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46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2015 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经皮胆道造瘘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46例复发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完全取尽结石者43例(93.5%),术后胆道出血6例(13%),胆漏1例(2.2%),胆管炎4例(8.7%),发热8例,呕吐5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6例(12.2%)结石复发。结论 经皮胆道造瘘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术治疗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取得良好的效果,取石安全有效,且微创,可作为胆道结石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1例HCC患者手术前后及70例健康对照者TNF-α和hs-CRP的水平,分析TNF-α和hs-CR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患者术前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手术1周后TNF-α和hs-CRP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前TNF-α和hs-CRP水平与HCC的Edmondson分级、TNM分期、肿瘤的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有无肿瘤包膜密切相关(P<0.05)。hs-CRP水平还与有无腹水明显相关(P<0.05)。当确诊为HCC复发时,TNF-α和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术后水平(P均<0.01)。结论 术前TNF-α和hs-CRP水平与HCC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HCC预后和复发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 结果  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 结论  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t,IR)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受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异体肝移植术后规律随访46例受体临床资料,根据血糖浓度将受体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IR组(n=31),运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IR的危险因素,并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两组间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纳入的46例受体中,IR的发生率为67.39%(31/46),单因素分析中高龄、热缺血时间长、术前FBG、BMI、IL-6较高是术后IR的危险因素,其中热缺血时间是独立危险因素(OR 3.175,95%CI 0.641~1.670,P=0.025),术后CRP、IL-6、TAC血药浓度、FBG水平较高,受体发生IR的风险较高。IR不影响受体的生存率(Log-rank检验:P=0.182)。结论 受体高龄、BMI、IL-6、FBG、热缺血时间、CRP、TAC血药浓度与术后IR有关,IR对受体术后生存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sDVT)的疗效及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 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所有在我院诊断为sDVT,并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并分析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名患者,其中男性11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35.2±11.7岁。溶栓入路采用足背静脉者8例,采用腘静脉7例,采用对侧股静脉和股动脉者各1例,联合或者序贯采用足背静脉和腘静脉者有6例。辅助采用球囊扩张、支架者或者血栓清除者有6例。溶栓过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溶栓后,分别有6例实现完全溶解,8例实现部分溶解,9例无明显缓解。其中,采用辅助策略的例患者均实现了完全溶解或者部分溶解。术后大腿和小腿的腿围分别减小2.8(2.4)cm(P=0.003)和3.8(2.9)cm(P=0.001)。结论 对于sDVT患者,溶栓治疗仍然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溶栓入路根据病变范围和溶栓效果灵活采用。辅助策略包括球囊、支架、AnjioJet血栓清除装置等,可能提高溶栓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道镜技术在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复发结石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13例行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复发结石的患者,术中找出胆肠吻合输出襻肠管行胆道镜诊治,留置T管并在其周围使用钛夹标记.术后经T管瘘道行胆道镜检查,利用胆道镜下电切技术和球囊扩张处理胆管狭窄,辅助等离子碎石取净复发结石.结果 本组13例患者全部取净结石,术后最多取石次数为9次,平均3.9次,其中狭窄胆管行电切开4例,球囊扩张5例,等离子碎石5例.结论 经胆肠吻合输出襻肠管利用胆道镜技术联合电切、球囊扩张和等离子碎石技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复发结石是安全、微创、有效和可行的,钛夹标记输出攀肠管为术后肝胆管复发结石的治疗提供了简捷的通路,值得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支架植入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再通及神经生化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手术干预组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四周后神经生化物[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人脑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认知功能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100β、MBP、NSE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SOD显著更高,MDA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手术干预组MOCA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 支架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生化物、氧化应激因子和认知功能,提高术后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人参四逆汤对兔骨折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老龄兔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肝素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三个人参四逆汤组分别按低、中、高剂量组予中药灌胃,连续3 d。空白组外的5组兔建立骨折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组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连续7 d。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水平;HE法观察股静脉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3、7 d COR、TNF-α、IL-6水平明显减低,术后7 d 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脱落,管腔可见血栓、白细胞浸润,人参四逆汤可改善上述变化。电镜下中剂量组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减轻,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低、中、高剂量组TLR4、MyD88、NF-κB P65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肝素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应用。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显微外科自2012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管通路类型分为2组:头静脉-桡动脉AVF(桡-头AVF组,n=161)、尺动脉-贵要静脉AVF(尺-贵要AVF组,n=32)。通过查询住院病历、门诊记录、随访记录,通过血管通路(AV)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DUS)等检查,观察和记录记录的患者内瘘成熟、功能障碍、管腔狭窄等信息。结果 在纳入的193例中,92例(47.7%)在AV建立前使用中心静脉插管(CVC)进行血液透析,平均使用时间为134.8±66.2 d。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实验室检查、ESRD病因和伴发疾病方面没有显著差异;14例(7.4%)放弃VA,21例(10.8%)因各种原因死亡;28例(14.7%)因静脉瘘管失功不能使用VA,其中13例(6.8%)接受二次或改良手术。桡-头AVF组和尺-贵要AVF组在上述数据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VF术后并发症分别为血栓、血肿形成、感染、动脉瘤形成、管腔狭窄和静脉瘤样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在建立AV后的各种原因的死亡以及导致AVF失败或弃用的相关因素涉及到年龄、外周血管疾病、桡动脉直径有关,但与手术方式选择无关。结论 AVF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肺动脉期与胸主动脉期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胸痛三联征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将收集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156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9例)为急性胸痛患者,行双低剂量肺动脉期与胸主动脉期螺旋CT双期扫描,包括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CTPA1组)、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CCTA1组)和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TCTA)(TCTA1组)一次成像。常规组(117例)分别实施CTPA(CTPA2组,39例)、CCTA(CCTA2组,39例)和TCTA(TCTA2组,39例)。所有图像分别由两位医师重建并对其进行分级评分,分别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CT值、图像对比噪声比(CNR)和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肺动脉、心脏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与常规组的对应血管评分,K值分别为0.60、0.68和0.61,其一致性好。观察组与常规组对应血管图像的CNR及平均CT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与常规组中CCTA2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与常规组中CTPA2组及TCTA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常规组两组均高于观察组。结论 双低剂量螺旋CT双期扫描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需求且有效辐射剂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blood resistive index,RI)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60例,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s rate,UAER)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正常白蛋白尿组(Ⅰ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Ⅱ组)30例;另设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行血清hs-CRP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检测,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各组肾主动脉(main renal artery,MRA)、段动脉(stenotic renal artery,SRA)、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y,IRA)、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blood resistive index,RI)进行测定,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Ⅱ组患者的血清hs-CRP、FBG、TG、BUN、SCr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血清hs-CRP与各级肾动脉的EDV呈负相关(r=-0.447、-0.462、-0.472,P<0.01),与RI呈正相关(r=0.603、0.611、0.632,P<0.01).结论 早期DKD患者RI与血清hs-CRP水平相关,对于早期诊断及进行干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脂蛋白(a)[L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6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PAI-1、tPA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结果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Lp(a)、PAI-1活性及UAER下降(P〈0.05或P〈0.01),而HDLC水平和tPA活性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DN患者血脂的同时,通过降低Lp(a)改善纤溶系统功能,保护受损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病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40例,为糖尿病肾脏病组(D组),同时选择同期4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N组)。采用PAP酶法测定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直接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Lp(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结果与N组相比,D组TC、TG、LDL-C、Lp(a)、ET-1升高(P<0.05),HDL-C、NO降低(P〈0.05)。结论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糖尿病肾脏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2~4期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42例CKD2~4期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将其分为颈动脉斑块组(52例)及无颈动脉斑块组(9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昼夜平均收缩压(24hSBP)、昼夜平均舒张压(24hDBP)、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检测所有患者血肌酐(SCr)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空腹血糖的水平,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2组问进行比较,其中年龄、HbAlc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eGFR、SBP、HDL-C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有统计学差异,与性别、DBP、BMI及其余生化指标水平无关。以颈动脉斑块为因变量,将年龄、HbAlC、HDL-C、eGFR、糖尿病及高血压5项因素进行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颈动脉斑块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中,HbAlc、HDL-C、糖尿病、高血压、CKD及收缩压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无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D组,有肾脏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为N组,将N组患者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以下3组:间断白蛋白尿组(NI组,n=21):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N2组,n=20):UAER20-200μg/min;临床白蛋白尿组(N3组,n=22):UAER〉200μg/min。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链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并对各组血浆ET及血清hs-CR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D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均升高(P〈0.05);N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比较,N2组较N1组升高,N3组较N2组升高(P〈0.01)。C、D和N1组血浆ET和血清hs-CI心水平无相关性(r分别为0.117、0.208和0.361,P〉0.05);N2、N3组血浆ET和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5和0.587,P〈0.05或P〈0.01)。结论ET和hrCRP可能参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对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微炎症状态、24h尿蛋白定量(24 hours urinary albuminuria,24hUAlb)、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2例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16例。观察组行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片20rag/次,每日1次,疗程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bloodsugar,FBG)、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24hUAlb、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计算HOMA-I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clearance,Ccr)及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治疗前、后及观察期间监测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另取健康对照组16名检测上述指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治疗组SBP、DBP、体质量指数、FBG、FINS、H()M~IR、24hUAlb、SCr、Ccr、hs—CRP、TC、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除SCr外,其他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及治疗组(P(O.01)。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HOMA-IR、FINS、TC、TG明显下降(P〈().01),SBP、DBP、FBG、24hUAlb、Ccr较治疗前下降(PdO.05),hs-CRP、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HOMA-IR、FINS、SBP、DBP、FBG、24hUAlh、Ccr、hs-CRP、TC、TG明显下降(P〈0.01),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HO-MA_IR、FINS、SBP、DBP、FBG、24hUAlb、Ccr、hs-CRP明显下降(P〈0.01),TC、T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沙坦酯可显著改善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显著降低患者高血压、肾小球高灌注及24hUAlb水平,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血瘀证客观指标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以及化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从正、反两个角度判断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有无瘀血阻络的病理改变.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高糖高脂对照组(H组)和模型制备组,以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和化瘀通络中药组(Z组).Z组大鼠给予化瘀通络中药灌胃治疗16周,其余各组灌以相应体积饮用水.观察注射STZ后16周末各组大鼠临床指标、肾脏病理和血脂、血流变的改变情况.结果:M组大鼠于腹腔注射STZ后3 d,血糖升高,并逐渐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及大量蛋白尿的表现;肾脏病理改变为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肾小囊腔缩小;肾体重比值、血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C组(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C组、H组(P〈0.01),Z组各指标均较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存在明显的血瘀证和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化瘀通络中药干预后,模型大鼠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可见,无论直接观察还是以方(效)测证,均可说明该方法制备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存在明显的瘀血阻络证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的影响。方法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3例青年冠心病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G测定结果分为I组(TG〈1.70mmol/L,36例)、Ⅱ组(1.70mmol/L≤TG≤2.25mmol/L,19例)、Ⅲ组(TG〉2.25mmol/L,38例),对比各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的差异。结果93例患者中男性占94.62%(88/93)、吸烟者占83.87%(78/93)。Ⅲ组的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I组(P=0.006、0.003),三组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0.795、0.247)。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狭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0.879)。结论高TG血症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无影响,不是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C-Ⅳ与F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蛋白(C-Ⅳ)、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肾糖颗粒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肾糖颗粒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组)、中西药治疗组(肾糖颗粒+洛汀新组),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的C-Ⅳ、FN表达。结果:经肾糖颗粒治疗8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各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模型组的C-Ⅳ、FN分别呈现高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结论:肾糖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的肾脏损伤,其可能机制是抑制了大鼠的肾纤维化的进展,与抑制了C-Ⅳ、FN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MI)将80例T2DM患者分为肥胖T2DM组(BMI≥25kg/m^2)、非肥胖T2DM组(BMI〈25kg/m^2),将30例正常体重非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其空腹血清脂联素(APN)、RBP4、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BMI、腰臀比(WHR)和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组间RBP4水平的变化,并与上述其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BP4在肥胖T2DM组和非肥胖T2DM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2±5.32)、(20.10±5.45)、(12.02±3.45)mg/L](P〈0.01),在肥胖T2DM组显著高于非肥胖T2DM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RBP4与TG、BMI、FBG、WHR、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APN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0.697、0.323、0.557、0.272、0.461、-0.398)。结论血清RBP4在T2DM患者中显著升高,RBP4可能在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