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剖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身心疲惫状态,压力过大;部分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大学环境的适应不良,缺乏应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缺陷。识别和评估大学生心理危机,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所关心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危机与预防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强调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着力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控报送体系;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机制,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个案管理体系;强化学生心理危机的五级防护网络体系,加强大学生朋辈辅导;加强资源整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心理危机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反应,可表现为激烈的心理冲突、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是自杀、他杀等.然而,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有助于控制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根据"意见"要求,设计了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应对行为的有效性,预防或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4.
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泰  陈敏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3):147-15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认为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高发的现状,构建一种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比被动的咨询和辅导效果好得多。预防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通过心理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多部门参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对大学生个体或团体进行连续不间断的“外界干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学院—学生”三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网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援助、预防心理危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为例,从保障体系、目标和内容、工作方法和危机干预四个方面对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显现,如何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例,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心理健康报纸与网站建设四个方面的介绍和说明来体现作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心理危机会造成个体生理和心理失衡的状态,高校有必要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使其增加自信,恢复社会功能[1]。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理论和策略的研究和探索,联系高校实际心理健康工作,制订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从而预防、改善、制止心理危机带给大学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和建立适合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状况的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改革和实践.结果 初步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能够增强中职学生心理保健的自我意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给社会、家庭和学校造成一定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海恩法则”指出,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以诸多启示:高度重视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和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预案制度;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心理危机干预走专业化道路;加强心理危机恢复管理。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46-147
通过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即: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增强预防能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阅读疗法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及心理咨询活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尚面临许多困难.引入心理疾病三级预防概念,使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与心理疾病三级预防工作有效地衔接起来,明确大学生心理疾病三级预防的对象、目标、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该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体现预防性教育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综合运用和合理实施,它是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心理测试、集中授课、邀请地方心理专家到部队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在某部实行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军目前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并对危机干预体系进行研究思考。结果提出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三个子系统:心理危机防御监控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干预后效果评估和维护系统。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提高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要素,《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1]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心理危机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身心不适  相似文献   

1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2006年开始,持续探索研究生心理健康监控和危机预警途径,创新尝试“同伴心理互助”模式,以期尽早发现和干预心理危机。在四年的尝试和改进中,成功处理若干起心理危机案例,证明该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监控和心理危机预警途径,对防范心理危机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有良好的效果,对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有一定的椎广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不容乐观,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从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目前在这一方面研究比较成熟的研究结果,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以后研究的方向,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学历的人必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研究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一直不被社会及教育者们重视。文章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在研究生中构建心理观察员一班主任、辅导员一心理咨询中心的研究生心理危机三级预防干预机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由于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压力大、竞争增强等综合因素影响,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存在及已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效控制和防止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出现,对学生中突发性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校大学生高发心理危机的原因,并倡导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当下信息技术成果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和常态化心理教育,并依托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平台收集相关信息,构建易感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以期将端口前移,更好地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社区干预前后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对照研究,探索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模式,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心理危机干预奠定基础。方法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在干预前、干预中期、干预后分别采用随机系统抽样、前后对照研究,每次抽取100人,采用上海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制定的《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无记名调查。结果干预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得分与干预前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采取综合宣传干预手段,是提高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的有效手段和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