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病人,因疼痛剧烈而迫切需要镇痛治疗。我院对58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例,经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水疱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 ,与中医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似。在临床上经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及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配合中医辨证论治 ,大部分病人均能痊愈 ,且获得终身免疫。部分病人在皮疹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经久不愈 ,尤以 4 0岁以上患者为著。近 2年来 ,笔者采用梅花针治疗该病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7例中男 17例 ,女 2 0例 ;年龄 2 2~ 77岁 ,平均(44 35± 17 37)岁。病程最短 30d ,…  相似文献   

3.
认知疗法对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抑郁程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红 《护理学杂志》2009,24(14):85-86
目的 预防或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程度.方法 将29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疗法,并在住院日和出院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抑郁程度.结果 出院日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疗法可纠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建立积极的认知,从而降低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分别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与传统基础疗法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显效、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我们应用物理疗法加神经阻滞治疗此症患者4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病人均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发病初期均有皮肤带状疱疹史,经内服及外涂药物等治疗后,疱疹痊愈,但皮损消退后留有神经痛,疼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多见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增加趋势.目前,对PHN的治疗仍十分困难.HZ早期有效的治疗,有利于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病程和预防PHN发生.近几年来对HZ及PHN治疗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治疗方法更多,疗效有一定提高.本文就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及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钩活术联合恩再适行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随机分为钩活术联合恩再适椎旁阻滞组(A组)和钩活术联合甲钴铵椎旁阻滞组(B组).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B组(有效率61.1%).结论:钩活术联合恩再适可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程度,改善病人睡眠、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就带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75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未发生神经痛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分为接受神经阻滞组(A组)和口服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B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24 h睡眠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4周的随访时间内,B组各时点疼痛评分与A组相比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间增加﹙P<0.05﹚.B组VAS评分下降和24 h睡眠时间增加大A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能降低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东莞市东城医院2014-01—2016-12间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给予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定义为带状疱疹神经痛,6个月以上者定义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痛证之一,其临床表现多为自发性、持续性或阵发性灼痛、触觉异常为主,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疼痛的折磨中,不仅使患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亦会出现心理疾病,对生活失去信心、多数有自杀倾向。现将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严重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5岁以上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8例,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每天1 200~1 800 mg,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6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周~第6周,VAS和QS均显著下降(P<0.01).患者治疗6周后显效35例(92.10%),好转3例(7.89%),总有效率100%.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及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浮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时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组采用浮针针刺穴位.并用复方丹参、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结果 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浮针配合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和心理学综合疗法对老年胸背 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3例。皮损分布区T2 ~T9。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全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消炎镇痛药及心理治疗。 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VAS为(8.57± 0.61)分,QS为(3.62±0.31)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P<0.01);显效率为88.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以椎旁神经阻滞和皮损区局部 浸润为主,联合药物和心理学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下的严重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此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治疗,治疗组实施脉冲射频联合PEC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实疼痛指数(PP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PRI、PPI、VA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神经阻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5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行神经阻滞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经5次神经阻滞治疗后,显效及痊愈56例.提示神经阻滞治疗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阿霉素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连续就诊的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09例,男94例,女115例,年龄45~86岁。所有患者接受阿霉素非血管介入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远期疗效。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1个月总有效173例(82.76%),12个月总有效180例(86.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3个月、重度疼痛(VAS评分≥7分)、伴免疫力低下疾病、近期疗效(1个月有效率)与阿霉素治疗PHN的疗效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恶性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疾病(OR=1.418,95%CI 1.347~8.563)和病程≥3个月(OR=2.408,95%CI 3.325~18.643)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恶性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疾病和病程≥3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接受阿霉素椎间孔周围注射治疗后疗效可能较差,应及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及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药物和心理学综合疗法对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3例.皮损分布区T2~T9.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皮损区局部浸润联合全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消炎镇痛药及心理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VAS为(8.57±0.61)分,QS为(3.62±0.31)分;治疗后1~4周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效率为88.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以椎旁神经阻滞和皮损区局部浸润为主,联合药物和心理学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