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为全国5个未出现SARS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的省份之一.作为旅游大省,其周边与多个省区、国家接壤,外来人口流动规模大,SARS流行期间防治任务严峻.由于SARS病原学诊断尚未在临床工作中实际开展,对SARS的诊断工作,迄今仍只能依赖临床的经验性诊断.这对非SARS疫区的医务人员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非疫区基层单位在SARS诊疗工作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京SARS发病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北京市SARS发病长期预测的中位数回归模型以及短期预测的自回归模型.结果以4月24日~5月11日的数据建模,对SARS进行长期预测的中位数回归模型为:Yi0.5=129.2-4.7ti,预测其新增临床诊断病例数将于5月22日降至零病例;同时考虑时间(ti)、前一天的新增临床疑似病例数(Zi-1),对SARS进行短期预测的二阶自回归模型(第一步)为:Yi=79.9526-0.2773Yi-1 0.3582Yi-2 0.2848Zi-1-2.8175ti.预测其新增临床诊断病例数将于5月21日降至零病例.结论SARS发病长期预测用中位数回归较一般线性回归稳健;SARS发病短期预测的自回归模型取二阶较适宜.长期预测与短期预测中新增临床诊断病例数降至零病例的时间基本一致.在传染病的发病预测中使用中位数回归模型及自回归模型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月28日广州市首次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从报告病例的临床诊断分析,省中医院报告的SARS患者黄某为2003年1月2日发病,应为广州市首例确诊病例,该病例引起了广州市首起SARS医院内感染.现对该病例的发病与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杭州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群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2003年杭州市SA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触者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调查117名,其中密切接触者11名,一般接触者33名,普通人群73名;发病前接触27名,发病后接触7名,两者都接触8名,未接触75名.密切接触者以15~34岁为主,占81.82%.11例密切接触者中,与SARS病例在发病前10天接触有7人,发病后接触有2人,两者都接触2人;接触距离在1米以内的4人,其中亲属3人;3人亲属中有2人在发病后接触,接触方式主要为同进餐与同处室.其余接触者大多为邻居和同事,与SARS病人在发病后接触最多的方式是与病人谈话或/和同封闭通道.117名调查者的双份血清SARS抗体测定IgG均阴性.3例SARSA病人发病后第2周开始SARS IgG阳性,发病后3个月仍阳性.结论杭州市人群中未受到SARS病毒的感染,采取综合性防制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芳村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情况分析,初步探讨其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芳村区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1月至5月,芳村区共发生SARS病例86例,死亡4例;病例以20~49岁为主,占63.95%;病例无明显的职业特点和地区差异;医院内感染并呈聚集性发病的病例共48例,占55.81%;有明确接触史的病例共51例,占59.30%。结论 芳村区的SARS疫情呈明显的聚集性和医院内感染,初步推断本次疫情与病区空气污染和近距离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6.
1 SARS疑似病例 1.1 凡患者有发热、体温升高>38℃、曾有干咳或呼吸困难. 1.2 去过疫区与SARS病例有密切接触者.在发病前10d或2周内曾居住于有SARS病例继发感染疫情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SARS对国际旅行的影响情况,分析SARS疫情与国际旅行关系,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电脑网络查询全球及中国SARS疫情资料和广东出入境人员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03年7月15日,中国大陆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 327例.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国大陆SARS发生病例数量仍处在高峰,由5月中旬开始发病明显下降,6月2日开始出现0病例报告,末例发病时间为6月25日.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出SARS全球警告后,3-4月份广东出入境人数降至最低.4月15日至4月30日中国春季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出入境人数微弱增多,5月初出入境人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5月中旬后缓慢回升.至8月份出入境人数仍然在逐步增加,但未达到稳定水平.结论 SARS疫情对国际旅行的影响迅速并且是长时间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各种未知因素和国际社会对SARS采取的过激措施是造成SARS暴发流行对国际旅行影响主要原因.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必须对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做出合理调整,迅速增加卫生检疫专业人员,以便进行科学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紧急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在发生后,及时对公众进行正面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是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旅行负面影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于2002年11月16日最早发现于广东省佛山市,随后广东多个城市均出现SARS病例.广东省共发生SARS病例1 511例,死亡58例.我国共发生SARS病例5 326例,死亡346例.全世界共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SARS病例8454例,死亡792例.2003年2月下旬,香港、德国和美国的实验室通过病毒分离培养、电镜、RT-PCR检测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发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又称SARS病毒,SARS-Cov),是导致SARS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应用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陕西省自2003年4月21日发现首例临床诊断SARS病例。到6月2日累计发现SARS临床诊断病例12例(其中包括1例本地医务人员),疑似病例67例(最终被排除)。同期还有数10例进行医学留验的发热病人。为了探索SARS特异性诊断方法,了解SARS抗体在人体内的消长规律。我们开展了SARS血清学的诊断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不同人群中SARS冠状病毒血清抗体的分布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SARS冠状病毒(CoV)在山西省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抗SARS-CoV抗体检测和分析。 1.材料与方法:301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液标本采自全省各SARS定点医院。1026名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属155名,朋友(同事、同学等)174名,SARS病区医护人员509名,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人员140名,SARS相关实验室工作者48名],486名高危人群即非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383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的血液标本由各定点医院和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所有血液标本经离心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33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省太原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太原市2003年3月23日到5月15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期间太原市常住人口中临床诊断病例336例,疑似病例484例.疑似病例中转为确诊病例253例,其余排除.临床诊断病例中18例死亡.SARS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9.55/10万、0.51/10万和5.34%.流行期间可划分为输入扩散期、上升期、高峰期、低谷期、下降期和终止期6个阶段.SARS病例的年龄构成男性以20~49岁为主,女性为20~59岁为主;各类职业中医务人员74(22.02%)、学生(13.9%)、干部职员(12.2%)、离退人员(10.42%)和工人(9.52%)占前5位;SARS病例以迎泽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距离越远,疫情越轻.在SARS流行期间各阶段,新发病例有明确接触史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整个过程共有62.69%的病例无明确接触史.提示SARS病例有在潜伏期传染的可能,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太原市SARS病例的传播和流行符合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其病死率与全国其他流行区相似,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流行规律与特征。方法 对2003年1月至5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的临床诊断为SARS病例的个案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142例病例中,医务人员46例,社区病例96例;发病年龄以20~49岁为主,占71.83%;医务人员发病为多,占32.39%。社区病例中,一户两例以上有24户共56例。社区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区域。结论 SARS传播以密切接触为主,空气飞沫可能是传播的主要途径,荔湾区SARS流行具有医院和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4年北京SARS再次发生时的传播和诊断特点,为今后更有效地作好SARS防制工作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 应用现场调查资料对2004年北京SARS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诊断概况进行描述,并结合2003年北京SARS流行情况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结果 2004年北京共发现7例SARS感染病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为20~49岁。首例SARS确诊病人是从事与SARS病毒有关的实验室研究人员。第1例病例发病到最后1例病例发病的时间间隔为14d,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为3~12d。感染方式主要仍为近距离密切接触。全部病人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肺部均出现片状阴影或病变。在病例诊断中,病原学诊断依据和血清抗体检测已成为最重要的确诊依据之一。结论 2004年北京SARS的传播源于实验室感染,加强实验室管理,消除实验室感染和传播隐患是今后防控SARS等传染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针对SARS冠状病毒的实验室快速、正确诊断方法的开发正在一些国家展开。但是在标准的病毒和抗体检测试剂出现之前,检测方法基本停留在现场测试,SARS的诊断仍依赖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没有其它原因的急性高烧伴呼吸道症状,且有与疑似病例或SARS可能病例,或其呼吸道分泌物和其它体液接触史。  相似文献   

15.
目前SARS的流行特点和规律还不明确,传播途径和致病机理也不十分清楚。为了更好地诊治和预防SARS,我们对某医院爆发的病例进行了个案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大陆SARS发生的情况,探讨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对我国2003年4月筠日-5月25日期间所发生的2715例SAR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分析。[结果]在我国,2—5月是SARS的发病高峰期,SARS的爆发与季节有关,秋冬季将是SARS的发病高危期;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数存在着差异,0—9岁的儿童发病率最低,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发病最多;SARS病例的发生在职业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结论]结合SARS的发病特点,应采取分区分期控制的战略,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发热与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面广、病死率高,在WHO带领下,各国科学家奋力攻关,在病原确定、基因测序、蛋白质组、重症治疗、早期诊断实验技术、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均有了喜人的突破,但对新传染病的病原学特性尚未完全认识,免疫预防还没有疫苗,诸多的流行规律需要时间去摸索和研究,在SARS特异性抗原抗体系列诊断技术形成之前,探讨分析发热与SARS的关系很有必要。1 发热是SARS的主要症状 香港有关资料统计,SARS病例发热占10 0 .0 %、发冷93 .0 %、疲倦93 .0 %、头痛84.0 %、肌肉酸痛71.0 %、头晕5 8.0 %、咳嗽49.0 %、咽喉剧痛4…  相似文献   

18.
SARS流行状况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掌握、熟悉SARS流行病学,为预防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世界SARS病毒的流行资料,分析、比较2002/2003年与2003/2004年两次SARS流行特征.结果 2002/2003年SARS仅数月波及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病例8 437例,死亡872例,病死率10.34%(9.69%~10.99%),显示出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聚集性、致死性、广泛的地域性.而2003/2004年的SARS表现仅为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生病例16例,死亡1例,病死率是6.25%(0.00%~30.00%),虽然两个年度病死率相似(二项分布,P=0.4965),但2003/2004年病例与死亡绝对数极少,显示出较弱的传染性、局限性和有限的地域性.结论 2002/2003年的SARS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聚集性、致死性和广泛的地域性,显示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难度.而2003/2004年的SARS具有独立性、局限性、有限的地域性,显示出较弱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流行病学相关因素对香港社区SARS流行的影响。方法采用构筑式多元逐步回归法和Logistic回归法评估各种因素对香港社区SARS流行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气象、时间(流行天数)、各类SARS病例、干预措施和医院感染等。2003年3月11日至2003年5月22日香港暴发SARS期间每日各类病例资料来源于香港卫生署和香港大学医学院数据库,每日气象数据由香港天文台提供。结果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可能影响后,日平均气温每上升1℃,香港社区居民SARS每日病例可能下降约1.6例。ICU的SARS病例数占全部累计SARS病例数的比例每增加10%。社区居民的SARS病例约增加7.6例。ICU的SARS病例数与每日确诊的医护人员病例数的相乘作用每增加200,社区SARS病例增加1例。流行日每增加1d,社区的sARS病例可能减少0.27例。日平均气温≤24.6℃时,社区SARS暴发的危险性为气温〉24.6℃的12.82倍。结论日平均气温、ICU的SARS病例数占全部累计SARS病例数的比例、流行时间及ICU的SARS病例数与每日医护人员病例数的相乘作用都可能对香港社区SARS的流行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急性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于今年3月15日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病例发生。我院自今年2月11日以来已收治SARS病例及疑似病例164例,其中确诊病例93例,已治愈80例,治愈率86%,目前仍有13例病人在院治疗。无1例直接死于SARS,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