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啡素在精神病临床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啡素(Endorphins)亦被称为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对它的研究系自1975年发现两种五肽——甲啡肽和内啡肽以来开始的。目前已发现的内啡素包括甲啡肽、亮啡肽、强啡肽(Dynorphin)、β-内啡肽、α-内啡肽、γ-内啡肽以及一些非肽类的鸦片样物质。内啡  相似文献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又称物质(substances)或成瘾物质、药物(drug).根据药理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酒精等;[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苯丙胺类、咖啡因、可卡因等,苯丙胺类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俗称摇头丸,MDMA,ecstasy)、哌醋甲酯(利他林)和麻黄素等;[3]大麻;[4]阿片类: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度冷丁等;[5]其它:如致幻剂和烟草等.  相似文献   

3.
纳络酮是一个纯粹阿片拮抗剂,在研究阿片受体,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和镇痛药物作用机理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研究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生理效应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试用纳络酮治疗有关疾病.本文就其治疗麻醉品中毒、酒精中毒、Prader-Willi综合症及先天性无痛症的临床效果,有关的药理学基础进行初步论述.纳络酮的基本药理纳络酮(Naloxone, Narcan),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纳络酮能与阿片受体特异性结合,其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腓肽.通常,单独应用无任何明显药理效应,但在阿片硷类中毒时,小剂量纳络酮即可迅速逆转阿片硷类的作用.静脉注射纳络酮儿  相似文献   

4.
内吗啡肽在脊髓背角浅层的镇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吗啡肽(EM)是μ阿片受体(MOR)的内源性配体。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是阿片类物质调制外周伤害性信息的关键部位,其内含EM和MOR的结构很密集。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以抑制初级传入末梢释放谷氨酸和P物质,增加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下行投射末梢在脊髓背角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抑制脊髓背角Ⅱ层(胶状质)兴奋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活性物质。在脊髓背角浅层EM可能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对外周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并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吗啡戒断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方法 将 1 5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 ,每组各 5只。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吗啡 ,第 1天注射 2 0mg/kg ,逐日递增剂量 ,至第 5天达 1 0 0mg/kg ,形成大鼠吗啡依赖模型。吗啡戒断组大鼠在末次注射吗啡后 1 6h皮下注射纳洛酮 1mg/kg。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前额叶皮质、伏隔核和海马等脑区CREB的表达。结果  (1 )在前额叶皮质 ,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CREB的含量 (为相对光密度值 )分别为 [(1 31± 1 1 ) % ]和 [(1 33± 1 5) % ]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1 0 0± 1 4 ) %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在伏隔核 ,三组CREB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3)在海马 ,吗啡戒断组CREB的含量 [(1 4 1± 1 8) % ]高于正常对照组 [(1 0 0± 1 4 )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大鼠处于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的表达在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发生改变 ,表明多个脑区CREB表达的调节参与了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后,机体释放出大量内源性阿片肽,其中β~内啡肽(β~EP)产生广泛的病理、生理效应,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样受体的亲和力比与β-内啡肽等吗啡样物质大,能竞争性阻止并取代β-内啡肽类吗啡样物质的作用,达到对受损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国内对部分学通过实验证明其对脑损伤具有良  相似文献   

7.
吗啡依赖大鼠脑内相关脑区CREB mR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脑内转录因子CREBmRNA的变化。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 ,对CREBmRNA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脑内与阿片类物质依赖有关的前额叶皮质、海马、伏隔核和新纹状体等脑区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前额叶皮质以及吗啡戒断时新纹状体CREBmRNA的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 ,海马、伏隔核等处无改变。结论 吗啡依赖和戒断时CREBmRNA在某些脑区的表达升高 ,提示CREB可能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B受体拮抗剂L-365,260对正常及吗啡成瘾大鼠尾核(Cd)中痛兴奋神经元(PEN)电活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中枢CCK-8和尾核在吗啡成瘾大鼠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以电脉冲刺激大鼠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痛刺激,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尾核中PEN的放电,观察Cd内注入L-365,260对PEN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L-365,260可降低吗啡成瘾与正常大鼠尾核中PEN的兴奋性,使PEN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潜伏期延长。结论 L-365,260对吗啡成瘾及正常大鼠尾核中PEN均呈抑制作用。L-365,260是通过作用于尾核内CCK-B受体增强吗啡镇痛作用。间接证明CCK-8确实参与了大鼠中枢痛觉的调制,CCK-8主要通过激活大鼠尾核中CCK-B受体来下调吗啡镇痛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关于用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纳洛酮)治疗卒中的实验和临床资料日渐增多,但其结果差异很大,某些可能与不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有关,大多数可能是由于内源性阿片系统的复杂性或各种阿片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不同所致。内源性阿片和阿片受体现已证明 CNS 中有5种阿片受体,称为μ、δ、κ、σ和ε。实验证明还有许多亚型如μ_1、μ_2及多种 K 受体亚型.由于阿片受体数目增多,内源性阿片物质(内腓肽)也同样增多。有3种阿片已认为是特异受体的内源性配基:(1)β-内腓肽对ε受体(2)脑腓肽对δ受体(3)dynorphin 对 K 受体。这三种阿片物质的药理特性、在 CNS 内的分布各不相同,是以不同的前体激素衍生而来的.此外某些阿片物质的碎片也可存在,但其药理学活性和组织浓度都与较大的肽类不同。  相似文献   

10.
女性鸦片类物质依赖调查殷彬臧德馨刘萍为了解女性吸毒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和成瘾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本调查。对象取自来我院自愿戒毒的女性共52人,符合CCMD—2—R鸦片类物质依赖诊断标准,尿液吗啡定性监测阳性,无脑器质性和精神疾病史,无重大躯体疾病。结果5...  相似文献   

11.
68例海洛因依赖住院患者(广州市精神病医院30例、顺德凤山医院38例)均符合DSM-Ⅲ的鸦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本组资料与云南省边区温氏资料比较,显示鸦片类依赖患者均以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占78~97%),青年人(平均年龄26~29岁)男性者居多(95%以上);吸  相似文献   

12.
Naloxone为内源性阿片祥物质的专一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肽均强。该药本身不引起任何吗啡样作用,但能阻滞吗啡类镇痛药与阿片受体结合。临床应用广泛,观介绍如下:1.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据报道[1],用Naloxone治疗乙脑,治愈率100%,而对照组23树治愈20例、好转2例、恶化1例、治疗率87%。2.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据报道[1],用Naloxone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1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用量最大者67.6mg,最小者0.4mg,当应用达1.2mg/h以上剂量时,患者口唇明显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可能与Naloxone对腺体分…  相似文献   

13.
P物质与抑郁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有报道一种神经肽受体亚型,P物质(substance P,SP)的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拮抗剂,在一项安慰剂双盲对照研究中,显示有与帕罗西汀相似的抗抑郁活性。基于P物质P物质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与情感性障碍有关的临床研究成果,有人认为P物质一神经激肽1受体通路(SP—NK1R pathway)参与了情感性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提出情感性障碍的神经激肽假说。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区180例阿片类物质依赖临床分析成都精神病防治院(610031)谭平章我院于1992年4月至1993年12月之间共收治鸦片类依赖204例。其中,家住成都地区者共180例,占收治总数的89%。本文病例均符合CCMD-2中鸦片类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类鸦片肽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α-MSH的量是增高的,而且双侧损伤者比单侧损伤者更高。另外,有些学者则报导,β-内啡肽可引起肌张力增高和僵住症,而L-多巴可逆转这种现象。如此种种,都提示类鸦片肽和帕金森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6.
应激和吗啡对不同周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和(或)吗啡对不同周龄Wistar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和10周龄(各51只)雄性Wista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分别为14只)、慢性应激组(分别为13只和11只)、吗啡组(分别为14只和13只)和慢性应激加吗啡组(分别为10只和13只)。以场兴奋性后电位(fEPSP)的幅值观察两个年龄段各组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1)长时程增强(LTP):对照组、慢性应激组和吗啡组均为10周龄鼠大于4周龄鼠(P<0.01);慢性应激削弱了4周龄和10周龄大鼠LTP[分别为(106.8±0.3)%,(115.6±0.2)%];吗啡易化了10周龄大鼠的LTP(135.7±0.4)%,却削弱了4周龄大鼠的LTP(105.0±0.2)%;慢性应激加吗啡组削弱了10周龄大鼠的LTP(116.7±0.3)%,却易化了4周龄的LTP(117.7±0.5)%,均P<0.05。(2)长时程抑制(LTD):慢性应激后10周龄大鼠不能诱导出LTD(103.9±0.3)%,却易化4周龄大鼠的LTD(88.6±0.3)%;吗啡对10周龄和4周龄大鼠的LTD均起易化作用[分别为(77.5±0.2)%,(86.4±0.5)%];10周龄慢性应激的大鼠使用吗啡后不能诱导出LTD(110.4±0.3)%,但对4周龄大鼠的LTD起易化作用(79.1±0.2)%,均P<0.05。结论慢性应激和(或)急性吗啡暴露分别对4周龄与10周龄大鼠海马CA1区的LTP和LTD有不同作用,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形成及戒断对大鼠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 6只。采用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初剂量为 10mg/kg ,以后每天增加 5mg/kg ,3次 /d ,连续 6天。应用放射性3 2 磷标记的三磷酸脱氧胞苷掺入标记探针法进行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三组大鼠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连续 6天给予吗啡 ,吗啡依赖组大鼠下丘脑 (2 3 88± 1 6 2 )、纹状体(19 87± 2 0 3)及脊髓 (13 36± 1 4 6 )的强啡肽原mRNA相对含量分别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4 36±1 4 6、31 2 4± 2 83和 2 7 6 0± 2 89;均P <0 0 1) ,海马 (2 9 6 7± 3 2 3)强啡肽原mRNA相对含量高于对照组 (2 5 87± 1 74 ,P <0 0 5 ) ;(2 )给予纳洛酮处理 6 0min后 ,下丘脑 (10 2 2± 1 2 2 )、纹状体(5 90± 0 84 )、脊髓 (2 99± 0 4 8)强啡肽原mRNA的相对含量低于吗啡依赖组 (均P <0 0 1) ,而垂体强啡肽原mRNA(2 6 72± 1 79)却高于吗啡依赖组 (11 6 0± 2 2 4 ,P <0 0 1)。结论 慢性给予吗啡可影响大鼠强啡肽原mRNA的表达 ,从而参与吗啡依赖形成和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8.
药物滥用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立勋 《上海精神医学》1993,5(4):278-279,260
目前,以鸦片、大麻、可卡因为代表的毒品非法种植和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南美洲。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有以下四个地区:(一)金三角地区——缅甸、老挝、泰国交界处,年产鸦片2500吨,主要销往香港、美国、澳大利亚;(二)金新月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三国交界处,年产鸦片1400吨,主要销往欧洲;但另据报道,1990年仅阿富汗年产鸦片逾2000吨,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鸦片生  相似文献   

19.
对43例因癌瘤疼痛的患首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观察鞘内注射类鸦片药物疗法对不同性质疼痛(特别是神经病理性和伤害感受性疼痛)的镇痛效果。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系指肿瘤浸润至预臂、腰骶神经丛或周围神经及脊髓受压所引起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系指肿瘤浸润至头颅、内脏器官和(或)血官引起的疼痛。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患者疼痛按性质分为伤害感受性(23例)和神经病理性(20例)。伤害感受性者平均疗程为5个月,而神经病理性者仅为2.5个月。应用鞘内类鸦片药物疗法后,伤害感受性患者最初有77.8%疼痛中度缓  相似文献   

20.
自从脑肽类—脑啡肽类和内啡肽类的分离成功后,已有不少人从事于对其生理作用的研究。至今仍不能肯定甲硫氨酸—脑啡肽和白氨酸—脑啡肽的功能系作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还是仅仅调节突触间递质的释放。给实验动物脑室内注入甲硫氨酸—脑啡肽和β~内啡肽能产生止痛作用,提示内源性鸦片剂可能在调节疼痛的感知方面起重要作用。使用特异性鸦片拮抗剂纳洛酮作试验,观察能否改变其他方面未经处理的个体对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