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市网吧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解太原市网吧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06年5月对分布在全市市辖的6个区(迎泽、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小店、晋源)的网吧进行了抽样调查。1资料来源和方法1.1样品分布以室内使用面积大小划分为100 ̄200m2,>200m2二种类型,在6个城区分别随机抽取不同类型网吧各10个,共调查120户网吧。  相似文献   

2.
李龙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84-585
<正>乙型肝炎这种慢性疾病在我国是高发区,这种疾病的抗原,在人群中阳性率很高,我国有1.2亿人携带这种病毒。这种疾病有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这种疾病主要的传播是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宫内的感染、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都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会导致婴儿在出生之后接种失败[1,2]。我们对2007年3月来自我院的孕妇被动的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产后对婴儿进行接种和使用免疫球蛋白,这种  相似文献   

3.
二手烟的暴露问题日益为全球公共卫生所关注,二手烟可以损害人体的很多部位和器官,其对健康的危害已为众多科学研究所证实。我国公众暴露于二手烟的场所很广泛,其中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是被动吸烟比较严重的地方。二手烟暴露人群中,有67%在公共场所、35%在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在各类场所接触二手烟的比例也不同。25~59岁的男性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遭受暴露的比例最高。网吧是二手烟暴露问题最严重的场所之一,在我国的网民群体中,24岁以下网民占70.7%,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为39.2%,网吧已经成为青少年网民主要的上网阵地。网吧中的很多青少年,每次上网时间都较长,如果不能有效地禁止场所内的吸烟现象,那么二手烟会严重危害上网青少年的健康,加强对这类场所控烟的监管力度对于人群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网吧的二手烟暴露问题,回顾国际上公共场所的成功控烟经验,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网吧等公共场所的有效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患乙型肝炎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行有效地预防及护理。以防乙型肝炎疾病的母婴传播,防止职业暴露造成乙型肝炎的传播。方法对入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科学管理,分娩时阻断母婴传播及分娩时产生的医疗垃圾进行严格的管理。助产士及其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做好职业防护,防止职业暴露。结果 42例患有乙型肝炎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无一例因分娩造成乙肝的母婴传播及因职业暴露传播工作人员。结论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有效的阻断母婴传播,工作人员防止职业暴露以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医疗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专人管理,使用专门的垃圾运输通道,从而阻断了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我院就诊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进行管理;采用整体管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临床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实施预防控制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经血传播疾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手术室,经常会做一些感染性疾病患者手术,如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患者的手术等,此类疾病的传播途径可以血液传播。在做骨科手术中,电钻是必不可少器械之一,在  相似文献   

8.
<正>输血是临床救治疾病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和疟疾等可通过输血途径传播。为防止输血传播疾病,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加强血液监控,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笔者于2012年1月至11月对16431名无偿献血者HIV相关行为、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罩在血液病患者预防感染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血液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除进食、饮水、吃药、漱口等必要的时候摘除口罩,其余时间均佩戴口罩。对照组患者不戴口罩进行日常的治疗和生活。结果一年的跟踪调查中,实验组通过合理有效的佩戴口罩,感染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有效的佩戴口罩对于血液病患者能够更有效的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经血液传播疾病是指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疟疾,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20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病源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而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针刺伤,它将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评估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措施以降低伤害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疾病传播主要通过输血、血液制品、注射、手术等途径进行传播。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里无菌器材的供应单位,同时也大量回收各科被污染过的携带致病菌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医疗器材,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各种物品间的污染,因此,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供应室是关健。供应室尤其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传染源,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能占到95%以上,其次是经胎盘传播,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输血传播[1],报告病例中,绝大部分为早期梅毒,早期梅毒患者,不仅是梅毒的传染源,也增加了感染HIV的危险性。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员中梅毒感染情况,提高安全输血,避免梅毒在输血中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越来越多的疾病被人们攻克,但与此同时新型疾病也在不断产生。传染病是经由各种途径传染给朋友或者家人的疾病,此病不仅危害性非常高,而且传播途径也是比较多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及接触传播,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所以对于传染病我们一定要做的早发现和早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危害。生存环境的改变,使传染病病毒也发生了进化和变异,导致了其他新的传染病的出现。在公共卫生管理中,传染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应该制定完善的预防方案,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防止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医药保健杂志》2014,(9):44-47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与狗之间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今社会,伴随着气候变迁以及动物迁徙旅行,犬类传播疾病已经从传统地域性发展成为一个全球公共问题。由于看家护院、感情慰藉的需要等原因,城区养犬数量迅猛扩展,与之相应的犬人共患传染病也在迅速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暴露于未知的感染病原体中,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犬类媒介传播疾病在严重威胁狗的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狗之间传染病传播的风险。除了我们熟知的狂犬病外,还有许多犬类传播传染病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与幽门螺杆菌(HP)同属消化系统疾病致病微生物,均经口传播,且其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名居榜首。为了解两者在个体致病上是否具有相关性,我们取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结果观察。方法在酶标仪上分别采用双波长为450nm和620nm的射线进行扫描,参照S/CO标准对扫描结果进行判断。结果输血前血液的检测结果中梅毒呈阳性的比率为1.86%,抗-HCV呈阳性的比率为1%~22%,HBsAg呈阳性的比率为11.95%。结论在输血前对血液做传染性疾病传染因的检测,可有效的杜绝或减少血传染类疾病的传播,另它对于判定是否为医源性传播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医患双方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医学界对于减少或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接触各种感染性液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在诸多生物危害因素中,护士因锐器损伤尤其是因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为严重。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疾病80%  相似文献   

18.
在家庭病床服务中,做好家庭成员、医务人员、社区人群的疾病防护,避免受到服务对象的传染和交叉感染,保护并医治服务对象非常重要.现将在家庭病床服务中如何控制疾病传播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随着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预防已不再是简单的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进行预防,现已扩大至全球.人们记忆犹新的SARS至今仍让人后怕.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来势凶猛,危害性大,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笔者现就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假设捕食系统中疾病只在捕食者种群中传播,染病者会因病死亡且具有垂直传播能力,染病者恢复后对该病具有终身免疫力,建立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播的SI捕食传染病模型,通过构造Liapunov函数,得到了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