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ICD-10方法对该区居民死亡资料统一编码分类,用DeathReg2005死因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及潜在寿命损失等指标分析了解该区居民的死亡特点。结果该区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为60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0.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27.87,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之和占总死亡人数的95.15%。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2012年该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和中毒,尤其是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更集中在青壮年。应根据该区居民的死因特点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疆五县居民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疆5县居民2004~2005年的死图构成比及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以探讨新疆5县人群的死因顺位和主要的卫生问题。方法对新疆5县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全死因死亡率636.9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按照死因构成比排序,前5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按照PYLL率排序,前5位死因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按照PYLL相对比排序,前5位依次是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结论新疆5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和卫生问题应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而造成早死的主要疾病是损伤与中毒、以及男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女性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杨琴  刘毅 《重庆医学》2016,(18):2528-253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重庆市万盛经开区2014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50.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3.35/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93.21%。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分析前5位分别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3.76‰、10.19‰、8.35‰、4.84‰和2.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4.
彭绩  程锦泉 《中华实用医学》2001,3(18):38-39,35
目的:为确立特区主要卫生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减寿年数法分析深圳特区居民健康危害的主要原因。结果:意外伤亡与伤残,新生儿疾病,恶性肿瘤,循环、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特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结论:意外损伤与中毒、残疾、新生儿疾病、恶性肿瘤是危害特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城市、农村地区1990-1992年的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了解甘肃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评价各类死因的危害程度。方法1990-1992年甘肃省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分析。结果甘肃省调查地区总死亡率为626.96/10万,男性712.56/10万,女性536.12/10万。标化率全人口为684.03/10万,男性为776.70/10万,女性为585.40/10万。城市标化死亡率(869.80/10万)高于农村(613.49/10万)。前三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65.50%。PYLL前三位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占全死因YPLL的64.47%。结论对甘肃居民健康造成损害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慢性疾病和伤害。因此,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具体的防治规划,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同时,通过各种有效办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甘肃省城市、农村地区1990-1992年的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了解甘肃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结构,评价各类死因的危害程度。方法1990-1992年甘肃省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分析。结果甘肃省调查地区总死亡率为626.96/10万,男性712.56/10万,女性536.12/10万。标化率全人口为684.03/10万,男性为776.70/10万,女性为585.40/10万。城市标化死亡率(869.80/10万)高于农村(613.49/10万)。前三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65.50%。PYLL前三位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占全死因YPLL的64.47%。结论对甘肃居民健康造成损害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慢性疾病和伤害。因此,应大力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具体的防治规划,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同时,通过各种有效办法,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目前主要威胁郑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的疾病,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减寿年数(YPLL)对我市城区居民2000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00年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445.75/10万(男479.00/10万,女410.1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异常。结论:该结果提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仍是郑州市居民的三大主要死因,但引起“早死”的疾病则是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人类的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和评价我市居民死因情况,为制定今后我市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1996年回民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堰市社区居民死因及期望寿命。方法 通过对200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姜堰市社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90.07/10万,男女比例为1.23(1976/1613);前四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男性死于恶性肿瘤的高于女性;人均期望寿命男性为74.98岁,女性为78.12岁。结论 据此提出今后的疾病防制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宁夏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主要死因.方法对1997-2000年宁夏死亡监测资料应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和潜在价值损失年数(VYP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0年宁夏居民全死因YPLL率、WYPLL率和VYPLL率分别为61.22‰、68.17‰和2.15‰,男性的YPLL率、WYPLL率和VYPLL率均高于女性.结论应用减寿分析可为确定重点防治的疾病和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俊 《中国病案》2011,12(10):24-25
目的讨论如何正确选择根本死因,提高死因填报的准确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8至2010年668例死亡病例《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根本死亡原因的填报。结果根本死因填报正确率为8.38%,错误率为91.62%。其中各种衰竭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症状或体征。其中各种衰竭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症状或体征。结论根本死亡原因应是导致死亡的原发疾病,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应遵循疾病的发展变化从以前到现在依次填写。根本死亡原因的填报,直接影响死因信息的质量。应加强宣传培训,对填报质量进行检查,以达到正确选择根本死亡原因,提高死亡证明书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自1988年4月至1998年12月间行早期手术的重型胆源性胰腺炎63例,术后死亡2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d内死亡12例,其余术后24d死亡,死亡主要原因为休克、ARDS等。结论早期手术仍有较高的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及其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绵阳市老年人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粗死亡率为22.89‰,标化死亡率为22.03‰,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死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老年人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前5位死因造成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8.45%.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3种疾病是绵阳市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绵阳市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州区2004-2005年居民死亡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ICD-10死因分类法对死因进行分类,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甘州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07.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6.96/10万,男性为757.37/10万,女性为550.19/10万。城区标化死亡率为444.43/10万,农村标化死亡率为725.00/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居民健康损害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应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具体的防治规划,大力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2776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庞辉  卢建军  龙思哲 《中国病案》2010,11(10):33-34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2009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构成住院死亡的主要疾病,占全部死亡数的68.84%。结论死亡病例特征分析对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城乡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和昌市两个国家疾病监测点1995-1999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5-1999年,两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年均死亡率为303.29/10万;死因顺位居前3位的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在城市居民的死因顺位中居第5位,在农村居第4位。结论 心脑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是该省居民的主要死因,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主要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方法对359例住院育龄妇女死亡病例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26.5%、25.9%和19.8%;死亡以35岁~44岁年龄段为最高,占死因构成的34.5%。损伤和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和自杀;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为消化系统肿瘤排第一位,其次为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结论加强对育龄妇女文化、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刘淑铭 《中国病案》2011,12(9):50-5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某院2005年-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1.67%,女性病死率0.95%,男性病死率较高(χ2=197.17,P〈0.05)。前5位死因:(1)肿瘤,(2)循环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5)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近10年外因致死情况,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导出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某院死亡患者的信息,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中疾病和死亡的外因(V01-Y98),共筛选出外因致死患者1038例,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卡方检验、F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10年中外因致死率逐年呈下降趋势(Sig=0.000),各致死外因的死亡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Sig=0.01),占第1位的致死外因是交通事故,占比48.07%。男性外因致死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71,Ρ=0.0000<0.05)。致死外因的季节分布无统计学差异Sig>0.05。而单因素死亡对季节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致死的外因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原因,减少致死外因的危险因素,控制意外死亡的发生势在必行,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95~2004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死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1995-2004年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了我院1995~2004年住院病人的病案首页,共计53735例,对其进行疾病分类统计,用SPSS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前5位死亡病例为:肿瘤,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加强死亡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