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进展中,其中中医药治疗为中国特色治疗,古人认为其属于"肺胀"范畴,与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相关,但活血化瘀疗法的临床应用尤其广泛,其中包括静脉液体输注中药制剂、口服中药及穴位活血化瘀疗法,形式多种多样,但都能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说明活血化瘀疗法具有临床研究性。  相似文献   

2.
瘀血的本质及活血化瘀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复习文献,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较系统地论述了瘀血的本质和活血化瘀疗法的原理,以期进一步拓展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刺络放血疗法具有调和气血、解表泻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对带状疱疹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活血化瘀 ,对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疗效 ,具有多方面治疗作用 ,调整机体功能的特点 ,如溶栓疗法、降纤维疗法、解聚疗法、抗凝疗法等相结合应用 ,则疗效更为显著 ,促进血栓消失 ,消除血管炎症 ,促进病变部位 ,侧支血管建立 ,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 ,我国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凝血机制、纤溶活性、免疫、代谢等方面 ,对血瘀症及活血化瘀法作用机理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临床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影响。方法 :对 6 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激素疗法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对照组则使用肝素治疗。结果 :2组均能显著纠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而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使用中药活血化瘀疗法可纠正肾综病人的高凝状态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举案王素珍(滨海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滨海224500)活血化瘀法临床适用范围较广,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笔者就20余年临床应用体会,谈一点体会。1功用与疗法活血化瘀主要功用有:通滞止痛,疏通经络,破症散结,止血生新,解毒消痈,安神锁惊等...  相似文献   

7.
周围血管病进展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活血化瘀,对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疗效,具有多方面治疗作用,调整机体功能的特点。如溶栓疗法、降纤维疗法、解聚疗法、抗凝疗法等相结合应用,则疗效更为显著,促进血栓消失,消除血管炎症,促进病变部位,侧支血管建立,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国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凝血机制、纤溶活性、免疫、代谢等方面,对血瘀症及活血化瘀法作用机理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影响。方法:对62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激素疗法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则使用肝素治疗。结果:2组均能显著纠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而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出血等副作用。结论:使用中药活血化瘀疗法可纠正肾综病人的高凝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血瘀的概念、病因病机、血瘀症的诊断指标及传统的活血化瘀范围。并概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复方丹参活血化瘀加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并与26例单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组总有效率92.8%。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73.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和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活血化瘀疗法在治疗乳腺疾病中的可行性以及利与弊,以供临床分析采纳。方法:在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分=分别使用活血化瘀疗法与西药、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效果,并总结活血化瘀疗法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利与弊。结果:活血化瘀疗法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环节乳腺疾病的症状,对于病患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同时活血化瘀疗法还对预防乳腺疾病向肿瘤恶化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结论:活血化瘀疗法相比其他疗法对于治疗乳腺疾病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还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12.
魏战美 《中国医刊》1989,24(5):60-61
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治疗由血瘀而引起的疾病的一种特有疗法。所谓活血就是通畅血流,所谓化瘀就是消散瘀滞,也就是通过方药的作用,使血流畅通、瘀滞消散的一种治法。这一治法原干汉代,发扬于晚清,现代更有新的发展。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对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有进一步的阐述,活血化瘀法的实质也正在逐步被揭示出来,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活血化瘀疗法,本文对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方法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对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我们发现,配伍使用活血化瘀方剂与其他方剂为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这对继承和发展活血化瘀方剂的配伍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活血化瘀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廷艺 《医学文选》2000,19(1):95-96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壮族药物泡制的苎麻线 ,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之穴位或部位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临床表明 ,本疗法具有祛风止痒、散结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而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属畏寒、发烧、肿胀、疼痛、瘘痹麻木、瘙痒等范畴的病症 [1 ]。有学者统计本法可治疗 15 0多种疾病 ,且疗效确切 ,灸时无痛苦 ,灸后无瘢痕 [2 ] 。现仅就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活血化瘀临床研究作一综述。1 临床研究1.1 痛症 董明姣 [3]认为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调解经气 ,达到活血化瘀、疏通活络“通则不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22-5024
近些年来活血化瘀疗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辩证施治之中,尤其对气滞血瘀之心脑血管病、肝病、肿瘤、外科等血瘀病证更具有应用价值。首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活血化瘀配伍芳香开窍、宣痹通阳等药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疼痛症状。老年人脑动脉硬化、脑梗死所致的头晕头昏等症,应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方药.能使经脉疏通气血流畅醒神健脑的作用。对于阳亢风痰之高血压病,活血化瘀配以镇逆化痰药,可以使气血通畅。逆者下行。在肝硬化、肿瘤的治疗方面,活血化瘀可以降低组织细胞变性,减缓增生及纤维化,使血流代谢加快。组织软化。肿痛减轻。外妇科及痛疼性疾病多为经络痹阻,治疗上所谓"通则不痛",当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总之,活血化瘀法可以促使肌体气血通畅,新陈代谢加快,瘀者行、塞者通,肿消痛止,未病可防,既病可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活血化瘀的原理,并且讨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当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60位患有心脑疾病,并且通过活血化瘀疗法治疗的病人。对这些病人进行随机分配成活血化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同时参考一些相关的标准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时间规定来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证明中医当中的活血化瘀具有止血,活瘀等疗效,使中医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2例糖尿病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愈11例,占34.37%.好转16例,占50%,总有效率为84.38%.提示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疗效满意,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治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活血化瘀疗法的运用青海省中医院(810000)王常绮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已引起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在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新的成果,而且应用于原来必须做手术治疗的一些疾病,例如急腹症、脉管炎等,免除了开刀...  相似文献   

19.
李腾 《实用医技》2007,14(36):5022-5024
近些年来活血化瘀疗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辩证施治之中,尤其对气滞血瘀之心脑血管病、肝病、肿瘤、外科等血瘀病证更具有应用价值。首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活血化瘀配伍芳香开窍、宣痹通阳等药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疼痛症状。老年人脑动脉硬化、脑梗死所致的头晕头昏等症,应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方药,能使经脉疏通气血流畅醒神健脑的作用。对于阳亢风痰之高血压病,活血化瘀配以镇逆化痰药,可以使气血通畅,逆者下行。在肝硬化、肿瘤的治疗方面,活血化瘀可以降低组织细胞变性,减缓增生及纤维化,使血流代谢加快,组织软化,肿痛减轻。外妇科及痛疼性疾病多为经络痹阻,治疗上所谓“通则不痛”,当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总之.活血化瘀法可以促使肌体气血通畅,新陈代谢加快,瘀者行、塞者通,肿消痛止,未病可防,既病可愈。  相似文献   

20.
肺间质纤维化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复杂、棘手的疾病,尤其晚期阶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具体疗法药物等角度阐述活血化瘀法及活血化瘀药物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