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并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比较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值及实验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结果:86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对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护理干预,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进行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改善其抑郁情绪,使血糖更易于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症自评量表(SDS),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给以护理干预。结果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经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丁年东  陆雪松 《现代医学》2003,31(2):104-105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45例。两组除常规治疗外 ,针对研究组患者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进行心理干预 ,并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空腹血糖测定评价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HAMD、SAS评分、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降低血糖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在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难治性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一般临床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监控,两组患者均干预治疗半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ycheck健康管理平台结合社交软件能够降低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血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其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影响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徐蕾  张茵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47-14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4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组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蓝艳  刘灵芝  卢小莲 《吉林医学》2013,34(6):1191-11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取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6周、12周的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Zung氏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治疗伴情绪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 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 - 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 4 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降糖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氟西汀 2 0mg d,对照组仅用降糖药治疗 ,疗程 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定疗效。结果 经 6周治疗后 ,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氟西汀不仅能改善 2型糖尿病的抑郁、焦虑情绪 ,而且能改善血糖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初发的2型糖尿病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患者给予每周1次的心理干预治疗,每次时间20~30min,疗程6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Zung自评抑郁量表、Zung自评焦虑量表的总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干预组FBG为(12.1±2.8)mmol/L,对照组FBG为(11.9±2.9)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FBG为(8.0±2.O)mmol/L,对照组FBG为(8.9±1.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下降,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60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选择病例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按护理程序早期介入心理护理,两组在住院第2天同时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评.于治疗1、2、3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评,并追踪随访出院3、6个月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心理护理组各项指标控制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心理护理组治疗后的抑郁情绪改善、血糖(包括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均达到理想值,且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波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有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住院30天后再次评定。结果:观察组血糖明显趋于正常(P<0.01),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从而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2002年1~4月糖尿病专科门诊的201名5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的患者全部参加糖尿病教育大课堂,填写Zung抑郁自评量表,按≥40分和<40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一般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人中有85人(42.3%)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0分。伴发抑郁障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无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以乏力、失眠、体重下降和便秘等躯体症状为多见,而重点反映情绪的情绪低落、委屈想哭、易激动等项次之。结论 当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时,对控制血糖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值及研究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且对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使血糖更易于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抽取我中心2011年2月-2013年2月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十预,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结果:观察组的HAMI)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的HAMD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餐前、餐后血糖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精神状态,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予心理干预,4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情绪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尿常规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前后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减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前后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值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1年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以延续性护理,可以大幅度提升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模式对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居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按照出院后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按照多学科团队模式干预。选择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老年抑郁量表(GDS)、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1)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干预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总分以及足部护理、正确服药方面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及血糖监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干预模式可改善居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维护心理健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控制血糖.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的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随机抽取41例作为研究组,4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分为5级评分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焦虑、抑郁情绪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施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9.
胡悒萍  张积家 《广东医学》2007,28(8):1329-1332
目的 以华南师范大学社区2型糖尿病伴抑郁的患者为对象,探讨社区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及糖代谢的影响,为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定,筛选出伴抑郁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再按抑郁程度分层随机抽样分为综合性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降血糖、降血脂治疗不变前提下,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措施.两组分别在综合性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2个月追踪观察期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指数的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华南师范大学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高达42.67%,明显高于正常人群;②经心理行为干预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抑郁指数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③在2个月的追踪期后,实验组血糖及抑郁指数有所回升.结论 ①抑郁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有较高患病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不良影响;②社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糖代谢,但需要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8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