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解银川市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及工作质量,对全市2000年各级地段医院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全年常规免疫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5.83%。五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其估计接种率为88.27%~96.36%。结论通过D值、R值进行综合评价,12个单位判为可信、4个单位判定为不可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综合评价为可信。  相似文献   

2.
陈国志 《农垦医学》2000,22(2):123-124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垦区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抗体持久性 ,选择再免的合适时间 ,有效地指导今后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我们选择了垦区不同时期接种疫苗的四个单位 ,进行了全程乙肝血清学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选择筛检ALT在正常范围、HBV三项指标(HBsAg、抗 -HBs、抗 -HBc)全阴性、全程完整接种乙肝疫苗者 ,实际观察 1 367人。免疫程序按 0、1、6接种 1 0 μg血源性乙肝疫苗 ,并进行连续四年的HBsAg和抗 -HBs检测。1 2 检测方法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常德市2002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监测工作质量,总结指导今后的计免工作。方法 运用Excel20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5种疫苗基础免疫的报告接种率和估计接种率,并对全市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的及时性、完整性、差值(D)和比值(R)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县级单位报告及时率100%,报告单位完整率85.67%,全市5种疫苗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差距较大,报告接种率在96.27%~98.32%之间,估计接种率卡介苗(BCG)71.10%、脊灰疫苗(OPV)74.97%、百白破(DPT)74.90%、麻疹疫苗(MV)73.33%、乙肝疫苗HBV67.39%。D值评价:全市5种疫苗报告接种率均不可信,9个县级单位除武陵区MV可信外,其余均为可疑或不可信。R值评价:全市可信。9个县级单位有3个可信,4个可疑,2个不可信。结论 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和报告接种率监测,准确掌握应种对象的变化,增强报告员责任心和业务素质,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揭阳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3—2004年到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进行健康体检接受注射乙肝疫苗接种人员进行调查,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体检人员6394人,HBV总感染率为74.30%。大三阳及小三阳分别为81人及601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2.99%,已接种乙肝疫苗者“两对半”五项全阴者为23.97%,未接种疫苗者为27.00%。己接种疫苗者HBsAg总阳性率为3.38%,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9.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97.18。P〈0.01)。已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阳性率为80.79%,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为21.9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11027,28,P〈0.01)。已接种疫苗者大三阳感染率(0.04%)也低于未接种者(2.19%),差异有显著性(X^2=58.37,P〈0.01),已接种者小三阳感染率(4.50%)也低于未接种者(11.99%),差异有显著性(X^2=66.76,P〈0.01)。结论 揭阳市受检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HBsAg阳性率较低,而抗-HBs阳性率较高.建议从业人员就业前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乙型肝炎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常规免疫数据报告质量,为指导今后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和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10-2012年儿童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灰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含麻疹成分疫苗(MCV)、乙脑疫苗(JE)、A群流脑疫苗(MenA)和甲肝疫苗(HepA)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D值法、R值法、脱漏率以及与疫苗用量比较法对报告接种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广东省8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在91.31%~99.71%之间,估算接种率在39.38%~106.18%之间。各年HepB、PV、DPT、MCV的D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D值评价均为不可信,JE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2011、2012年BCG和MenA的D值评价均为可疑。HepB、PV和JE的R值评价均为可信,HepA的R值评价均为不可信,2011、2012年BCG和MenA的R值评价为可疑。各年流动儿童HepB和MenA的脱漏率,以及2010年本地儿童MenA的脱漏率均超过10%。DPT和JE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较为接近,而HepA的估算损耗系数与参考损耗系数有较大差别。结论广东省常规免疫报告接种数据存在漏报和虚报情况,报告接种率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接种情况,数据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贻庆  魏瑞芳  刘德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5-1595,1584
目的 了解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65.42%。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一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79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城区10所小学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检测。结果接种乙肝疫苗7年的抗.HBs阳性率达75.31%,12年达38.46%。各年级间免疫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并且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慢慢消失。结论为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应该于7岁时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银川市2004年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情况和报告质量,对全市2004年各级计划免疫接种点接种率报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年常规免疫报告率为100.00%,报告及时率为91.18%,基础免疫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71%、99.05%、99.01%、98.72%、99.12%,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0.23%、85.27%、86.89%、79.88%、85.67%。全市差值(D)评价,报告接种率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乙肝疫苗为”可疑”,麻疹疫苗(MV)为”不可信”;比值(R)评价,3BCG/DPT、3MV/DPT为”不可信”,OPV/DPT、乙肝疫苗/DPT为”可信”。结果显示: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内适龄儿童底数不清,特别是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是导致我市接种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中小学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西宁市卫生防疫站马秀兰,孙莲英,李忠显,甘晓英乙肝疫苗在我市首次接种,为监测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以便在中小学生中推广使用乙肝疫苗,我们于1990~1992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对象:随意选择本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对2006-201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比较分析。结果全区报告单位的及时率和完整性均为100%,2006-2010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8%,而估计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除2010年糖丸D值可信外,其余均为可疑或不可信。R值除2010年为不可信外,其实均为可信。结论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大部分不可信,主要与计划免疫系统掌握的应种儿童数与统计部门公布的出生儿童数的差距及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管理有关[1],如何对应种数科学掌握及对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是提高报告接种率的可信性的关键[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施工区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抗体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为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制定乙肝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采用填写调查表,血清学调查主要是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抗体水平。结果共检测2 001份血清标本,总阳性率为61.5%,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注射后抗体阳性率为91.4%,未注射乙肝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41.0%。结论三峡工程施工区乙肝抗体总体水平较高,该施工区属于乙肝高流行区,全程(或部分)免疫注射后人群的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注射人群,提示应进一步加强施工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接种及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发病率等进行研究。结果1998~2009年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3.83%,调查接种率为93.67%,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37%;HBsAb阳性率为86.98%,其中6岁以下为89.95%;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8.0%;接种副反应率为3.14/10万;发病率下降98.80%;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与1998年乙肝疫苗接种前比较下降88.48%,2000年后10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为0~3/10万。结论兴山县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已实现或基本实现《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is prevalent in China. Approximately 600 million people have ever been infected by HBV. About 130 million are HBV chronic carders and 30 million HB patients. Among them, 50% of HBV carriers are caused by carrier mothers to born infants. Around 300 000 people died of liver disease including liver cirrhosis and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ach year and 50% of them died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BV infection is not only the health problem but also becoming a social problem. HBV chronic carriers and patients have endured the great pressure from disease burden and social discri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 of HBV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2008, China has taken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HBV infection, including vaccine immunization program,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sources and blood productions,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HBV infect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education on HBV infection and safe injection techniqu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B vaccine immunization program, which China officially introduced into the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since 1992, has dramatical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HBV infection among infants and children. Integrated with other interventions, the rate of HBV infec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of the national screening program of HBV in 2006, compar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HBV in 1992, the incidence rate of HBsAg positive has decreased 26.36%,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have ever been infected by HBV decreased 80 million since 1992. However some problems are still existing. The solutions of low rate of vaccin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migration population, lacking of practical measures on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the occurrence of health care acquired HBV infection, and low rate of vaccination among high risk groups have also been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5.
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弱)应答的因素。方法:选择经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中小学生975人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测定和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抗-HBs,并调查他们的各种暴露情况,根据检测后抗-HBs阴性和阳性分组,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处理。结果:该人群乙肝疫苗无应答率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乙肝疫苗应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接种部位(OR=0.54,95%CI:0.37-0.79),有无不适感(OR=1.13,95%CI:1.003-1.27)。结论:无(弱)应答与机体的年龄、接种部位、接种后有无不适感、饮酒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海淀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促进北京海淀区免疫接种策略的巩固和完善。方法: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提供单病种费用统计资料,以及多家医院肝病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费用调研,对北京海淀区2004年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负担现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以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流行病学和计划免疫报告资料为基础,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方法,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进行卫生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在现行的免疫接种策略下,北京海淀区自1994~2004年接种乙肝疫苗以来,预计共减少了急性乙肝4365人、HBsAg阳性携带者38148人、慢性乙肝9537人、肝硬化954人、肝癌95人。净效益为1.91亿元,总的效益成本比为4.59:1。结论:北京海淀区现行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继续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乙肝酶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族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 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 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强抗体阳转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海淀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促进北京海淀区免疫接种策略的巩固和完善。方法: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提供单病种费用统计资料,以及多家医院肝病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费用调研,对北京海淀区2004年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负担现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以北京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流行病学和计划免疫报告资料为基础,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方法,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进行卫生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在现行的免疫接种策略下,北京海淀区自1994~2004年接种乙肝疫苗以来,预计共减少了急性乙肝4 365人、HBsAg阳性携带者38 148人、慢性乙肝9 537人、肝硬化954人、肝癌95人。净效益为1.91亿元,总的效益成本比为4.59:1。结论:北京海淀区现行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继续巩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原因和机制。方法 :选择 2 1名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为研究对象 ,同时设 2 2名强应答者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用特异性抗原HBsAg和非特异性抗原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培养 ,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 2(IL - 2 )及其可溶性受体 (sIL - 2R)水平。结果 :经HBsAg和PHA刺激后 ,无、弱应答组的PBMC培养上清中IL - 2水平明显低于强应答组 (P <0 .0 5 ) ,而sIL - 2R水平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BMC分泌IL - 2水平低下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