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现象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48只SD大鼠为分两组,Allen's法致伤脊髓(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分别于术后4、8、24、48、72、168h处死,采集脊髓标本,应用HE、TUNEL当色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HE当色显示轻度损伤后 髓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小出血灶,后期为胶细胞增生,中度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大片出血灶,继之出现损伤部位细胞液化坏死,后期空腔形成。TUNEL染色显示,术后4h即出现细胞凋亡,术后8h达最高峰,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术后48h开始减少,术后72h和168h仍可见到凋亡的胶质细胞,术后4h和8h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损伤节段内,结论: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从形态上看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和凋亡,细胞是脊髓继发性损害中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50例急、慢性脊柱外伤病人MRI的检查结果,描述了15例急性期脊髓损伤后水肿和出血的MRI信号改变和35例慢性期脊髓损伤后脊髓囊变、纤维化和脊髓萎缩的MR信号改变。探讨不同MR信号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用高压氧(HBO)处理后脊髓的病理学变化。方法:用SD大鼠复制SCI模型,0.1MPa和0.25MPaHBO处理后,取损伤脊髓作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脊髓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分布均匀,胞膜,胞核正常,组织间隙正常,单纯损伤组示组织出血,疏松水肿,细胞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处理后,0.25MPaHBO组及0.25MPaHBO+激素(L,M)组脊髓恢复最明显,组织水肿,细胞空泡变性减轻,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完整,结论:HBO治疗可明显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探讨大白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 -2、Bax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Allen′s法致伤脊髓 ,于术后 4、 8、 2 4、 48、 72、 168h采集脊髓标本 ,1组作为对照组 ,分别行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 -2、Bax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显示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Bcl-2在术后 4h开始出现阳性表达 ,2 4h达高峰。Bax术后 4h出现阳性表达 ,8h时达高峰。结论 :脊髓损伤后存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 ,Bcl-2、Bax基因对调控细胞凋亡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兔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索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我们选用4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体感皮层诱发电位波幅下降30%组,50%5分钟组、50%10分钟组。通过对动物运动功能评价、脊髓组织内丙二醛(malonylo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tumase,SOD)定量分析、组织形态等方法,研究牵张性脊髓损伤。结果显示:随着撑开负荷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导致脊髓灰白质内血管充盈不足、痉挛直至血管破裂出血。脊髓组织内SOD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50%5分钟组和50%10分钟组的Tarlov评分障碍率和Molt斜板障碍率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研究证明脊髓血管的改变是牵张性脊髓损伤的早期病理机制,而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则参与了牵张性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报告1989年3月至1990年1月外院转入我院53例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其中50例曾行手术治疗。结果,复位:向后成角平均20.5°,37例有成角,占70%;椎体移位平均0.5cm,47例有移位,移位率88%。固定:53例中仍存有内固定者18例,有11例内固定失败,占61%。减压:27例做核磁检查,有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者19例占70.4%。我院1981~1989年对32例新鲜脊柱骨折脱位进行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复位:完全复位24例(75%),大部复位6例(19%),部分复位2例(6%)。内固定:无改变29例,3例失败,占9%。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充分复位、减压及有效内固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植入急性成年大鼠损伤脊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胚胎脊髓细胞悬液移植于脊髓损伤模型,以评价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方法:42只Wistar大鼠以改良Alen法(50gcm)打击脊髓,3天后将孕14天(E14)FSCS20μl植入损伤空腔,移植后2、4、6、8、10、12周,以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存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结果:移植细胞逐渐长大。充满不规则空腔,宿主NF、5-HT、CGRP纤维分别出现于移植物,GFAP纤维于宿主移植物交界处适量存在。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成星形细胞的细胞器日渐完善,细胞功能活跃。复杂及多样突触与细胞连接,将上述细胞与神经纤维、胶质纤维、毛细血管网在三维空间内连接成一体,并与宿主紧密嵌合。结论:(1)成年大鼠脊髓损伤3天后植入FSCS可以存活。(2)移植物进入宿主后,出现再分布,继而器官样分化。(3)长、短传导束进入移植物,显示了移植物的桥作用。(4)成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营救作用。(5)移植区内出现多种突触,提示移植物中继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相关的神经营养素家庭的应用,移植细胞的选择,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结果:NGFs在干预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反应和促进工矿企业 能恢复有潜在的治疗作用。雪旺细胞不仅可作为SCI基因治疗的移植载体,其本身也可促进中枢神经的再生,髓鞘的重建和部分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细胞内Ca^2+变化及其与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内Ca2+([Ca2+]i)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Alen's法致伤大鼠脊髓,于伤后1、4、8、24、72和168小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La3+阻断技术测定伤段脊髓[Ca2+]i含量,参照Konrad的方法记录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应用斜板试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结果:SCI后伤段脊髓[Ca2+]i显著升高(P值<0.05或0.01),与脊髓MEP的变化和大鼠运动功能的损害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SCI后,伤段脊髓[Ca2+]i超载可能在SCI的病理发展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脊髓半切损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脊髓半切伤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C5-7颈髓阶段,T8—ll胸髓阶段直径1/2脊髓半切。术后不同时间观察脊髓组织学变化,并纪录脊髓神经功能综合评分(CBS)。结果:光镜下半切脊髓远端侧索和灰质神经变性坏死,术后24h、1周实验组CBS评分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意义(P<0.05),且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变化,行为表现为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结论:颈髓5—7半切模型死亡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合并伤和并发症,提出早期治疗原则。方法:对1352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完全性损伤875例,不完全性损伤477例,合并症有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合并伤有颅脑损伤、四肢骨盆骨折、血气胸等。保守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高压氧治疗、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对存在脊柱不稳、脱位和脊髓压迫者,进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合并伤均给予专科处理。结论: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重视处理合并伤,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重视早期康复指导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中医传感针观察伤段脊髓氧分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传感针观察脊髓损伤(SCI)后伤段脊髓氧分压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变化、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改变Allen法致伤大鼠脊髓,于伤前和伤后1/2、1、3、6、24、72、168h,用中医传感针技术测量脊髓氧分压,应用光、电镜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应用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结果:SCI后伤段脊髓氧分压明显下降(P<0.01),与病理变化及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一致。结论:中医传感针可应用于测量SCI后脊髓氧分压;脊髓氧分压是脊髓损伤研究中的重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bFG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对脊髓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Allen氏WD(weightdrop ,WD)技术 ,以 10 g× 2 .5cm致伤力造成SD大白鼠T8脊髓损伤模型 ,并于损伤平面以下蛛网膜下腔置细塑料导管。bFGF治疗组 (A组 )分别于术后即刻 1、2、4、8、12、2 4及 48h经导管注入bFGF溶液 2 0 μl(含bFGF10 0 u) ,以后每周经导管注入 2 0 μlbFGF ;对照组 (B组 )则在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损伤后 1、3、7、14、2 8d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TUNEL)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A、B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 ,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A组。结论 :bF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19.
20.
脊髓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开展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护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以确定脊髓损伤的临界值并有效的评价预后,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8只中国家犬随机分成4组,用AlenWD法致脊髓轻度、重度和完全性损伤,术中CSEP动态监测,并观察伤后1~3个月脊髓组织学改变、CSEP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脊髓损伤CSEP术中监护临界值为,伤后2分钟P1潜伏期较术前延长不超过1.5倍,波幅下降不超过50%;伤后10分钟P1潜伏期较术前延长不超过1.8倍,波幅下降不得超过55%。波幅变化灵敏,其恢复早于形态学及功能变化。结论:CSEP术中监护脊髓损伤较准确可靠,并能评价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