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药物(莫沙必利+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四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杀灭幽门螺杆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2.71±1.86)分,低于对照组的(8.45±1.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而言,采取四联疗法杀灭幽门螺杆菌,能更加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庆大霉素缓释片 法莫替丁 阿莫西林组成三联疗法,与其他方案作比较,观察其根除HP感染的疗效。方法:HP阳性的胃病患者1g7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法莫替丁20mg/次 阿莫西林500mg/次 庆大霉素缓释片80mg/次,均2次/d,疗程14d。B组:法莫替丁20mg/次 阿莫西林500mg/次 甲硝哇400mg/次,均2次/d,疗程14d。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87例完成治疗及复查。HP根除率A、B两组分别为83.4%、86.3%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含庆大霉素三联疗法根除HP效果与法莫替丁 阿莫西林 甲硝唑相同,毒副作用却很低,是一个良好的初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根除率较高、价格较低、安全实用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方案。方法:289例经胃镜证实伴H.pylori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10 d序贯组。92例,以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每日2次,疗程5 d,然后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疗程5 d的序贯治疗;2)1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ome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OAC)组。97例,以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疗程7 d;3)2周OAC组。100例,以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疗程14 d。抗H.pylori治疗结束并停药4~8周后复查13C-尿素酶呼气试验。结果:按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10 d序贯组、2周OAC及1周OA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0.43%,69.00%,63.92%;按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三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7.06%,74.19%,69.66%;与OAC 1周及2周组比较,序贯组疗效显著(P<0.05)。三组每例根除H.pylori所需费用分别为287.8,550.9和287.1元。结论:10 d序贯治疗方案具有根除率较高、疗程短、安全、依从性良好等特点,对于根除H.pylori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治疗的一线方案失败后Hp根除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集的32例接受Hp根除OABM方案和31例接受OAMF方案失败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次枸橼酸铋钾240 mg和克拉霉素500 mg,bid,疗程14 d。治疗8 周后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情况。结果 共61例患者完成研究,二线方案根除率OABM组和OAMF组分别为84.37%和77.41%;PP根除率分别为87.09%和82.75%;同时累积根除率为80.95%和85.00%。11.11%患者有副作用。结论 根除率>80%和很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可作为一线方案失败后的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除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Hp)预防胃内Hp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随机研究,选取口腔Hp阳性但胃内Hp阴性的幼儿园儿童共计427例,随机分为使用“无幽梅”牙膏组与普通牙膏组,分别接受“无幽梅”牙膏和普通牙膏。疗程结束后,再次检测口腔Hp,将口腔Hp阳性及阴性患者各分为一组,1年后行C13呼气试验检查,分析两组患者胃内Hp感染情况。口腔Hp检测方法采用特异度及敏感度双高的套式PCR方法。结果:随访1年,口腔Hp阴性组胃内Hp感染率为0.51%,口腔Hp阳性组胃内Hp感染率为6.51%,两组统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根除口腔Hp可以降低胃内Hp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前后IL-18、IFN-γ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肋是儿童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与儿童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IFN-γ是T、NK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免疫调节作用。Rieder等发现肋感染后,IFN-γ mRNA水平增高,且mRNA表达水平与黏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IL-18是一种具有强烈IFN-γ诱导活性的促炎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简称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根除HP后溃疡的复发率可明显降低。近年国外学者提出HP影响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机理可能与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有关。为此,本文对3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经纤维胃镜确诊为HP阳性且经治疗HP转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34例(男21,女13),平均年龄33.2岁。HP阳性的标准为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检查均为阳性,根据HP治疗采用二联疗法(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四次),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证实HP根除情况。血清胃泌素分别取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1h的外周静脉血测定。 二、方法:应用中科院北京原子能所提供的试剂 相似文献
8.
龙中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3,25(3):142-143
198 3年Marshall等首先报道幽门螺杆菌 (Heli cobacterpylori,HP)与消化性溃疡有关。根除HP不仅可以加速十二指肠溃疡愈合 ,而且能减少其复发 ,甚至能被根治。因而将根除HP感染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1 HP对药物的耐药性 在治疗过程中HP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给根除HP带来了较大的困难。Hirschl等对治疗前后分离出的HP进行最低抑菌浓度 (MIC)测定 ,治疗后 7/1 0的菌株对环丙沙星、4/ 5对氧氟沙星、2 / 4对甲硝咪唑和 3 / 8对利福平产生了耐药性。往往一旦治疗失败或复发 ,耐药性的产生就不可避免。耐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改善患者肝功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2012年期间收治的212例肝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胃镜检查和胃窦黏膜活检试纸法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监测患者临床表现。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本组的212例慢性肝病患者中,其中,阴性为97例,比例为45.7%;阳性115例,54.3%,对两者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更除慢性肝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肝性脑病的发生,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临床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cter pylori,Hp)相关胃炎易继发消化性溃疡和胃癌。Hp感染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阐明Hp与老人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620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272例,其中男180例,女92例,中位年龄65岁;青壮年组〈60岁348例,其中男213例,女135例,中位年龄36岁。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患者在电子胃镜下肉眼观察其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并在病变部位取材活检,送病理检查,以确定疾病性质(诊断)。Hp检测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患者于胃镜检查结束后或在上午空腹时接受试验。结果620例患者中Hp阳性371例,阳性率60%。其中老年组Hp阳性率为66.2%(180/272),明显高于青壮年的54.9%(19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为66.4%及75.6%,均高于青壮年组的43.9%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胃溃疡及胃癌患病率高于青壮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通过研究提示Hp感染在老年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发病学上,具有比青壮年更大的重要性。同时,支持年龄与Hp成正相关的观点,说明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血清试餐胃泌素(MSG)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反应,评估抗HP治疗后MSG的降低水平及其用于判定HP根除效果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84例HP阳性DU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治疗前行胃镜检查,钳取胃窦粘膜,在进行组织学检查的同时,分别进行HP培养、改良Giemsa染色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并测定其血清MSG浓度,然后给予患者抗HP三联药物治疗(德诺120mg、羟氨苄青酶素500mg、甲硝唑200mg,4次/天×14天),停药4周后,再次重复上述检查(加做胃体粘膜活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另取同期16例轻度慢性胃炎HP检查阴性者进行空白对照.结果:DU组血清MSG浓度(165.0±85.6pg/ml)较对照组(48.9±14.3pg/ml)明显升高(P<0.001),但经治疗后,HP被根除者MSG明显下降门(73.5±44.6pg/ml,下降度为53.8%±16.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HP未根除者MSC下降不明显(134.8±91.4pg/ml),下降度仅为11.4±17.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如果选择MSG下降度≥30%为界值,预测HP治疗效果,与HP培养、病检及尿素酶方法比较,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3.8%、符合率为90.5%.结论:HP感染可引起DU患者血清MSG升高,HP根除后则迅速下降,其一定的下降度可能对判定HP根除是一可靠的、元创性 相似文献
12.
13.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部分降糖药物通过肠道菌群发挥作用。降糖药物通过肠道菌群、肠道激素分泌、胆汁酸代谢、短链脂肪酸、炎性反应等网络化机制来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r)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流状态、管袢形态及襻周状态的影响。方法:130例T2DM随机分为两组,Pur治疗组6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每日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64例仅使用常规降糖药物。对照组和治疗组第15天对照,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观测。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Pur对T2DM的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观察了辛伐他汀及安慰剂对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SOD水平上升,而MDA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TG、TC、LDL-C和V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处理前、后患者血脂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益于血脂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心自主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200例,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80例)、微量蛋白尿组(66例)和大量蛋白尿组(54例);采集临床资料,测定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等指标;行心血管反射试验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自主神经病变.结果 三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心自主神经病变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自主神经病变者分别占1.3%、9.1%、22.2%(两两比较,P均<0.05).尿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自主神经病变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X1)、甘油三酯(X2)、心自主神经病变(X3)、糖尿病病程(X4)是UACR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Y=-398.454+2.789X1 +49.092X2+147.969X3 +5.659X4.结论 随着蛋白尿程度加重,合并心自主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增加;收缩压、甘油三酯、心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是尿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Ki-Jong Rhee Chang Gun Lee Sung Woo Kim Dong-Hyeon Gim Hyun-Cheol Kim Bae Dong Ju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5,12(12):987-994
Diabetes mellitus (DM) is caused by either destruction of pancreatic β-cells (type 1 DM) or unresponsiveness to insulin (type 2 DM). Conventional therapies for diabetes mellitus have been developed but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Many diabetic patients have complemented conventional therapy with alternative methods including oral supple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whether 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 761 could provide beneficial effects in the streptozotocin-induced type 1 DM and high-fat diet-induced type 2 DM murine model system. For the type 1 DM model, streptozotocin-induced mic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EGb 761 for 10 days prior to streptozotocin injection and then again administered EGb 761 for an additional 10 days. Streptozotocin-treated mice administered EGb 761 exhibited lower blood triglyceride levels, lower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higher blood insulin levels compared to streptozotocin-treated mice. Furthermore, liver LPL and liver PPAR-α were increased whereas IL-1β and TNF-α were decreased in streptozotocin-injected mice treated with EGb 761 compared to mice injected with streptozotocin alone. For the type 2 DM model, mice were given high-fat diet for 60 days and then orally administered EGb 761 every other day for 80 days. We found that mice given a high-fat diet and EGb 761 showed decreased blood triglyceride levels, increased liver LPL, increased liver PPAR-α and decreased body weight compared to mice given high-fat diet alo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Gb 761 can exert protective effects in both type 1 and type 2 DM murine models. 相似文献
18.
19.
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多认为由胰岛素抵抗(IR)和B细胞功能缺陷引起,而IR又是T2DM发生的基础,并贯穿于T2DM发生发展的全过程。IR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不仅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而且与胰岛素信号传导缺陷、多种脂肪源性细胞因子表达异常、物质代谢异常、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目前已发现的多种基因突变和诸多因素尚不能完全解释IR现象,各种因素致IR的确切机制和产生IR的许多环节还不十分清楚,IR不仅存在于外周组织中,B细胞自身也存在IR,并与T2DM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强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IE)和一般教育组(GE).前者进行系统化糖尿病知识教育后,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后者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教育.于教育前和教育后3个月末、6个月末监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组内教育前后及同期组间比较.结果 IE组3个月末及6个月末,HbAlc和TC、TG明显改善(P<0.01).GE组6个月末HbAlc和TC、TG水平也明显改善(P<0.01).开展教育后3个月末、6个月末:IE组HbAlc和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GE组(P<0.01).结论 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可以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