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玉斌  宋鸿范 《医学文选》2001,20(3):307-308
我们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分别应用干扰素以及干扰素合并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共 6 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95年北京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6 6例患者病程均 2年以上 ,血清 HBs Ag、HBe Ag (或抗 HBe)、抗 HBc持续阳性 (EL ISA法 )均 2年以上 ,连续 2次以上血清 HBV- DNA阳性 (PCR检测 ) ,排除甲型、丙型、戊型、庚型病毒感染。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10例。年龄 15~ 45岁 ,AL T80~ 2 40 U/ 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每组 33例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  相似文献   

2.
张军 《中国乡村医生》2002,18(24):21-21
我们自1999年4月以来,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07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07例均为我院住院与门诊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组及拉米夫定组。3组在年龄、性别与病情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患者的入组条件为:①血清HBsAg、HBeAg或抗HBe、抗HBc持续阳性2年以上。②血清HBV-DNA阳性(PCR法),③抗HCV阴性,且能排除酒精性及药物性肝病。④均经过各种中西医药物治疗1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乙肝病毒抗原免疫核糖核酸(HBAg-iRNA)阴廉穴位注射(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15例,随机抽样分8组:(1)慢迁肝(CPH)50例,(2)慢活肝(CAH)50例,(3)CAH伴早期肝硬化(CAHC)15例,治前HBsAg.HBcAg和抗-HBc均阳性,抗-HBs与抗-HBe均阴性,同时检测HBV DNA95例均阳性。治后临床症状体征,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等有较好疗效。HBeAg、HBV-DNA转阴率3组分别为(1)52%、70.73%,(2)54%,70%,(3)46%、64.28%,合计HBV*DNA转阴66例中,HBeAg转阴60例,两符合率90.90%(60/66)。3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1)96%、(2)98%、(3)86%,治后3~6月及1~2年出现抗-HBs 14例,远期有效率为(1)93.02%、(2)93.33%,(3)75%。治疗前后SK-SD及PHA两侧前臂同时皮试,结果治后较治前95%反应增强。CPH与CAH相比,仅在治后3~6月及一年中抗-HBc P<0.05,治后2年各项HBV血清标志物P均>0.05。近、远期疗效说明3组均有效。提示HBAg-iRKA有抑制HBV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伟波 《河北医学》2016,(12):2036-2038
目的::研究对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行核苷类似物医治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不同医治方案分2组,对照组行ETV序贯医治,观察组行LdT序贯医治,比较两组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HBV DNA转阴概率和肝功能的复常率对比均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医治后1、2、3年HBeAg血清学的转换概率分别为47.50%、57.50%与75.00%均较对照组15.00%、20.00%及40.0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疗效欠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者无论行核苷类似物ETV或者LdT序贯医治均能够取得效果,有利于获得较高病毒学及生化学应答,具有强效、快速HBV DNA抑制能力,能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且行LdT序贯医治可提高HBeAg血清学的转换概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治疗中至为重要的环节。但从目前看 ,尚无绝对有效的药物问世。自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们应用干扰素α 1b(赛若金 )联合大黄 虫丸治疗CHB 6 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CHB共 12 0例 ,诊断均符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ALT高于正常最高值的 1.5倍~ 8倍 ,血清胆红素 (TBiL)小于正常最高值的 2倍 ,患者年龄 16岁~ 6 0岁之间 ,性别不限 ,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 ,病程超过 1a以上 ,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自身抗体阳性患者66例随机分为自身抗体阳性A组39例(干扰素治疗),自身抗体阳性B组27例(干扰素治疗同时口服中药龙胆泻肝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剂),以同期住院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自身抗体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观察各组干扰素应答率及甲状腺功能异常(TD)的情况.结果(1)自身抗体阳性组干扰素应答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身抗体阳性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TD患病率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B组治疗结束后TGAb阳性率、TD患病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干扰素应答率、TD患病率均高于阴性组;辅以中药能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选取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80例,均来自我院2003年4月~2003年8月不孕不育门诊.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程均为2~6年.所有病例均经我院检验科快速金标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自身抗体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7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自身抗体阳性组44例(滴度均<1:320),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观察自身抗体合并状况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结果 (1)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阴性组(72.7%vs 4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治疗后,自身抗体阳性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13.6%(6/44)高于阴性组2.9%(1/34)。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阳性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清自身抗体阳性者病毒学应答率、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均高于阴性者。  相似文献   

9.
周小茜 《四川医学》2002,23(7):720-720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 (CHB)较为有效的药物 ,但因价格昂贵、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等诸多弊端而难以推广。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们采用精制胸腺素单用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一定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81例 HBs Ag、HBe Ag、抗 - HBC和HBV- 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 (AL T10 0~ 5 0 0 U/ L,TB<80 μmol/ L)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订的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单用胸腺素 ) 30例 ,B组(联合组 ) 2 5例 ,C组 (对照…  相似文献   

10.
心肝宝胶囊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采用心肝宝胶囊联合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1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均符合2002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6岁~66岁,治疗组30例,年龄、性别以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等与对照组相似,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HBV-DNA全部阳性,HBeAg各有2例阴性,其余为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幅度分别为正常值的1倍~7倍。1.2方法治疗组患者用安福隆(重组干扰素α-2b)300万U,隔日1次,肌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HCV-1型)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1~55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7例患者分为A组15例和B组1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抗-HCV及HCV-RNA均为阳性,并排除混合感染甲、乙、戊型肝炎病毒者和其他病毒感染者及患有甲状腺和精神方面疾病者;治疗前半年内未接受过其他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剂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了解阳性检出率及滴度水平,为规范使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和监测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滴定平板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以复合生物薄片(Hep-2细胞、猴肝)为基质,分别检测228例未经干扰素治疗的乙列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及滴度水平,以1:100血清稀释度呈现典删荧光模型为阳性判断标准,无荧光者判为阴性.结果 (1)2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共检出抗核抗体阳性51例,阳性检出率22.4%(51/228).其中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清59例,抗核抗体阳性18例(18/5930.5%).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142例,抗核抗体阳性29例(29/142 20.4%).HBsAg、抗-HBc两项阳性患者血清27例,抗核抗体阳性4例(4/27 14.8%).阳性血清滴度分布1:100 39例,1:320 10例,1:1000 2例.51例抗核抗体阳性血清共出现荧光模型9种,以核均质型、核颗粒型为主.(2)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共检出抗核抗体阳性2例,阳性检出率4%(2/50).其中滴度1:100 1例,1:320 1例.(3)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经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率(22.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在选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前,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及滴度,对治疗的适应症和监测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疗效为 30 %~ 5 0 % [1] 。作者应用干扰素加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收治慢性乙型肝炎 70例 ,诊断均符合全国第 10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 。所有对象均有半年以上乙型肝炎病史 ;入院前均有乏力、腹胀、纳差。血清HBsAg、HBeAg、抗 HBc、HBV DNA均为阳性。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0例 ,男19例 ,女 11例 ,19~ 4 5岁 ,平均 2 8.4岁 ;对照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18~ 4 3岁 ,平均 2 7.6岁…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 3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初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门诊或住院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中 ,男43例 ,女 1 5例 ,其中 1 8~ 49岁 ,病程 6月至 7年。 5 8例按同期随机分为 A组 (干扰素 α- 1 b联合贺普丁组 ) 3 0例 ,B组 (贺普丁组 ) 2 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其中轻度 42例 ,中度 1 6例 ,全部肝功能异常 ,ALT为正常值 2~ 9倍 ,TBIL为正常值 2~ 4倍 ,HBVM:HBs Ag( ) ,HBe Ag( ) ,抗 HBc( …  相似文献   

15.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6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 )复制指标阳性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复制指标(HBeAg或HBV-DNA)阳性持续1年以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于正常1 倍以上,总胆红素(TBIL)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在16~40岁,平均28岁.随机分为两组,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有可比性.全部病例治疗前心电图、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近6个月均未接受过干扰素或其它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6.
我院用口含肝灵素(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2例,疗效满意,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均在15~20岁之间。其中母亲HBSAg阳性15例,父母均阳性5例,家族中其它成员阳性2例;全部病例均为HW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对照组17例一般资料与治疗组完全相同。l·2给药方法。1.ZI治疗组:舌下含服干扰素200if(肝灵素片.含a一干扰素200u;其组成分为人类天然a一干扰素16种亚类),且欢/d,晚饭后半小时含眼.6个月为一疗程。将含化的药液在口中保留4~smin以上,(尽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抗PLA_2R抗体的表达与不典型膜性肾病(AM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AMN的84例成人患者,根据血清抗PLA_2R抗体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清抗PLA_2R抗体阳性组(抗体阳性组,39例)和血清抗PLA_2R抗体阴性组(抗体阴性组,45例)。收集患者的首次住院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抗体阳性组血白蛋白浓度比抗体阴性组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D-二聚体比抗PLA_2R抗体阴性组高(均P<0.05)。两组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组IgG4阳性率高于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gG1~Ig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组治疗方案选择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有23例,抗体阴性组有28例。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方案治疗12个月后,抗体阳性组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较抗体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在AMN治疗中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为尿酸升高、感染。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LA_2R抗体阳性AMN患者比抗PLA_2R抗体阴性患者发病时病情更重。抗PLA_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肾小球IgG亚型以IgG4沉积为主。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对于抗PLA_2R抗体阳性的AMN患者长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清ALT、AST持续或反复升高6mo以上。头5例肝穿活检见HCV-RNA,炎症活动度为Ⅱ度4例,Ⅲ度1例。排除其它肝病。所有患者均予干扰素α300万U,im,1次/2d;利巴韦林900mg/d,分次口服,前11例疗程48wk、最后1例24wk后随访。结果10例治疗48wk,1例治疗36wk自行停药,1例完成24wk治疗。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于4wk内降至正常。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素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0-48mo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正常,HCV-RNA及抗-HCV无变化。结论有创伤/手术史,血清抗-HCV阳性或以前曾有过阳性,HCV-RNA阴性、ALT、AST持续或反复异常超过6mo当考虑血清HCV-RNA阴性CHC诊断,排除其它肝病及/或肝组织检测到HCV-RNA时当诊断血清HCV-RNA阴性CHC并积极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 2b干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国产α 2b干扰素(300 MU/d)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并设常规治疗组(Vit C、门冬氨酸)为对照.于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内HCV-RNA和血清内HCV-RNA、抗-HCV.结果:α 2b干扰素治疗组2个疗程后慢性丙肝患者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42.31%、57.69%、65.38%,常规治疗组慢性丙肝患者PBMC、血清内HCV-RNA和抗-HCV转阴率分别为13.64%、22.73%、27.27%.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α 2b干扰素对血清及PBMC内HCV-R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但对PBMC内HCV-RNA的疗效似有比抗血清内HCV-RNA和抗-HCV疗效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