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扰素水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罗扰素水剂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组以罗扰素水剂3×10~6,隔日1次,持续3个月;调整治疗组以罗扰素水剂4.5×10~6U,隔日1次,持续3~6个月;于治疗前、中、结束时及结束后3~6个月时检测HCV、HBV感染标志物及肝功能,并定量检测HCV-RNA、HBV-DN八及干扰素抗体。结果:常规治疗组HCV-RNA转阴率为50%,HBeAg和HBV-DNA转阴率为46.2%,完全反应者HCV-RNA和HBV-DNA拷贝数低于无反应者,干扰素抗体产生率也较低。结论:常规治疗后HCV-RNA、HBV-DNA、HDeAg阴转率以及ALT复常率与罗扰素粉剂相近,其疗效与病毒血症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 (50例),分别采用补肾冲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学等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功能3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V-RNA阴转率为26%,随访3~6个月阴转率为26%. 结论补肾冲剂对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7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HCV-RNA及肝功能结果,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6例患者共检测出5种基因型,包括1b型264例(70.21%)、2a型17例(4.52%)、3型72例(19.15%)、3b型55例(14.63%)和6a型23例(6.12%)。不同HCV基因亚型在性别、年龄、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型、3b和6a型以男性患者为主;2a型患者年龄最大,HCV RNA载量亦高于其他亚型;而6a型患者年龄最小,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其他亚型。结论四川地区HCV感染以基因1b型和3b型为主,不同基因亚型HC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福平治疗细菌性痢疾268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福平是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我们根据痢疾杆菌对该药极度敏感的实验观察结果 ,从 1989- 0 81999- 0 8用利福平治疗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 ) 2 6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2 6 8例均符合全军制定的菌痢诊断标准[1] ,男 2 43例 ,女 2 5例。年龄 6个月至 6 8岁 ,平均 34 2岁。其中急性菌痢 142例 ,慢性菌痢 12 6例。主要根据病史、体征、粪便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出诊断。治疗前查血、尿、粪常规及粪培养、肝功能。治疗后每日查粪常规及粪培养 1次。停药后 ,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各 1次 ,粪常规及培养隔日 1次 ,连续 3…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瑞格列奈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 2 - D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将其与格列吡嗪相对照进行了1年的临床观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标准 ( 1)年龄≥6 0岁;( 2 )依1999年DM诊断标准确诊为2 - DM;( 3)病程3个月~1年;( 4 )未接受其他任何药物治疗或仅于饮食、运动治疗后。排除标准:( 1)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有药物禁忌证者;( 3)空腹血糖( FBG)≥16 .6 7mmol/ L者。共选择老年2 - DM患者90例,男性39例,女性5 1例,年龄6 0~86岁,平均6 4 .7±7.8岁。1.2  方法 患者按1∶1随机分为瑞格列奈治疗组和格列吡嗪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肺部感染对老年肾功能的影响 ,对我院 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前后Scr水平进行统计观察。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80例肺部感染患者为我院 1997~ 1998年住院老人。根据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肺部感染。男 46例 ,女 34例 ,年龄 6 5~ 95 (平均 81 5 )岁。1 2   方法  80例肺部感染患者分别记录感染前最近一次Scr水平及感染后 1w内第 1次Scr水平。诊断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 (1992 )制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诊断标准。2  结 果2 1  肺部感染前Scr正常 6 7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观察TACE治疗前后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影响肝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TACE治疗后3 d、1周复查肝功能ALT、AST、TBIL、DBIL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肝功能与术后1周比较,ALT、AST下降、ALB上升、PT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ACE治疗次数对肝功能的影响:TACE1次48例,TACE 2次45例,TACE≥3次27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门脉癌栓患者,TACE治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影响:有门脉癌栓31例,无门脉癌栓8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ACE治疗患者中HBe Ag阳性36例;HBe Ag阴性59例,HBe Ag阳性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ACE治疗患者中,HBV DNA低滴度58例、中高滴度38例,两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hild-Pugh B级患者,HBV DNA低滴度与中高滴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3~7 d,肝功能损伤较重,随着时间的延长,肝功能逐渐好转。TACE次数、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级、HBV感染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损伤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治涂阳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强化期给予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福平静脉注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种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IL-6、IL-10、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与火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火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3次/w, 2 w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观察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次开始、对照组治疗第3次开始至治疗疗程结束,VA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间相比,从第1次治疗开始到第12次治疗的V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缓解疼痛的起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因子TNF-α、IL-6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可以改善患者PHN的疼痛,止痛起效时间早,能较快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降低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水平,减少了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达到治疗PHN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7月,纳入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初发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13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别于入院时(T0)和卒中后1 (T1)、3(T2)、6个月(T3),观察患者的蒙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症乙型肝炎(重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2例住院的重肝患者,随机分成rhGH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rhGH组给予rhGH 10 U隔日1次或3 U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4周肝功能、总胆红素(TB)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结果]rhGH组治疗后肝功能、TB和Alb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rhGH能有效的改善重肝的肝功能,降低胆红素和纠正低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长程治疗的疗效及对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对策探讨。 方法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一次,连服18个月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情况、停药后情况及对策探讨。 结果 (1)35例(74.5%)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稳定,生活质量改善,child-pugh积分下降;肝功恢复正常或好转。(2)HBV DNA下降>10~3拷贝/ml;HBeAg阴转率达33.3%(13/39)。(3)10例停药后,在3-6个月随访期间肝炎复发再次住院。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2例用干扰素治疗1个月后出现黄疸、肝损害加重,立即停药保肝处理后缓解;8例患者未加任何抗病毒药物,经加强保肝、调节免疫等治疗后,肝功能得到改善。 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及肝炎时,长程拉米夫定治疗可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停拉米夫定后肝炎活动不宜应用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在老年患者小肠疾病中的诊治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住院的24例年龄60岁的老年小肠疾病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60~83岁(68.7±5.6)岁;行小肠镜诊治30例次,经口18例、经肛12例;全小肠检查4例,经口+经肛进镜2例。结果 24例行DBE检查共发现病变18例,阳性率75%;30例次检查中,6例次治疗、炎性病变4例、肿瘤占位性病变3例、出血性病变3例、息肉3例、淋巴管扩张1例、多发性憩室1例、间质瘤1例、克罗思病2例、检查阴性6例。6例次治疗中,3例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2例行镜下止血术,置小肠营养管1例;2例术后腹痛,无出血、穿孔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是老年患者小肠疾病诊疗的有效手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我院自2001年8月以来,用血浆置换(PE)治疗各种慢性重型肝炎116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对象: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234例,男178例,女56例,年龄16~67岁,平均39.4岁。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34例中乙型肝炎178例,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12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36例,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等均有可比性。(2)基础治疗:两组病例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加用PE。(3)PE治疗:应用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800型血浆交换机进行治疗,治疗组116例共接受PE治疗142人次,平均每例1.22次。其中1次64例,2次17例,3次9例,4次3例,5次1例。PE治疗时暂停基础用药。(4)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等。记录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情况及治疗后半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118例,采用利格列汀(5 mg/次、1次/d)口服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静脉血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低血糖反应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淀粉酶、血常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FPG、2 h PG均低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HOMA-β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轻微低血糖反应4例。结论利格列汀能降低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较少发生低血糖反应,适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医疗中心)呼吸内科肺功能室行肺功能检查的老年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检查1次完成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通气、肺弥散检查1次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不适,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 HBV 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主动免疫)和干扰素(IFN)联合使用,观察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80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3组进行观察,每组60例,A 组:(主动免疫联合IFN),主动免疫每月1次,α-1b-IFN 5MU,每周3次;B组:α-1b-IFN 5MU,每周3次;C 组:对照组。总疗程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后第3、6、9、10、11、12个月和随访半年时抽血检查,并观察各组 HBV DNA 复制水平、HBeAg、肝功能变化。结果 A 组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显著高于 B 组和 C 组,直至治疗结束后6个月,均显示出极好的抑制 HBV 复制和持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效果(34.0±1 1.4)U/L 对(86.4±31.4)U/L,P<0.01。A 组与 B 组比较,治疗结束6个月,病毒负荷量(11.02±1.52)×10~5copies/ml 对(77.98±3.12)×10~5 copies/ml,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抗 HBV 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联合α-1b 干扰素的应用,具有显著增加抗病毒效果,特别是停药后持续抗病毒及肝功能持续正常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91例接受肠内营养的老年SAP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分为入院48 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组(观察组)和48~72 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组(对照组)。结果显示, 肠内营养治疗后3 d,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P、ALT、AST、GGT和炎症指标CPR、降钙素原、IL-6、TNF-α及肠黏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乳酸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老年SAP患者48 h内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 减少炎症递质释放, 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阿拓莫兰治疗乙型肝炎10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改善乙型肝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方面的疗效;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应用阿拓莫兰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未用阿拓莫兰组10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后6周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近3年来住院患者100例为治疗组,男90例,女10例,年龄在17~72岁。对照组男80例,女20例,年龄在18~71岁。诊断分型: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老年葡萄膜炎的疗效及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老年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23、肿瘤坏死因素(TNF)-α、干扰素(INF)-γ水平,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3、6、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0、IL-23、TNF-α、INF-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控制老年葡萄膜炎患者炎症水平,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视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