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SEA)和笑气吸入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估.方法90名足月初产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及对照组,前两组孕妇宫口开至3 cm后,分别行CSEA及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监测镇痛效果、产程各指标及测定β-内啡肽(β-EP).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而实验组Ⅰ镇痛效果好于实验组Ⅱ.实验组Ⅰ活跃期短于对照组活跃期,实验组Ⅱ潜伏期后各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Ⅰ与Ⅱ各产程无明显差异.宫缩强度、产钳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三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产妇β-EP浓度时均高于产后.产时β-EP实验组Ⅰ最低,实验组Ⅱ与对照组无差异;而产后β-EP实验组Ⅱ最高.结论CSEA及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能缓解产痛,缩短产程,不影响产程中各因素.β-EP在分娩应激状态下升高,产后显著下降,提示β-EP参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联用芬太尼、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ASAI~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加芬太尼组(A组)和丙泊酚加氧化亚氮组(B组),每组2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B组:首先用面罩吸氧去氮,然后吸入2:1(1 L/min)氧化亚氮:氧气,3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前及术中均数动脉压(MAP)、HR及SpO2、苏醒时间。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表示高度满意。两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A组长于B组(P<0.01)。A组术中MAP、HR和SPO2均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1)。B组术中MAP和HR较给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两组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效果俱佳,丙泊酚伍用氧化亚氮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术中氧化亚氮吸入,Ⅱ组静脉注射异丙酚,Ⅲ组异丙酚静脉注射复合氧化亚氮吸入。观察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记录术前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宫颈松弛程度、不良反应和术后5 min离床率。结果Ⅱ组和Ⅲ组在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程度方面优于Ⅰ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稳定,苏醒迅速。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静脉复合氧化亚氮吸入麻醉是一种镇痛效果完善、呼吸和循环系统稳定、苏醒快及不良反应较少的理想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与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间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麻醉组,笑气(氧化亚氮)吸入组,每组各120例.另将未用任何镇痛方法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分娩中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闻、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 硬膜外组镇痛效果优于笑气组和对照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硬膜外组活跃期短干笑气组和对照组(P<0.05),笑气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硬膜外组第二产程虽长于笑气组和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硬膜外组和笑气组手术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笑气吸入麻醉分娩镇痛效果不及硬膜外麻醉,但方法简单.两种方法对产妇及胎儿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笑气与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分别以笑气和芬太尼用于人流镇痛各150例,比较两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笑气组及静脉麻醉组行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宫颈的扩张作用两者也是差异显著(P〈0.01),静脉组优于笑气组。结论两种人流手术均较理想,静脉麻醉无痛人流术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孕妇的手术痛苦,适合于有全麻监护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三代喉罩全麻的诱导插管对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观察临床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 (第三代 ) +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全麻二种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诱导期用药量、HR、MAP、Sp O2 、ETCO2 、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每组 2 0例。 组为喉罩 +静吸复合全麻 , 组为气管插管 +静吸复合全麻 ,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期用药情况 ,插管前后 HR、MAP的变化 ,术前、术中 Sp O2 、ETCO2 的变化 ,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 组 ( P<0 .0 5 ) ; 组置入喉罩前后 HR、MAP无明显变化 ,而 组插管后 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 ( P<0 .0 1 ) ; 、 组术前、术中呼吸功能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发生并发症的例数 , 组显著高于 组 ( P<0 .0 5 ,P<0 .0 1 )。结论 临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 +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固定比例法小流量氧化亚氮(N2O)吸入过程中吸入氧浓度(FiO2)与新鲜气流量、麻醉时间等因素的关系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43例择期胆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先吸入O2:N2O=1 L·min-1:3 L·min-1 4 min后分别以1 L·min-1:1 L·min-1、500 ml·min-1:500 ml·min-1、300 ml·min-1:300 ml·min-1吸入维持麻醉.结果:大流量N2O吸入4 min后呼气末N2O浓度(N2Oe)达64%左右,改小流量等比例吸入30 min内3组病人均出现FiO2升高、N2Oe下降,变化幅度随新鲜气流量增大而加大.此后N2Oe逐渐升高分别稳定在55%、58%、65%左右,4 h内未见一例病人FiO2低于22%.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清醒质量无组间差别.结论:3种小流量N2O吸入麻醉法均简便、安全、有效,吸入55%N2O与65%N2O临床麻醉效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及完善剖宫产的麻醉管理,为临床提供借鉴,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将80例需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anaesthesia,EA)组,监测2组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产妇心率(heart rate,HR)在T4(胎儿娩出10 min)、T5(手术结束)高于EA组(P=0.023、0.022);CSEA组产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在T3(胎儿娩出)高于EA组(P=0.000、0.000);CSEA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T2(麻醉平面满意-消毒前)、T5(手术结束)高于EA组(P=0.000、0.003);2组产妇不同时刻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博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circulation resistance,SVR)及胸部液体含量(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产妇不同时刻HR、SBP、DBP、MAP、CO、SV及SVR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均有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之间麻醉并发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均为适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更快、麻醉效果更完善、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更为推荐。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应用。方法将15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80),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n-70)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心率,血压等改变。结果CSEA组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好,心血管干扰小。E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镇痛效果不全。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取长补短,结合二者优点,弥补二者缺点,易为手术医师及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比较依托咪酯用于不同年龄患者静脉麻醉时的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个月至12岁患儿113例,24~55岁妇科患者38例,按年龄分为4组:3个月至1岁为婴儿组,1~3岁为幼儿组,3~12岁为儿童组,24~55岁为成人组.各组依次给予咪唑安定0.1 mg/kg体质量(插管前5 min静脉推注),芬太尼3 ?滋g/kg体质量(插管前3 min静脉推注),顺阿曲库胺0.15 mg/kg体质量(插管前3 min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体质量(插管前0.5 min静脉推注)全身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插管后即开始依托咪酯8~30 ?滋g·kg-1·min-1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6~60 ?滋g·kg-1·h-1,按需给予顺阿曲库胺.观察年龄组患者术前访视(T0)、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术中30 min(T4)和拔管后(T5)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及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24 h内可能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4个年龄组中,婴儿组与儿童组、成人组比较,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婴儿、幼儿和儿童组,与T0比较,T1、 T3、T5时点的血压、心率波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成人组,与T0比较,T2、T5时点的血压、心率波动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可安全用于不同年龄患者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50例行声带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病人采用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 静脉复合麻醉,B组病人用静脉复合麻醉.观察诱导前、插管后上镜前、上镜后即刻、手术中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A组病人上镜即刻血压、心率变化与诱导前,插管后上镜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病人在上镜即刻血压、心率明显升高,与诱导前、插管后上镜前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B组病人术后清醒时间比A组延长(P<0.05),有9例出现复睡.结论表面麻醉 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有麻醉手术过程平稳,术后清醒拔管迅速,清醒后无复睡发生的优点,是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平衡液组在麻醉前静脉滴注5 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滴注5、10、15 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液结束后,在L3与L4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产妇入手术室(T1),静脉滴注液体完即刻(T2),鞘内注射药物5 min(T3)、10 min(T4)、2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出生后1和5 min的Apgar评分.采集T1和T2时间点,产妇的动脉血及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平衡液组和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组内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乙基淀粉中剂量组T4、T5时间点及羟乙基淀粉高剂量组T3、T4、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平衡液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4组组内和组间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间产妇动脉血和胎儿取出时脐动血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衡液组产妇的麻黄素使用率为30%,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低剂量组的10% (P <0.05),羟乙基淀粉中、高剂量组产妇均无未使用麻黄素.4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的有效剂量为10 mL/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