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TGF-β1抗体(TGF-β1,antibody,TGF-β1Ab)复合生物蛋白胶(fibdn glue,FG)预防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和对肌腱愈合的影响. 方法 72只成年雄性来亨鸡制备左足第3、4趾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按鞘管区给药随机分为4组A组0.2 mL TGF-β1Ab、B组0.2 mL FG、C组0.2 mL TGF-β1.Ab及FG复合液、D组0.2 mL生理盐水,仅术中注入1次.术后1、3及8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4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3、8周第3趾行生物力学测定. 结果 术后1周各组肌腱粘连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3及8周C组与A、B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3、8周A、B及D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C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术后3周,各组肌腱滑动距离比值分别为0.45 4±0.05、0.40±0.10、0.79±0.09、0.25±0.07;模拟主动屈曲度比值分别为0.61±0.02、0.67±0.03、0.91±0.03、0.53±0.04;屈曲功分别为(18.00±0.77)、(17.80±1.13)、(27.60±1.73)、(15.60±1.27)°/N.C组3项指标与A、B及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抗断裂载荷分别为(14.2±1.9)、(15.2±2.2)、(16.0±2.2)、(14.7±2.7)N,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各组肌腱滑动距离比值分别为0.45±0.07、0.43±0.08、0.80±0.09、0.29±0.05;模拟主动屈曲度比值分别为0.61±0.02、0.63±0.03、0.92±0.03、0.53±0.03;屈曲功分别为(18.30±0.84)、(18.60±0.80)、(27.90±1.24)、(15.30±0.75)°/N.C组3项指标与A、B及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最大抗断裂载荷分别为(51.9±3.0)、(51.4±1.4)、(53.3±1.3)、(52.3±2.2)N,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GF-β1Ab复合FG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的正常愈合.  相似文献   

2.
5-氟尿嘧啶防止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 5 氟尿嘧啶 (5 Fu ,5 Fuorouracil)对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 42只健康白色纯种来享鸡 ,随机平均分成A组 (实验组 )与B组 (对照组 )。均以右侧第 2、3、4爪为实验对象 ,切断趾深屈肌腱后 ,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A组缝合端用 2 5mg/ml 5 Fu局部滴注 ,B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术毕1周、3周、6周处死动物 ,收集A、B 2组右侧缝合的趾深屈肌腱分别进行大体观察 ,生物力学检测 ,组织学与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肌腱粘连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在肌腱修复术后第 3周和第 6周缝合口胶原纤维的含量明显增多 ,肌腱的最大载荷也明显增强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5 Fu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蛋白胶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物蛋白胶预防鸡趾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种禽褐鸡60只,随机分为生物蛋白胶组(FG)和生理盐水组(NS),每组各30只动物。将第三、四趾趾深屈肌腱切断,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不修复腱鞘,然后在腱鞘内肌腱周围及皮下按分组注入相应药物。术后第2、4、6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术后2、4、6周,组织学检查示两组动物肌腱吻合处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肌腱的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别。缝合处粘连半定量评分、将肌腱拉出鞘管所需最大力量、耗功,FG组与NS组相比,差异均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FG不能有效预防术后肌腱粘连,但不影响肌腱的愈合进程,也不引起额外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种屈肌腱修复新方法即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并观察其在鸡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中的疗效,揭示其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白色纯种Leghorn鸡40只,以第三趾趾深屈肌腱屈曲型损伤为实验模型,随机分组,左右足配对设计,一侧为实验组,用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修复肌腱;另一侧为对照组,切开腱鞘修复肌腱,缝合腱鞘。分别于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1周后大体观察、肌腱滑动距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4、8周后大体观察粘连情况、肌腱滑动距离、各是关节屈曲角度、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4周后腱及鞘缝合口间距与肌腱粘连带宽度比,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在Ⅱ区屈肌腱修复中能有效减轻肌腱术后粘连,尤其是致密粘连的形成,在提高肌腱术后功能上优于单纯腱鞘闭合,可以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VAP)-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LGA)复合膜对肌腱愈合和粘连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家鸡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PL-GA膜组、C组为低剂量VAP/PLGA膜组,D组为高剂量VAP/PLGA膜组。将家鸡第2、3、4趾Ⅱ区趾浅屈肌腱切除,趾深屈肌腱横断后均用6-0和9-0线以改良Kessler法缝合。A组单纯修复鞘管;B组应用PLGA复合膜包绕吻合口后修复鞘管;C组应用3mg/g的VAP/PLGA复合膜包绕吻合口后修复鞘管;D组应用15mg/g的VAP/PLGA复合膜包绕吻合口后修复鞘管。石膏固定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于屈曲位,2、3、4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4组肌腱除A组外,粘连程度无明显差异,A组粘连较严重;C组和D组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查均优于A组和B组,组织学检查D组优于C组,但大体观察和生物学测定无明显差异。结论VAP/PLGA复合膜是一种良好的减轻肌腱术后粘连、促进肌腱愈合的可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6.
单线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修复趾深屈肌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单线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修复鸡的趾深屈趾肌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70只来亨鸡,右侧A组为实验组,左侧B组为对照组,每组70侧。选第三趾为手术趾,暴露Ⅱ区屈肌腱,横行切断趾深屈肌腱后采用9-0无创伤缝合线。A组采用单线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B组采用单线Kessler缝合法,两组均缝合腱鞘。术后6周手术显微镜视下观察肌腱粘连性状,术后2、4、6周在B超及光镜下观察肌腱愈合情况,术后6周扫描电镜下观察肌腱周边愈合情况,术后即刻和4周测量肌腱缝合口2mm间隙形成负荷及最大抗拉强度。结果1.粘连性状:术后6周A组肌腱粘连少于B组。2.B超:A组强回声及条状强回声出现的时间、数量较B组分别提前、增多。3.光镜:术后4周A组胶原纤维产生数量比B组明显增多。4.扫描电镜:术后6周,A组65%肌腱胶原纤维与周围组织之间较疏松为3级粘连,15%为4级粘连;B组10%为3级粘连,80%为4级粘连。5.A组抗间隙生成能力及最大抗张能力较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线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省事、效果较佳的肌腱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衍生物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在急性肌腱损伤后防止肌腱粘连的有效性。方法 4月龄中国白兔18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kg。于双侧后足第2、3足趾制作屈肌腱损伤模型。根据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n=18),右侧第2趾应用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包裹肌腱(A组),右侧第3趾应用聚乳酸可吸收防粘连膜包裹损伤段后缝线缝合固定(B组),左侧第2趾将透明质酸钠凝胶涂布于损伤肌腱段的腱周(C组),左侧第3趾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D组)。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于1、2、4周取材测量远趾间关节活动度,并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对粘连程度分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时间点A组远趾间关节活动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周外均优于C、D组(P<0.05)。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粘连分级一致,术后1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粘连程度较C、D组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衍生物Seprafilm防粘连薄膜可防止兔急性肌腱损伤后的肌腱粘连,并能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疗效及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成年雌性Lehorn鸡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制备左、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A组为肌腱横形切断后原位缝合,B组为不载药纳米纤维修复组,C组为使用载布洛芬的纳米纤维可吸收膜修复组.术后2、4、6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测、肌腱的功能评价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6周后,A组:致密粘连组织存留,锐性分离困难,肌腱已愈合,组织结构仍能辨认;B组:肌腱与周围组织有中度纤维束粘连,有透明的膜状物质覆盖其表面;C组:假鞘结构与周围组织颜色一致、假鞘变薄,钝性分离仍可完成松解.组织学观测显示C组肌腱断端腱细胞及胶原纤维渐多且排列整齐.假鞘中含有少量血管和炎性细胞,但较B组明显少.各组肌腱屈曲总角度评定组间相比,C组优于B组,A组最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B组和C组均优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可以有效防治肌腱粘连,同时抑制局部炎性反应,为预防肌腱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鞘内肌腱愈合和粘连形成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来亨鸡90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30只,制备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A组肌腱横行切断后原位缝合;B组肌腱断端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fibrin sealant,FS)0.6μl后,原位缝合修复横断肌腱;C组则在断端使用bFGF和FS混合物0.6μl(内含bFGF500ng)后,原位缝合修复横断肌腱。术后1、2、4、8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测,术后8周每组再取6只鸡第3趾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大体观察:术后8周各组肌腱粘连程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测:术后1、2、4、8周成纤维细胞计数及术后4、8周胶原纤维含量,A、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两组比较,术后1、2、4周成纤维细胞数及术后4、8周胶原纤维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术后8周,A、B、c组肌腱滑动距离分别为3.44±0.43、3.51±0.56和2.84±0.42mm,屈曲功分别为14.87±1.72、14.08±1.85和20.62±3.52Nmm,最大抗拉力分别为10.34±1.45、11.26±1.83和15.02±2.20N,A、B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A、B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肌腱断端使用外源性bFGF能促进鞘内肌腱的愈合,但也加重了肌腱的粘连。  相似文献   

10.
核心蛋白聚糖抑制兔屈趾肌腱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抑制兔屈趾肌腱术后粘连的效果.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8只,其后肢第2趾供实验用,将伸屈趾肌腱横断,作改良的Kessler缝合,不缝合腱鞘,右侧腱鞘内肌腱缝合位点直接注射DCN 100 μl (0.25 mg/ml)作为实验趾;左侧直接注射PBS 100 μl作对照趾.术后2、4及8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术后各时间点实验趾的粘连程度明显小于对照趾.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各时间点实验趾肌腱滑移距离和关节总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实验趾术后2周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4周增生明显,8周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直径大小均一;对照趾2周成纤维细胞增生,4周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8周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直径大小不一.结论核心蛋白聚糖能明显减少屈趾肌腱损伤的术后粘连,调节胶原纤维的形成,促进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129-1132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oly(l-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oycol,PELA]可吸收膜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预防兔肌腱粘连、降低局部炎症的有效性。[方法]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重2.02.5 kg,随机分为三组。制备双后足第3趾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原位缝合作为对照,B组采用防粘连膜包裹肌腱损伤区,C组应用防粘连膜并术后口服塞来昔布[10 mg/(kg·d)]。术后3周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肌腱功能评价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3周后,肉眼下:A组腱周大量致密粘连组织,锐性分离困难;B组中度粘连,锐性分离见肌腱表面"假鞘"覆盖;C组仅少量粘连,"假鞘"薄,钝性可完全分离。镜下,C组断端愈合良好,腱周粘连少,局部炎细胞少于其他组。肌腱屈曲总角度:C组优于B组,A组最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示三组最大抗拉力无明显差异。[结论]PELA可吸收膜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能有效防止肌腱粘连,抑制局部炎症,为防止肌腱粘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糜蛋白酶防止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对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白色纯种来享鸡,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右侧第3趾为实验对象,切断趾深屈肌腱后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实验组向鞘管内滴注4 000 U/mL的糜蛋白酶1 mL,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滴注.术后第2周、4周、6周处死动物,收集两组右侧缝合的趾深屈肌腱,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检测,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肌腱粘连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在肌腱修复术后第4周和第6周肌腱的最大载荷也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糜蛋白酶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TGF-β1中和抗体对TGF-β诱导的肌腱细胞胶原产生及术后粘连形成的影响,探讨生物学调节在肌腱粘连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取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2条屈趾肌腱分离肌腱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将细胞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加入1 ng/mL TGF-β后,再加入不同浓度TGF-β1中和抗体,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培养3 d后ELISA测定Col Ⅰ的产生.取84只兔行中趾屈趾肌腱切断吻合术,随机分成3组,腱鞘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NS组,n=36)、1.0 μg/mL TGF-β1中和抗体(1.0 μg/mL TGF-β1组,n=36)和2.0μg/mL TGF-β1中和抗体(2.0.μg/mLTGF-β1组,n=12).术后4、8周取出肌腱行肌腱粘连检测、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1、2、4、8周后取出NS组及1.0 μg/mL TGF-β1组肌腱,原位杂交方法测定TGF-β1和Col Ⅰ mRNA的表达.结果 ELISA检测显示,TGF-β1能明显提高肌腱细胞Col Ⅰ的产生;TGF-β1抗体能降低肌腱成纤维细胞、腱外膜细胞和腱内膜细胞Col Ⅰ的产生,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术后4、8周,NS组屈趾肌腱滑动距离较短,模拟主动屈曲度明显受限,与1.0μg/mLTGF-β1组和2.0μg/mL TGF-β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抗断裂载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4、8周NS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1.0 μg/mLTGF-β1组和2.0μg/mL TGF-β1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1.0μg/mL TGF-β1组TGF-β1 mRNA和Col Ⅰ mRNA表达水半均低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中和抗体能有效抑制TGF-β1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减少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单次使用bFGF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促进屈肌腱愈合和防止粘连形成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来亨鸡90只,体重3.0~3.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显露实验动物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A组切断肌腱后在断端使用纤维蛋白封闭剂(fibrin sealant,FS)0.6μL,原位缝合修复横断肌腱;B组肌腱断端使用bFGF和FS混合物0.6μL(内含bFGF 500 ng),原位缝合修复横断肌腱;C组在肌腱切断前先用5-FU浸泡肌腱,其余处理同B组。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于1、2、4、8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术后8周每组另取6只鸡第3趾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全部存活至实验完成,无肌腱断裂发生。术后8周,A组肌腱粘连程度与B、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粘连程度较B组轻(P<0.05)。组织学观察示,术后1、2、4周A组腱鞘、腱外膜及腱实质的成纤维细胞数均较B组少(P<0.05);C组在腱鞘、腱外膜少于A、B组(P<0.05),而在腱实质比A组多(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各组间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周A组腱鞘、腱外膜及腱实质的胶原纤维含量均少于B组(P<0.05)。在腱鞘、腱外膜,术后4周A组多于C组(P<0.05),术后8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腱实质,各时间点A组均少于C组(P<0.05)。各时间点B组在腱鞘、腱外膜的胶原纤维含量均多于C组(P<0.05),而在腱实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A、B、C组肌腱滑动距离分别为(3.51±0.56)、(2.84±0.42)、(4.56±0.59)mm,屈曲功分别为(14.08±1.85)、(20.62±3.52)、(10.91±1.53)N.mm,最大抗拉力分别为(11.26±1.83)、(15.02±2.20)、(14.4±1.57)N。各组肌腱滑动距离和屈曲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最大抗拉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A组(P<0.05)。结论 局部单次使用bFGF及5-FU在有效促进鸡屈肌腱愈合的同时能减轻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甘油合剂预测鞘管区屈肌腱粘连的作用和对肌腱愈合的影响,并与透明质酸钠的作用相比较。方法 双A鸡78只,随机分为基油合剂(GM)组,秀明质酸钠(SH)组及生理盐水(NS)组,每组各26只。将鸡右足第三趾趾深屈肌腱切断,做改良Keasler 法缝合,并修复腱鞘,然后在修复的腱鞘内及肌腱周围注入相应药物。术后第1、2、4、6、8周取材,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GM组术  相似文献   

16.
5-氟尿嘧啶防治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损伤肌腱修复术后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32只Leghorn鸡,4月龄,体重1.5~1.7kg。随机分为A、B组(n=16)。将第、、趾趾深屈肌腱切断以6-0尼龙线作改良Kessler法腱内缝合,8-0缝线作肌腱周边单纯连续缝合,A组用25mg/ml5-FU浸泡的脑棉(大小为7mm×20mm×1mm)贴合于肌腱修复部位腱鞘4次,每次1min;B组为对照,局部用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分别于术后3、6周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透射电镜检查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3、6周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见A组粘连明显减少,术后6周A组肌腱愈合优良率为71.4%,B组肌腱愈合优良率为42.8%,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3、6周肌腱滑动距离、康复顺应性A组分别为4.85±1.31mm、0.67±0.42mm与5.74±1.61mm、1.55±0.35mm,B组分别为2.99±0.51mm,0.24±0.14mm与3.65±0.54mm、1.22±0.16mm,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抗张力强度,A组20.28±4.92N,B组21.29±4.88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抗张力强度,A组47.12±6.76N,B组39.31±7.20N,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可有效地减少肌腱粘连,无明显抑制肌腱的内源性愈合机制,是一种防治肌腱粘连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鸡屈趾肌腱鞘内损伤修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鸡屈趾肌腱鞘内损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方法42只来亨鸡随机平均分成6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肌腱对照组,切断右第3趾屈趾长肌腱后缝合并重新覆以腱鞘。分别于术后1、3、7、14、28、56d切取实验组及对照组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腱鞘、腱外膜和腱实质中TGF-β1的表达,将实验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GF-β1在正常对照组肌腱仅出现低水平表达,而在实验组肌腱的各个时间点均明显上调,术后第7天最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腱鞘、腱外膜的TGF-β1蛋白表达比腱实质的明显。结论TGF-β1参与鸡屈趾肌腱损伤修复的愈合过程,适当调控其在不同部位的表达程度可望既促进肌腱愈合又防止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8.
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米波与透明质酸钠防治肌腱粘连和促进肌腱愈合的作用. 方法取6月龄雄性白色来亨鸡96只,体重(2.24±0.07)kg.于左足第Ⅲ、Ⅳ趾制备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n=32):分米波照射组(A组),模犁制备后第1~21天行分米波照射,频率915 MHz,功率8 W,辐射距离10 cm,每日1次,每次10 min;透明质酸钠组(B组),模型制备后即刻予1.2%透明质酸钠0.5 mL均匀涂于肌腱缝合处;对照组(C组)未作处理.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术后14、28 d,行大体、透射电镜及组织学观察:于7、10、14、18、21、28 d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各组动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死亡.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示A、B组腱周有较疏松粘连,C组腱周广泛粘连;透射电镜观察示A、B组胶原纤维较C组排列规则.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各时间点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最大延伸率、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B组均优于C组(P<0.05).术后14、18 d最大拉伸断裂强度、术后18、21 d最大延伸率以及术后18、21、28 d拉断肌腱粘连带功耗,A组均优于B组(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米波和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促进肌腱愈合,预防肌腱粘连,且分米波操作简便、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9.
腱旁组织修复后对肌腱愈合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观察腱旁组织对肌腱愈合方式的影响,选用雌性罗曼鸡20只,取双侧第三趾手术,以鸡趾伸肌腱为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20趾。A组仅缝合趾伸肌腱;B组缝合趾伸肌腱后再修复腱旁组织。术后3周和6周,分别取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术后3周,A组粘连广泛,成纤维细胞增生紊乱;B组修复的肌腱形成规则而光滑的“梭形体”,粘连较轻,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序。术后6周,A组粘连较重,愈合处为瘢痕组织连接,形态不规则,纤维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少而幼稚;B组粘连基本消失,肌腱及腱旁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增生的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来自肌腱和腱旁组织,排列有序,有腱束形成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32只鸡的双足为模型,做成相同的屈趾肌腱和腱鞘损伤。一侧鞘管用大隐静脉修复为实验趾,一侧直接缝合切口为对照。随机分组,分别在术后1、2、4、6和12周进行屈趾功能,大体解剖及光镜观察。结果证明:(1)实验趾的屈曲功能明显优于对照趾。(2)大体解剖见大隐静脉修复的鞘管近似正常的解剖结构,能防止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愈合。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重,影响肌腱滑动。(3)光镜下见移植的静脉外壁与周围组织愈合好,内壁光滑与肌腱无粘连。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