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贴敷联合药物离子导入"冬病夏治"治疗鼻鼽(过敏性鼻炎)疗效;方法将本院"冬病夏治"患者共100例,药物贴敷联合药物离子导入,在准确辨认穴位之后,结合患者的病症,采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贴敷,在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一年之后再行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在进行为期一年的治疗之后,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贴敷组为76%,联合组的疗效显然比贴敷组更好。结论采用药物敷贴联合导入的方式来对病症进行治疗要比仅进行贴敷的效果更好,应该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近年来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2011-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的相关文献,本文从穴位贴敷的历史沿革、作用机理、穴位选择、药物选择、赋形剂的选择以及其他外治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穴位贴敷在治疗胎动不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价简药廉。但在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对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时候不良反应的观察及评估尚不明确。(2)缺少穴位贴敷时间与疗程的长短相关的研究。(3)对于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结论穴位贴敷对于胎动不安是一种副作用小、操作方便,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内外治法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人,一组接受伏九天穴位贴敷,一组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三九天加服六味地黄丸,三伏天加服金匮肾气丸,采用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方法评估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药+穴位帖敷组与穴位帖敷组相比较治疗一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65%;治疗两年分别为95%和85%,服药+穴位帖敷组疗效优于穴位帖敷组,而且两组两年总有效率均优于一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伏九天"穴位帖敷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疗效,辅之以中药丸剂口服能加强疗效,并且疗程与疗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敷疗是一种有效的民间疗法,它可以刺激或稳定机体的防卫机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而且,方法简便,不花钱或少花钱,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敷疗分两大类:干敷和湿数,干敷多用于外伤、烧伤,防止伤处感染和受潮,压布由数层纱布或棉花制成,再用绷带固定。湿敷用途较为广泛,分为冷敷、热敷、保温敷药敷四种。冷敷:外用于体表挫伤,体温升高并发头痛、流鼻血(压在鼻梁上)、精神激动等疾患。方法极为简单,使用数层软布或纱布,沾上凉水,稍拧一下,敷在病人身上患病部位。有时再在上面放点水,以增加冷敷效果,每2~3分钟换一次。冷敷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敷脐膏脐部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满意,无任何副作用,本文提出敷脐膏贴脐治疗小儿腹泻是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从单纯穴位贴敷和穴位贴敷联合其他疗法两方面综述临床上运用中医穴位贴敷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现状。单纯穴位贴敷主要包括即时穴位贴敷和因时穴位贴敷;联合疗法主要包括穴位贴敷联合针灸、电针、拔罐、推拿、玻璃酸钠以及其他如红外线、蜡疗等方法。在概述研究成果的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维系着全身的经脉。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现介绍几种常见妇科疾病的敷脐疗法,供读者选用。 一、月经不调 当归30克,红花15克,共研细末,用茶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盖以清洁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日。  相似文献   

8.
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帖敷是治疗胃脘痛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中药研未,根据临床辩证取穴位贴敷.结果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结论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病,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显著,安全无痛苦,是一种传统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最近,很多常敷面膜的女性不敢敷面膜了,原因是一个网络热传的帖子称:“今天一女生告诉我,生命科学院院长的演讲彻底改变了她。当时院长说,我就不明白你们女生为什么喜欢敷面膜,不知道胶原蛋白大分子不能被皮肤吸收也就算了。那厚厚一层,不就是在脸上抹了层培养基吗?还一敷敷半小时,皮表各种菌各种虫高兴坏了,等你敷完都四世同堂了。”  相似文献   

10.
介绍消喘膏在三伏天贴敷背部腧穴治疗寒哮的护理方法,着重指出贴敷前的情志护理、贴敷中的观察护理及贴敷后的局部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提示中医护理在冬病夏治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土豆美容     
消浮肿:熟土豆切片,贴在眼睛上30分钟。 面孔浮肿,用生土豆面膜贴敷20分钟(生土豆面膜制法:生土豆粉一匙加半只蛋黄调和而成)。 舒展皱纹:用熟土豆面膜(土豆加入少量牛奶煮熟),冷却后切片敷在脸上20-25分钟。 土豆泥加柠檬汁也能除去脸上的疲惫感。一缸土豆泥挤入一只柠檬的汁,调和后敷在脸上和脖子上,用纱布遮盖30分钟,然后用冷水洗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中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小儿哮喘的患儿24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2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方法结合书面宣教,干预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并配合护理干预,从第一年开始,在三伏天内贴敷四次,3年为一疗程。观察患者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以及贴敷治疗后患儿皮肤的反应情况。结果穴位贴敷治疗方法结合护理的干预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经护理干预的治疗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穴位贴服治疗过程中完成良好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正确高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夏病冬防、冬病冬治”贴敷机理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病冬防、冬病冬治"中药穴位贴敷是以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用特制的中药在"三九"天根据病情,在特定的穴位施以贴敷的中医"治未病"外治方法中的一种.中药穴位贴敷还能令人体阳气充足,增强冬季抗严寒的能力,减轻发病或者彻底根治原发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涌泉穴贴敷治疗小儿心火积热型夜啼临床疗效。方法:132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贴敷组44例,单纯贴敷涌泉穴治疗;推拿组44例,以单纯推拿治疗;推拿贴敷组44例,推拿配合贴敷治疗。结果:推拿配合贴敷治疗小儿心火积热型夜啼,在减轻症状、改善机体状态等方面,确有较好疗效。贴敷同时推拿有效率可达100%,与单纯贴敷组及单纯推拿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配合贴敷治疗小儿心火积热型夜啼,改善机体状态,促进病情向愈,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醋调吴茱萸贴敷对侧涌泉穴治疗早期妊娠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牙痛的患者39例,将吴茱萸颗粒剂用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在对侧涌泉穴进行穴位贴敷,每次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3天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 。结论 :醋调吴茱萸贴敷对侧涌泉穴治疗早期妊娠牙痛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肺系疾病,文章探讨了影响贴敷疗法的因素。方法对贴敷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研究进行搜索及初步整理归纳。结果 (1)贴敷药物多以张氏组方为基础方加减;(2)剂型上最常用生姜汁调和;(3)贴敷时机上,有多在三伏天、三九天,也有不拘泥于季节时间进行的。(4)成人贴敷时间2~6 h,儿童贴敷时间0.5~2 h;(5)选穴上,肺腧、膻中、定喘等使用频率高。结论穴位贴敷法应在主穴上加适当的配穴,调整药物剂型,以患者耐受性为度,不断提高临床观察规范性,从而提高穴位贴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医穴位贴敷治疗蛇串疮患者大便秘结18例的护理。方法:采用生大黄粉适量加50-70%的温度为40-45°的酒精调成糊状,选择:神阙,及两侧天枢,进行穴位贴敷每日一次,每次4-6小时。结果:贴敷治疗后次日解柔软大便1-2次的有7例,贴敷治疗后第二日解柔软大便1-2次的有10例,1例于贴敷治疗后次日因粪块较硬难以排出粪块,予开塞露润滑排出硬结粪块后解柔软大便一次。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穴位贴敷蛇串疮患者便秘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病人100例,50例采用中药贴敷于气海、关元、神阙三个穴位,50例病人不用中药,只在相应穴位处贴敷。结果:2个疗程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痛经有效率98%,不用中药贴敷治痛经有效率32%。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为肺炎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2013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用敷胸散;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敷胸巴布剂"。观察2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及肺部罗音消失和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敷胸巴布剂对皮肤刺激性小于敷胸散,在化痰、止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敷胸散。而在平喘、退热、消除罗音的比较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敷胸巴布剂效果优于敷胸散,且操作简便、易行,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均较好,便于肺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加强护理后的疗效.方法 每年夏季的初、中、末伏用中药在穴位上进行贴敷,加强贴敷前、贴敷时、贴敷后的护理,促进药物的治疗作用.结果 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