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验GLUMA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索其最佳应用方式。方法 :将 15 2例 36 1颗患牙随机分为 4组 ,3个实验组分别用GLUMACPS粘接系统中的Primer(牙本质粘接剂 )、Conditioner(酸蚀处理剂 ) +Primer、Conditioner+Primer+Sealer(封闭剂 )进行脱敏治疗 ,对照组用 75 %氟化钠甘油脱敏 ,比较各组的有效率 ,并于三月后复查疗效。结果 :C +P和C +P +S两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 (P <0 .0 1) ,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三月后亦然。结论 :GLUMACPS脱敏性粘接系统对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而持久 ,C +P为其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Fluodica对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3例患者312颗患牙随机分成3组。A组Fluodica氟保护漆脱敏;B组Gluma脱敏剂脱敏;C组75%氟化钠甘油糊剂脱敏。结果即刻疗效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个月后A、B组有效率高于C组(P<0.01)。结论Fluodica保护漆及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比75%氟化钠持久。  相似文献   

3.
四种治疗牙本质过敏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通过使用极固宁(A组)、75%氟化钠甘油 (B组)、50%麝香草酚溶液(C组)和自酸蚀粘接剂(D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观察脱敏疗效.方法 将128例患者中诊断牙本质过敏的240颗牙随机分为 A、B、C、D 4组, 分别用4种脱敏方法治疗1疗程, 即刻及3个月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 A组即刻及3个月后脱敏有效率均显著优于 B、C、D组 (P<0.01). 结论 极固宁为相对快速,有效的牙本质脱敏剂.  相似文献   

4.
FL-Bond自酸蚀黏结剂对暴露根面脱敏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 FL-Bond自酸蚀黏结剂对暴露根面脱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有牙齿感觉过敏症的根面暴露患者 69例 ,患牙 1 72个 ,随机分成 3组。 A组 :FL-Bond自酸蚀黏结剂脱敏 ;B组 :Super-Bond全酸蚀黏结剂脱敏 ;C组 :Gluma脱敏剂脱敏。结果 :即刻疗效 3组之间无差异 ( P>0 .0 5 )。 1个月和 3个月疗效 :A组、B组两组有效率高于 C组 ( P<0 .0 1 )。结论 :处理后 3个月 ,FL-Bond自酸蚀黏结剂及 Super-Bond全酸蚀黏结剂治疗暴露根面的过敏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5.
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试验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索其最佳应用方式。方法:将152例361个患牙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用GLUMA CPS粘接系统中的Primer(牙本质粘接剂)、Conditioner(酸蚀处理剂)+Primer即C+P、Conditioner Primer Sealer(封闭剂)即C+P+S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用75%氟化钠甘油脱敏,比较各组的有效率,3月后复查。结果:C+P和C+P+S两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月后亦然。结论: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对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而持久,C+P为其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三种脱敏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本质过敏症是牙齿因磨损而外露的牙本质遇到外界温度变化、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发生的酸痛感。作者采用 3种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并比较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 2 0 0 0 0 3~ 2 0 0 3 0 3间就诊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 62例2 43颗患牙 ,均为牙合面重度磨耗 ,无充填物、龋坏或牙髓炎 ,且 3个月内未做脱敏治疗。按同一个体 ,相邻牙、同名牙、对称牙、敏感程度相近的原则 ,分为A组 98个牙 ,用Gluma脱敏剂治疗 ,B组 76个牙 ,用 75 0 g/L氟化钠甘油糊剂治疗 ,C组 69个牙 ,用碘酚治疗。1.2 方法1.2 .1 Gluma脱敏剂脱敏 清洁干…  相似文献   

7.
Prime&Bond~RNT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rime&Bond○RNT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 :用Prime&Bond○RNT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82例 ,2 40个牙。用自体同名牙以氟化钠脱敏作对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即刻有效率分别为 95 .0 %、5 5 .8%,三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 93.8%、48.2 %,二者差异均有显着性 (P <0 .0 1)。表明用Prime&Bond○RNT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是肯定的 ,并初步探讨Prime&Bond○RNT粘接剂的作用机理。结论 :Prime&Bond○RNT粘接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牙本质脱敏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时,联合应用脱敏剂对术后敏感和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7例542颗因楔状缺损导致牙本质敏感的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三组:涂布iBond七代自酸蚀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A组)、涂布自酸蚀粘接剂可乐丽菲露后复合树脂充填(B组)及涂布舒齿灵脱敏剂后涂布可乐丽粘接剂七代自酸蚀粘接剂后复合树脂充填(C组),比较术后脱敏疗效,并于充填后6、12及24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楔状缺损修补术后,各组牙牙本质敏感症状均有明显的缓解(尸〈0.05);无牙本质敏感症状的牙所占比例A、C组显著性高于B组(P〈0.05);三组在6、12个月时充填体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但C组24个月修复体成功率显著性低于A,B组。结论:对因牙本质敏感求治的楔状缺损患者,推荐术前使用脱敏剂或使用含有脱敏成分的粘接剂;使用iBond粘接剂进行复合树脂充填,能显著减少牙敏感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9.
Prime&Bond(R)NT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方法.方法 将120例患者的356颗牙本质过敏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8颗.实验组用Prime&Bond(R)NT粘接剂脱敏,对照组用脱敏糊剂脱敏.观察两组牙齿脱敏治疗的即刻、3个月后和半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脱敏治疗的即刻、3个月后和半年后,实验组患牙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都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有效率超过94%.结论 Prime&Bond(R)NT粘接剂是一种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理想脱敏剂.  相似文献   

10.
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试验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治疗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索其最佳应用方式。方法:将152例361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用GLUMA CPS粘接系统中的Primer(牙本质粘接剂)、Conditioner(酸蚀处理剂)+Primer,Conditioner Primer Sealer(封闭剂)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用75%氟化钠甘油脱敏,比较各组的有效率,并于三月后复查疗效。结果:C+P和C+P+S两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1),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月后亦然,结论:GLUMA CPS脱敏性粘接系统对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而持久,C+P为其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凌  常春荣 《口腔医学》2002,22(3):138-139
目的 临床观察激光在治疗牙体楔状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牙体楔状缺损伴发牙本质过敏的患牙80颗,分2组。A组:激光脱敏+光固化修复,B组:光固化修复。结果2组即刻有效率分别为95%、7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后复查光固化复合树脂脱落率分别为2.5%、15%。失败率分别为7.5%、30%。两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激光脱敏+光固化治疗是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伴牙本质过敏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黏结材料、不同酸蚀方法黏结正畸金属托槽后的微渗漏情况。方法:选择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6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12颗。A组:37%磷酸酸蚀,京津釉质黏结剂黏结金属托槽;B组:37%磷酸酸蚀.3M Transbond光固化黏结剂黏结;C组:自酸蚀系统+3M Transbond光固化黏结剂。所有样本进行冷热循环,1%亚甲蓝溶液染色后.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各组托槽周围微渗漏情况。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用Q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3组间微渗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2.462.P〈0.01),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B组的微渗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均较C组的微渗漏小,差别有显著性(P〈0.05)。②3组龈方微渗漏均大于[牙合]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结论:①微渗漏的大小与黏结剂的种类无明显关系。②不同酸蚀方法间的微渗漏差别明显,自酸蚀组较磷酸酸蚀组的微渗漏明显大。③同种材料、同种酸蚀方法,托槽龈方微渗漏明显大于[牙合]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FL-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全酸蚀粘接系统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8例楔状缺损患者420个患牙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FL-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与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牙颈部楔状缺损进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后6,12,24月复查,对2组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一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FL-BOND系统在防止牙本质过敏方面明显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结论:FL-BOND系统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有良好的防止牙本质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氟涂料脱敏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氟涂料(bifluorid varnish)对牙本质过敏症(denti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牙颈部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口内有多颗颊侧颈部楔状缺损牙的患者53例(共187颗患牙),采用自身配对方法将患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4颗患牙)使用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对照组(93颗患牙)使用Adper Scotchbond全酸蚀黏结系统。治疗后7 d、6个月、12个月复查,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对各组患牙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6个月失访2例,12个月失访3例。治疗后7 d、6个月、12个月两组修复体固位率均为100%,无脱落,无继发龋。在12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3颗患牙边缘完整性不佳和边缘着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术后敏感方面,治疗后7 d复查试验组无敏感症状出现,对照组有4颗患牙出现了敏感症状,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应用于修复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湿性黏接技术修复牙颈部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俞海英  吴友农 《口腔医学》2003,23(6):352-353
目的 探讨牙颈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牙颈部缺损患牙 2 4 0颗 ,分成 3组。A组 :全酸蚀湿黏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B组 :全酸蚀干黏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C组 :不酸蚀光固化玻璃离子修复。结果 A、B、C组 1年疗效成功率分别为 90 14 %、72 0 6 %、75 36 % (P <0 0 1、P <0 0 5 )。结论 全酸蚀湿性黏接技术治疗牙颈部缺损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参数设置的激光联合氟化物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270颗面磨耗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的患牙,随机分为:Nd:YAG激光治疗(A组)、Er:YAG激光治疗(B组)和多乐氟组(C组),根据激光输出功率不同分为低功率组(A1、A2、B1、B2组),高功率组(A3、A4、B3、B4组),其中A2,A4、B2,B4组为激光与多乐氟联用。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记录其在治疗前、治疗后5 min、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牙齿敏感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实验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4组疼痛降低86.9%,明显优于其他实验组(P<0.01);A2、A4组(疼痛分别降低76.9%、86.9%)疗效优于A1、A3组(疼痛分别降低66.6%、73.7%),A3疗效优于A1组(P<0.01);Er:YAG激光治疗组是否联合氟化物治疗或增加输出功率对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A1、B1组疼痛降低(66.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组仅在即刻(70...  相似文献   

18.
FE复合酶对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FE复合酶对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孕妇罹患智齿冠周炎病例39例,随机分成3组,智齿冠周龈盲袋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第1组用FE复合酶龈袋内上药作为治疗组,第2组用复方碘甘油龈袋内上药作为对照组;第3组不放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组。将3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1组治疗组局部炎症平均消退时间为3天,第2组对照组平均5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平均6天,与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效率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P<0.05),与空白对照组(2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与空白对照组(5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E复合酶对冠周炎龈盲袋部治疗效果好,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