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2只,13只大鼠内侧前脑束位点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作为模型组,另9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记录分析正常组9只和模型组7只脚桥核神经元信号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同时利用尼氏染色法观察6只帕金森病大鼠脚桥核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脚桥核神经元类型Ⅰ和神经元类型Ⅱ放电频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12.09±1.62)Hz vs(7.35±0.98)Hz,P0.05;(4.09±0.34)Hz vs(2.87±0.26)Hz,P0.01],放电变得不规则;脚桥核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损伤侧脚桥核大型神经元、中型神经元、小型神经元较正常侧分别减少了20.3%,19.4%和20.9%(P0.05)。结论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了脚桥核内神经元电生理特征和形态学特征的广泛变性及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帕金森病(PD)大鼠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重组GDNF腺病毒(Ad-GDNF)组、Lac Z腺病毒(Ad-Lac Z)组和磷酸缓冲液(PBS)组。将重组腺病毒及PBS定向注射至一侧黑质附近,1 w后于同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OHDA)诱发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变性。通过旋转行为观察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及纹状体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评估其治疗效应;通过RT-PCR、ELISA检测Ad-GDNF脑内表达情况。结果 Ad-GDNF组大鼠的平均旋转次数显著少于Ad-Lac Z组和PBS组(P0.05),损毁侧/损毁对侧黑质的TH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d-Lac Z组和PBS组(P0.05),DA、高香草酸(HAV)、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损毁侧/损毁对侧百分比均显著高于Ad-Lac Z组和PBS组(P0.05),病毒注射后5 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 Z对照组和PBS对照组(P0.05),病毒注射后9 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 Z对照组(P0.05)。结论人GDNF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PD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帕金森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多种原因激活小胶质细胞后.通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机制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美满霉素、地塞米松、纳洛酮、水飞藜素以及COX-2抑制剂等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此类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药物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杨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853-3855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黑质部位的多巴胺能(DA)神经元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实验证明脂多糖(LP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PD模型.LPS本身对神经元没有直接的毒性损伤作用,离体实验结果已证实LPS单纯与神经元细胞孵育不能产生杀伤作用,仅在加入小胶质细胞后才能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在暴露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鱼藤酮的猴子,可发现Mic被激活,并导致PD进展[1].活化的Mic可以释放多种细胞毒性物质,对DA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造成DA神经元变性.可见有必要鉴定两种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分子,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这种关联的分子机制,为PD的治疗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Aβ所致AD大鼠模型脑内炎症的抑制作用,从而为探索AD的炎症损伤机制的可能性提供依据。方法Aβ溶液及生理盐水作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治疗模型大鼠并以生理盐水作对照,采用方差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细胞反应及IL-1β,TNF-α表达情况。结果Aβ组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多,分布密集,染色深。Aβ 地塞米松组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神经元丧失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凝聚态的Aβ1-40使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表达IL-1β和TNF-α,并可被地塞米松抑制,证明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NXS)通过调节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抑制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单侧纹状体内注射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OHDA)(12μg/4μl)制备大鼠PD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NXS组[10只,NXS灌胃,2.36 g/(kg·d),共30 d],另10只正常大鼠纹状体内注射生理盐水4μl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黑质DA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小胶质细胞(Iba1阳性)的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中脑黑质Iba1、核因子(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38MAPK和p-p38MAPK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NXS组旋转圈数显著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黑质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Iba1、iNOS、NF-κB和p38MAPK免疫反应强度均明显增加(P0.05);NXS组黑质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Iba1、iNOS、NF-κB和p38MAPK免疫反应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损毁侧黑质Iba1、iNOS、NF-κB、p38MAPK和p-p38MAPK表达明显升高,而NXS组上述分子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NXS可能通过抑制PD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对DA能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PD组、TGF-β1 25 ng/μl组、TGF-β1 50 ng/μl组、TGF-β1 100 ng/μl组,阿扑吗啡(APO)旋转诱导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黑质部络氨酸羟化酶(TH)、CD11b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TGF-β1、Smad3蛋白表达。体外培养新生乳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LPS)诱导活化,分为空白组、LPS组、TGF-β1 2 ng/μl组、TGF-β1 5 ng/μl组、TGF-β1 10 ng/μl组;噻唑蓝(MTT)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WB检测细胞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D组APO诱导圈数显著升高,血清中TNF-α、iNOS水平显著升高,黑质部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数显著升高,黑质部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PD组相比,TGF-β1 25、50、100 ng/μl组APO诱导圈数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NOS水平降低,黑质部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数显著减少,黑质部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空白组相比,LPS组小胶质细胞抑制率显著降低,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D11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LPS组相比,TGF-β1 2、5、10 ng/μl组小胶质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D11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外源TGF-β1可抑制PD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发挥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石波  杨蓉  田维珍  刘海霞  孔德祥  刘长金 《山东医药》2012,52(20):32-35,103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100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设有假手术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锌组、120 Hz组以及120 Hz+锌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P<0.05或0.01),大鼠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DA能神经元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或0.01).与120 Hz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的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的减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治疗PD模型大鼠在使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