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nivent-单腔双囊支气管堵塞导管用于单肺通气麻醉如普通单胺导管一样方便。活动性内套管可置入左或右支气管,内套管气囊充气后堵塞相应支气管,蓝色的内套管内为纤维支气管镜提供更好显示,同时内套管可作吸引、吹氧、高频通气。从双肺通气向单肺通气或反之转换,只需使内套管气囊充气或放气即可完成,也可用于长期通气。是单肺通气麻醉较理想的导管。  相似文献   

2.
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隔离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其将左、右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防止病侧肺的血、痰液流人健侧,同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随着医学的进步,支气管肺灌洗术、现代微创胸部外科、肺移植术均要求能有效地实施单肺通气。肺隔离方法包括支气管堵塞、单腔支气管导管、Univent管、双腔支气管导管(以下简称双腔管)等。这些方法中,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双侧气道的可控性强,仍是目前实施单肺通气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80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支气管封堵器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师完成。观察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和术后咽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术后咽喉痛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有效应用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中,应用支气管封堵器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疼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Coopdeeh支气管堵塞导管对肺功能正常的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左下肺叶隔离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肺顺应性、吸气峰压和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拟行左侧剖胸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支气管堵塞导管组(BB组)和左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组(DLT组),每组15例.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诱导后.BB组插入8# 单腔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引导9 Fr Coopdech支气管堵塞导管置入左下肺叶支气管,DLT组插入左DLT,2组均作双肺间歇正压通气.20 min后摆放右侧卧位,DLT组行右单肺通气,BB组对堵塞导管套囊充气行右肺和左上肺叶通气.20 min后手术开始,全程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间歇追加舒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于双肺通气后20 min(T_1),右单肺通气或右肺和左上肺叶通气后20 min(T_2),开胸见左肺或左下肺叶完全萎陷后(T_3),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前(T_4)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肺顺应性和吸气峰压,并请手术医生在开胸后即刻评价术野清晰度.观察期间,机械通气参数不变.术后第1天作动脉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结果 2组患者的术野评价,各时点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T_1的动脉氧分压、吸气峰压和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_2~T_4时点,BB组的PaO_2分别为(220±56)mmHg、(188±57)mg Hg、(208±24)mm Hg,高于DLT组(146±38)mm Hg、(140±36)mm Hg、(157±33)mm Hg;肺顺应性分别为(36±9)ml/cm H_2O,高于DLT组(24±6)ml/cm H_2O,(35±12)ml/cm H_2O,BB组的吸气峰压分别为(17.7±2.9)cm H_2O、(17.8±3.2)cm H_2O、(14.82.2)cm H_2O,低于DLT组的(21.7±3.6)cm H_2O、(22.6±2.6)cm H_2O,(16.8±1.8)cm H_2O(P<0.05).BB组术后无肺不张病例,DLT组有1例发生左下肺不张.结论 支气管堵塞导管行左下肺叶隔离能在左侧剖胸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提供清晰的术野,并能降低患者的吸气峰压,改善肺顺应性、增加氧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位置异常原因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DLT定位中的作用。方法择期在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的患者362例,ASAⅠ~Ⅲ级,男228例,女134例,年龄17~78岁,体重54~87kg,实施DLT插管,在听诊定位和体位改变之后分别进行纤支镜检查并调整导管位置,计算听诊定位导管位置的主观准确率和实际准确率。导管位置调整距离>0.5cm即视为位置异常而需要调整。结果 362例患者中,行左侧支气管插管247例,225例听诊认为位置准确,主观准确率为91.09%,经纤支镜检查确认准确的有173例,实际准确率为70.04%;行右侧支气管插管115例,95例听诊认为位置准确,主观准确率为82.61%,经纤支镜检查确认准确的有66例,实际准确率为57.39%。双侧听诊后主观准确率为88.40%,实际准确率为66.02%。左侧导管过深的有47例,过浅的有27例;右侧导管过深的有30例,过浅的有19例;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堵塞的有42例。侧卧位之后经纤支镜检查,左侧有23例(9.31%),右侧有15例(13.04%)导管位置移位而需要重新调整。结论 DLT过深、过浅和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堵塞是导致单肺通气失败的主要原因。应用纤支镜定位可使DLT插管-单肺通气的成功率接近100%,在气管插管和改变体位之后,应常规进行纤支镜检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单腔双囊气管导管在小儿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我们采用单腔双囊气管导管(univenttube)于小儿胸腔镜(VATS)辅助心脏手术施行单肺通气麻醉2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在VATS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6.4±1.5)岁,体重(13.6±2.2)kg。其中室间隔缺损8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阻塞导管是一项单肺通气技术,国内已有应用Amdt支气管阻塞导管行单肺通气的报道~([1]).本研究在开胸手术病人使用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或左支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对插管复杂程度、单肺通气有效性、肺萎陷和术野显露程度、体位改变及手术操作对导管位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气管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单肺通气(OLV),以前我科常用技术是行双腔气管插管。小儿需OLV时可置支气管导管或采用支气管堵塞气囊法[1]。近期我们将一次性封堵式气管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需行OLV手术的麻醉,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ASAⅠ~Ⅲ级择期胸科手术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50~70岁,体重44~70kg,手术种类,食管癌三切口手术1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活检术、胸壁粘连松解切除术、清除胸腔积血积液术各2例。手术时间1.5~6(3.25±1.75)h,麻醉时间2.1~7(4.48±1.98)h。麻醉方法阿托品0.5mg或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1mg术前30m…  相似文献   

11.
Univent管和双腔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肺通气可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tube,DLT)技术和支气管阻塞技术来实现。DLT在临床上使用最普遍,但DLT的有效管腔小、病人术后不易耐受而常需换管、声门暴露不佳者插管困难及没有小儿的型号等缺点,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带扭力控制阻塞装置(torque control blocker  相似文献   

12.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 DLT)是胸科手术中最常用的肺隔离工具, 而其支气管套囊是确保成功单肺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气管套囊的管理能够直接影响肺隔离效果及患者临床转归。文章综述了DLT支气管套囊的分类, 压力影响因素及监测方法, 支气管套囊在插管过程中定位管理、移位判断以及在特殊病例中潜在作用等, 以期加深对支气管套囊管理的认识。未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 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用于支气管套囊的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开胸手术应用Rober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OLV),可减少纵膈摆动对循环的影响和手术野的干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但仍有约20%病人发生低氧血症[1]。主要是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V/Q)比值下降,肺内分流增加所致,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性酸中毒。本研究拟采用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4.
改良型Carlens双腔导管在单肺通气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改良型Carlens双腔导管与左置Robertshaw双腔导管在单肺通气时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良型Carlens双腔导管组(C组)和左置Robertshaw双腔导管组(R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定位时间、盲插成功率、气道峰压增加率、导管移位率、需行纤支镜(FOB)再检查次数及术野暴露情况.结果 C组盲插成功率明显高于R组(P<0.05),导管移位率和需行纤支镜再检查次数明显少于R组(P<0.05),术野暴露情况优于R组(P<0.05).结论 改良型Carlens双腔导管应用于单肺通气方便、快捷,肓插成功率高,其效果可能优于左置Robertshaw双腔导管.  相似文献   

15.
右侧单腔支气管导管的技术改进熊君宇,许国忠,李春如,王俊科,盛卓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双腔支气管导管与相应外径的单腔支气管导管相比,管腔内径明显缩小,气道阻力增大,吸出分泌物相对困难,若用干儿童上述问题更加明显。而现有单腔支气管导管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时常...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手术时健侧肺插入小一号的单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及肺隔离术,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3~2005年我院胸外科共收治小儿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患儿4例,年龄5~8岁,体重15~24 kg。其中2例病人术前合并肺囊肿感染,体温最高达39℃,术前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双腔支气管插管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隔离健肺与病肺通气、防止病变或分泌物播散或诱发急性呼吸道梗阻、按需单独施行一侧或双侧肺通气,以及对痰多病人分别施行吸引或引流分泌物等许多优点,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无隆突钩的Robertshaw双腔导管,虽可避免隆突钩对隆突的刺激,但在插管深度掌握方面往往引起困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5F Arndt支气管阻塞管在婴幼儿单腔气管导管外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岁以内需OLV的胸科手术患儿22例。所有患儿均在Cook导丝引导下置入5F Arndt支气管阻塞管,再置入小于标准型号0.5F气管导管,通过阻塞管的转化接头连接麻醉机维持通气的同时,在纤维支气管镜明视下定位阻塞管到目标支气管,分析支气管阻塞管移位例数、OLV前后气道压、肺萎陷的程度来评价支气管阻塞管的效果。 结果 22例患儿,年龄4个月~2岁,体重5.6~11.0 kg,20例患儿获得满意的单肺隔离。1例患儿OLV后SpO2下降。2例患儿术中出现支气管阻塞管移位,OLV后气道压力明显增高(P〈0.05)。 结论 Arndt支气管阻塞管可用于婴幼儿OLV肺隔离,但存在移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60例胸外科手术治疗需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通气治疗。记录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和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与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组比较,支气管封堵导管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并且在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治疗单肺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且手术后患者的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