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祛瘀汤加减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6例重型肝炎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7例,慢性重型肝炎13例)和治疗组(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甘利欣、维生素及白蛋白等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自拟解毒祛瘀汤,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0%,治疗组总有效率65.38%,主要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瘀汤治疗重型肝炎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相比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党中勤教授为河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在重型肝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甚佳。笔者有幸随师学习,颇有收获。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毛德文教授诊治重型肝炎,从学术思想、辨病经验、治疗法则、组方用药等方面进行论述,系统地归纳了毛德文教授辨治重型肝炎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周仲瑛教授治疗重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樊蓥 《中国中医急症》1997,6(4):165-166
周仲瑛教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数十年来一直从事急症与疑难病的研究,硕果累累。学生侍诊在师左右,屡有所得,今撷其治疗重型肝炎之精要,以飨读者。1湿热疫毒是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症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及慢性重症肝炎,病势急暴,病死率极高。其以发病迅急,周身面目皆黄,身色如金,烦渴壮热,胸腹胀满,尿少腹大,神昏酒语,甚或痉厥,吐血、觑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胁下皮积,舌质红绎,苔黄而操,脉弦数或细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黄疽”病“急黄”门;其具有温病特征,又…  相似文献   

5.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依据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及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认为体用同损是该病的关键病机,提出体用同调治疗慢重肝的辨证思路,即在肝“体用同病”之时,既要补益肝阴和肝血之物质基础,还应加强肝阳和肝气的机能作用。临证论治注重益肝用与补肝体并重;疏肝理气与顾护肝体并施;标本同治,顾本重于祛邪;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毛德文辨病辨证治疗重型肝炎的经验集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德文认为“毒”、“瘀”、“痰”胶结为重型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临床诊疗特别强调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制定了重型肝炎中医辨病论治指导方案,并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分为毒热炽盛、热毒入营、热入心包、痰浊蒙窍、寒湿发黄5型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炎解毒方治疗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采用基本的保肝、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治疗组加用肝炎解毒方;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黄染、出血倾向等明显改善。结论肝炎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退黄、保肝逐瘀、涤痰通腑作用,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传统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五行理论及中医肝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剖析肝脾与慢性肝炎发病的内在关系,并就验方“加味丹栀逍遥散”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导师周小舟教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并发症治疗等方面综述了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探索一个慢性重型肝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配合西医综合治疗,以更大程度地提高临床疗效是本病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赵文霞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三十余载,善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类肝胆疾病,尤其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三载,受益匪浅,现将其临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经验总结如下。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基础上,病情急剧恶化,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功能严重损害的一种重型肝炎。其来势猛、进展快、病势重、变证多,治疗难度大,其临床最主要的特征是高黄疸和出血倾向。中医认为本病属“急黄”、“疫黄”、“瘟黄”、“臌胀”及“肝厥”等范畴。导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此病的发生与湿、毒、瘀、虚有密切的关系,四者常相因为病,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0例,均给予解毒化瘀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ALT和AST、TBIL、LPS明显降低(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杰主任医师认为,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为热、毒、瘀互结,热、毒深陷营血,煎熬熏蒸,致血涩不畅,加重血瘀,血瘀又可郁而化热,而致热、毒更盛,三者互为因果,形成热、毒、瘀胶着难解的局面,使病情不断恶化。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大胆运用重方重剂,截断湿热毒邪侵营入血,预防变症发生,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和好转,故清热解毒化瘀,截断病势是其根本治则,毒邪解则热无所附,瘀滞化则气血通畅,正气易复,拟方加味清瘟败毒饮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钱英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依据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及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认为体用同损是该病的关键病机,提出体用同调治疗慢重肝的辨证思路,即在肝"体用同病"之时,既要补益肝阴和肝血之物质基础,还应加强肝阳和肝气的机能作用.临证论治注重益肝用与补肝体并重;疏肝理气与顾护肝体并施;标本同治,顾本重于祛邪;并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有关毒浊理论的中医文献,初步界定"毒浊"的基本概念,并探讨"毒浊"作为病因与慢性重型肝炎发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将133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解毒化瘀颗粒、解毒化瘀汤及安宫牛黄丸等3组 ,3组均在给予西医基础综合治疗上 ,每组分别给予上述中药口服 ,2次/天 ,6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解毒化瘀颗粒组及解毒化瘀汤组临床疗效以及改善肝性脑病方面均优于安宫牛黄丸组(P<0 01或P<0 05) ,解毒化瘀颗粒组与解毒化瘀汤组经统计学分析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及解毒化瘀汤治疗重型肝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党志博  范苗苗  韩暄 《河南中医》2014,(11):2094-2095
党中勤教授认为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机复杂,病情较重,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治疗,遵从“诸病黄家,当利其小便”之法,强调“六腑以通为用”,保持二便通畅,使邪有出路,创立茵虎颗粒、退黄灌肠液等经验方,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多配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或干细胞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临床及对中医经典著作相关论述的分析,提出慢性重型肝炎类似于“急黄”,病位在脾胃,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湿热互结于中焦脾胃,气机壅滞,痞塞不通。本病的传变规律根据体质、基础病变和诱因的不同,可向寒化或热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传变的结果即《内经》所说的“阳道实,阴道虚”。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云南省荣誉名中医苏涟教授辨证治疗黄疸型肝炎经验。  相似文献   

19.
健脾解毒化瘀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棘手,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有黄疸,腹水,肝性脑病,感染,出血等症,属中医学“黄疸”、“急黄”、“鼓胀”、“昏迷”、“血证”等范畴。笔者将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前瞻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下简称慢重肝)症候学特点,探讨慢重肝的病因病机、病性、病名及辨证分型。方法:前瞻性观察慢重肝患者症状体征、脉象、舌象,辨证分型,并与慢性乙型肝炎(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慢重肝症候学特点。结果:1慢重肝常见症状体征:身目发黄、尿黄、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食欲减退、食少、腹胀、性欲减退、口干口渴、肝掌、腰膝酸软、恶心、烦躁、两目干涩、下肢水肿、大便粘滞不爽、头昏、口粘不爽等。2舌象特征:舌质多暗或暗紫、舌红;苔多厚或,和腻、苔色多黄或白;舌下静脉多增宽或曲张;部分患者出现舌体胖或瘦。3最常见单脉象:滑脉、沉脉、弦脉、数脉、濡脉、细脉、弱脉、实脉、涩脉。4辨证分型:慢重肝最常见邪实证型为肝脾血瘀(56.5%)、水浊内停(41.5%)、湿浊困阻(37.3%)、阴毒内结(27.6%)、阳毒内盛(21.5%)、湿热并重(19.2%)、血热证(11.9%);本虚证型为肝肾阴虚(50.0%)、脾气虚(33.4%)、肾气虚(29.6%)、肝阳虚(25.7%)、脾肾阳虚(22.3%)、肝气虚(20.7%)。结论1病因病机:内因考虑肝肾阴虚、阴血不足、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外因主要考虑为:湿浊(热)毒、淤毒。病机较为复杂,可概括为:病情迁延日久,气血阴阳亏损,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而生湿浊,或湿浊之邪乘虚而入,阻碍气血,郁久生热,泛溢肌肤。病性属本虚标实。2中医病名首选“黄疸”,可参照臌胀、积聚、血证、厥证等病名。3基本证型:肝脾血瘀、阴毒内盛、阳毒内盛、肝肾阴虚、肝脾肾气虚、肝脾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