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  张宜乾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10-8211,8216
目的:用幼兔体内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小剂量L-精氨酸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4只新西兰幼兔(3~4周龄)随机分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测定各组的心室血液动力学指标、血浆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eNOS(eNOS=总NOS-iNOS)活性。结果:L一精氨酸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力变化率(&;#177;dp/dt)、左心室舒张压(LVDt,)恢复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一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L-精氨酸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L-精氨酸组的血浆肌酸激酶和LDH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缺血/再灌注组、L-精氨酸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总NOS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L-精氨酸组eNOS高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P&;lt;0.05)。4组iNO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小剂量L-精氨酸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未成熟心肌的左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提高eNOS活性实现的,而与iNOS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的一氧化氮,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情况。方法:受体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移植组、精氨酸组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均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后2组大鼠在开放血流前5min于股静脉注射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精氨酸或一氧化氮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移植造模后剩余的24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结果与结论: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比较,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早期凋亡的高峰期为再灌注后3h,肝细胞的活细胞数比例及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精氨酸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说明,一氧化氮对大鼠对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早期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下调caspase-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浓度、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兔心肌无复流,心肌缺血及梗死范围;测定术前、术后HIF-1α的浓度及缺血区心肌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活性。结果替罗非班组无复流范围及梗死范围小于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各组血清HIF-1α较术前5 min明显升高,再灌注后1、2 h替罗非班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灌注组iNOS活性高于假手术组,替罗非班组iNOS活性低于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缩小心肌无复流范围,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减少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别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回旋支10,20,30,40 min并再灌60 min制备4组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另设假手术组,分别于再灌注60 min时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结果 ①缺血40 min组AST,LDH,CK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缺血40 min组NOS,MD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缺血40 min组心肌酶,NOS,MDA均明显增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OS可能起着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未成熟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延迟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2~3周中国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Ⅰ组假手术、Ⅱ组缺血再灌注、Ⅲ组IP、Ⅳ组IP 1400w; 观察(1)west-blot检测iNOS蛋白活性变化;(2)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dp/dt max,)变化;(3)血生化及组织生化CK、LDH活性、MDA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1h后Ⅱ组、Ⅳ组LVDP、 dp/dtmax 、-dp/dtmax恢复率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CK、LDH活性以及MDA含量较Ⅱ组和Ⅳ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在未成熟兔心肌缺血预处理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的一氧化氮,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情况.方法:受体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移植组、精氨酸组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均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后2组大鼠在开放血流前5 min于股静脉注射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精氨酸或一氧化氮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移植造模后剩余的24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结果与结论:血清谷草转氨酶活件比较,精氨酸组<移植组移植组>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早期凋亡的高峰期为再灌注后3h,肝细胞的活细胞数比例及肝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精氨酸组<移植组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一氧化氮(N0)对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W—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药物干预后处理组(药物干预组)。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及药物干预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血浆cTnI,MDA含量降低,血浆N0,s0D含量升高,心肌细胞胞浆内eNOS表达增加。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eNOS/NO信号通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心肌缺血/N: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白藜芦醇组。制备离体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量:(1)复灌20和40 min时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2)复灌40 min时心肌梗死面积;(3)复灌20和40 min时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4)复灌40 min时心肌组织中氨基末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1)白藜芦醇明显提高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P<0.05),同时也明显改善LVEDP、LVDP等指标(P<0.05);(2)白藜芦醇减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3)再灌注40min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白藜芦醇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4)白藜芦醇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磷酸化JNK的水平(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其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JNK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 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高、低剂量Tan Ⅱ A 3 d,每天1次.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结果 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轻于低剂量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 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均降低,高、低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n Ⅱ A可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短暂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动态变化,探讨一氧化氮在肢体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2004-09在新乡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和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短暂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ischemiareperfusion,LIR)组和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LIR组,观察LIR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和海马CA1区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LIR后即刻血清一氧化氮生成明显增加,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6h降低,48h又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而LIR后即刻海马CA1区组织一氧化氮生成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24h降至接近假手术组水平,48h又有明显的升高。LIR后血清和海马CA1区NOS活性的变化规律与一氧化氮生成相似。结论:肢体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这种动态变化可能发挥对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