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一次揭示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有“初刻”“补刻”之别,是本文最重要的意义。初刻本藏于日本枫山秘府,有讹字阙文,书口紊乱;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崛川济摹刻之。崛川济本(又称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极大。赵开美在原版板木上IE其讹字,补其阙文,划一书口,是为“补刻”本,补刻本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为台湾本的缩微胶卷。1923年恽铁樵以安政本为底本影印之,侈称宋本《伤寒论》,迷惑国人多多。1990年刘渡舟首次以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缩微胶卷为底本校注之,国人始见宋本全文。今对诸本穷尽校读之,不仅发现初刻本与补刻本有较多差异,就是补刻本之间亦多不同,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2.
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伤寒论》与中国所藏5部宋本《伤寒论》进行逐字校读,发现日本内阁本讹误甚多,结合赵开美精于校雠的学术经历和对善本古书的珍惜态度,可以确证内阁文库本不是赵开美本的原刻本而是日本翻刻本。中国所藏5部宋本《伤寒论》皆为赵开美原刻本,其中分初刻本与修订本两种版次。  相似文献   

3.
张卿子《仲景全书》(以下简称张版《仲景全书》)是日本学者出于实用目的, 将赵开美《仲景全书》进行改编而成的, 此书以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的《仲景全书》为底本, 增入《张卿子伤寒论》, 并对前言、目录部分进行调整, 于日本万治二年(1659)首次刊行, 是日本江户前中期《伤寒论》的主要传本。清代光绪年间此书传回国内, 经成都邓氏翻刻, 并增入《运气掌诀录》《伤寒明理论》。组成五种书目的张版《仲景全书》在清末民国时期流传。张版《仲景全书》在流传过程中, 曾被误认为是赵开美《仲景全书》。之后随着宋本《伤寒论》受到重视, 此书被与赵版相区分, 但是张版《仲景全书》在临床和文献两方面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本《伤寒论》刊行后流传演变简史(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开美于明万历27年(1599年)据北宋国子监小字本《伤寒论》翻刻之,以基本逼近原貌,故通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世上今存五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书号:卯31/291.35,并书“明万历27年己亥本,明赵刻本”字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山医学院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内阁文库各藏一部,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一部,共五部。  相似文献   

5.
(上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0 4年第 4期第 2 4页 )6 2 3 矩庵发现的《伤寒论》大字本与小字本 1 90 8年有名“坊”或“矩庵”者 ,发现一部名副其实的真正的赵开美本《伤寒论》 ,欣幸不已 ,狂喜过望 ,乃展纸濡墨 ,书以题记。题记全文见本文第二节第(一 )小节 ,此段从略。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有此书缩微胶卷 ,原书今藏台北市国家图书馆 ,著录于该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第 1 3 1页 (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 969) :“《仲景全书》2 6卷 5册 ,明万历己亥 ( 2 7年 )海虞赵氏刻本。”书签上写有“仲景全书万历己亥赵清常景宋刻本坊” ,…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日本内阁本与中国北图本互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北宋所刻《伤寒论》大字本、小字本的考证 ,确证杨守敬所谓“影抄北宋本”为其所伪造。日本崛川济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深远 ,恽铁樵本系据崛川济安政本影印 ,而非据赵开美本影印。将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伤寒论》与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伤寒论》进行穷尽性校读比勘 ,并对书首题记、书末《伤寒论·后序》等详加考查 ,首次发现同一宋本竟有如此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明·赵开美刊刻的《伤寒论》所据底本为宋·元祜问国子监雕印的“小字本”《伤寒论》,在《伤寒论序》后有国子监牒文一则,此牒文为国子监刊刻“小字本”《伤寒论》而准尚书礼部的符。此牒文反映了宋国子监刊刻“小字本”《伤寒论》的原因以及所用费用等事宜,为后世研究《伤寒论》流传史提供了史料,后世学者研究《伤寒论》版本流传史也多以此牒文为基础的。由于现在流传的《伤寒论》多不附上此牒文,对此进行研究者也少,有的学者甚至对此牒文提出了疑义。对牒文进行全面研究不仅可以正本清源,对研究《伤寒论》版本及其流传史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宋本《伤寒论》实赵开美刻本。本文就今世台湾故宫宋本《伤寒论》概貌进行详述,并考证了台湾故宫本《伤寒论》转移至美国及回归台湾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次逐条注释《伤寒论》全文。明清时期,由于宋版《伤寒论》流传较少,而《注解伤寒论》加有注释,易读易解,遂成为明清时期医家学习《伤寒论》的主要读本,流传较广。此书除元代刊本外,明代亦有多种刊本。考诸史志书目,可知《注解伤寒论》明代刊本主要有:熊宗立种德堂正德己巳刊本、嘉靖二十四年汪济川刻本、万历二十七年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万历二十九年吴勉学刻本等。森立之先生对《注解伤寒论》版本进行了研究,认为熊氏种德堂刊本是据汪济川刻本而重刻。对此,冈西为人先生在《宋以前医籍考》中提出异议:“按《经籍访古志》云:如熊氏明德堂刊本,据汪刻而重刻者。所谓明德堂,种德堂之讹明矣。  相似文献   

10.
宋本《伤寒论》在中国的流传与演变 赵开美本《伤寒论》在中国的流传有十二事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明代赵开美本《仲景全书》,因其中《伤寒论》部分被认为是现存最接近北宋本的版本而受到重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仲景全书》原刊本,在首册的护页,有两则手书题记,题记作者声称拥有北宋治平官刊大字景写本《伤寒论》,这是首次显示此重要文献存世的记录。此题记曾先后引起数位中日学者的注意,但其作者为何人,始终未能得以确认。经由考察《仲景全书》原件,以及考证题记内容及藏印,确认了清末的徐坊即为题记的作者。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寻治平官刊大字景写本《伤寒论》这一珍贵版本的踪迹,未来或有机会为《伤寒论》的版本学及文献学的内容增添新页。  相似文献   

12.
关于《注解伤寒论》所据之祖本,一般认为其本于林亿等校定的宋本《伤寒论》,然通过对成注本与宋臣校定本《伤寒论》的对校,发现异文特多,难以均用误写来解释。且某些异文,成注本虽与林校本有异,然与《金匮玉函经》中相应的文字同,说明此等异文非成公任意改动所致。又宋代《伤寒论》传本众多,如将《伤寒补亡论》中引《伤寒论》文与林校本对校,发现郭氏引文所据之底本非为林校官定本,即宋代研究《伤寒论》者不一定均采用林亿等校定之官本,成注本之祖本亦非本于林校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地医学流派鹊起,对医学界影响颇著。作为岐黄之源、医圣故里的河南,历代不乏医学集大成者。商代莘(今河南开封)人,商相伊尹,调五味而创《汤液经》;东汉南阳郡涅(今河南南阳)人,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为后世尊为医圣;东晋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阳太守范汪精研伤寒,能于外科,著《范汪方》;隋代荥阳(今河南郑州)人,大都督刘祐,著《产乳志》两卷;唐代宰相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领衔编著《本草》《药图》《药经》;五代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汴州(今河南开封)人陈士良,著《食性本草》十卷;明代开封人周定王朱橚领衔编纂古代最大方书《普济方》;清代乾隆帝师景日昣(河南登封人)编著《嵩厓尊生书》;河南尉氏县人、清代陕西布政使刘鸿恩的《医门八法》等。  相似文献   

14.
宋以前《伤寒论》传本及校勘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宋本《伤寒论》与宋前《伤寒论》传本,认为《伤寒论》原貌并非按三阴三阳病篇序列,而是按汗吐下可与不可体例编排;在流传过程中,衍化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二大传本系统;文字润色、条文编次、三阴三阳名篇及六经辨证体系均在流传过程中渐次完善;宋代林亿校勘才使《伤寒论》定型规范并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是对《黄帝内经》的医经思维和《汤液经法》的经方思维继承与融合,其中"伤寒"之名及时间医学的观点均源于《黄帝内经》。但近代部分中医名家否定《伤寒杂病论》序文的真实性,继而否定《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密切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句仗、语法之争;(2)声韵、引文之辨;(3)浑说、详说之论;(4)余、我之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脉经》版本史考证文字,内容包括: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脉经》未能寻到好底本的原因;校正医书局依据朝廷所出医书精校《脉经》;南宋嘉定年间出现两个《脉经》刊本,一为陈孔硕本,一为何大任本,二者皆以北宋绍圣三年小字本《脉经》为底本,构成《脉经》两大版本流传系统;对陈孔硕生平事迹加以考证,发现陈孔硕是一名正直官员;考证陈孔硕主持刊刻的广西漕司本流传系统;对元代柳赞述所写陈孔硕本《脉经序》中"医局""建本""阁本"含义加以解释。对何大任本考证较详,引证北宋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及何大任《脉经后序》说明何大任本的特点;考证何大任家藏《脉经》小字本文字漫漶的时代原因;考证何大任本流传的两大版本系统——元广勤堂本、明无名氏影刻本;考证清末陆心源皕宋楼珍贵藏书(内含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被其子陆树藩卖予日本的文献悲剧;举例证明元代广勤堂本多讹字必须据明无名氏影刻本《脉经》校读;引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医局程文》原文考证何大任事迹,发现何大任精熟临证善于治病,捐自己薪俸刊行《太医局程文》,具有抢救中医文献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综合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汗法的条文,从适应症、禁忌症、法度,以及与他法合用四个方面对仲景汗法进行了归纳探析,以期临床能更好的运用汗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