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同一种复方中药采用水煎和乙醇提取两种不同方法制备样品进行血中吸收成分的比较,为目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净化、996-二极管阵列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样品。结果:以多种剂量灌胃给予比格犬IBS复方水煎剂,血浆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任何吸收入血的成分,但是用同样的方法给予比格犬IBS复方乙醇提取样品,在剂量较水提样品低约27倍时,却至少可以检测到20种化学成分。结论:比格犬灌胃给予IBS中药复方乙醇提取样品和给予水提取样品相比,两者吸收入血成分具有重大差异,这一差异对揭示目前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难点以及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可能潜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奥克梯隆型皂苷元奥克梯隆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研究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进行提取,通过HPLC-MS/MS分析测定单剂量灌胃给予奥克梯隆后比格犬血浆样品中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奥克梯隆在10~5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1.21%,提取回收率均高于82.15%;比格犬灌胃给药15 mg·kg~(-1)奥克梯隆后,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出现双峰现象,奥克梯隆在比格犬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33±0.52)h,峰浓度(C_(max))为(3 486.70±494.24)ng·mL~(-1),t_(1/2)为(3.10±0.41)h,血浆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为(26 491.33±5 394.86)h·ng·mL~(-1)。结论奥克梯隆口服后达峰较快,消除缓慢,滞留时间较长,体内吸收较少,且该化合物在体内吸收代谢可能存在肝肠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LC-MS/MS法测定毛蕊花糖苷单次、多次给药后在大鼠和比格犬血浆中的浓度,并对其在两种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比较。方法:SD大鼠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40 mg·kg-1和静脉注射10 mg·kg-1,比格犬单次、多次灌胃给予毛蕊花糖苷20 mg·kg-1和静脉注射5 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DAS 2.0软件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比格犬的达峰时间和最大血药浓度是大鼠的两倍多,比格犬吸收的速率和清除率明显小于大鼠;表观分布容积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苷在大鼠某一脏器组织有特异性分布,在比格犬体内无特异性分布;比格犬血药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较大鼠的高,表明毛蕊花糖苷在比格犬体内吸收程度较高,药物滞留时间也较长。结论:毛蕊花糖苷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比格犬口服给予桂枝茯苓胶囊0.044 8,0.179 2 g·kg-1后,前肢静脉收集血浆样本,经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后,HPLC-MS/MS检测血药浓度,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体内检测定量限分别为0.25,2.64,0.04μg·L-1,不同剂量下芍药苷t1/2分别为4.33,3.62 h;芍药内酯苷t1/2分别为6.16,5.91 h,苦杏仁苷t1/2分别为2.43,1.32 h;各成分体内AUC0-t与剂量有较好相关性.结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苦杏仁苷在体内均有较高暴露量,可用二室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祛瘀化痰通脉方(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型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为QYHT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冠状球囊拉伤内皮损伤的方法建立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对血浆中各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小型猪血浆中9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以及基质效应均符合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给药后假手术组可检测到3个入血成分,模型组检测到5个入血成分。 结论 QYHT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体内的处置过程存在一定差异。该测定方法适用于检测QYHT在小型猪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降脂宁血中移行成分归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脂宁(由制首乌、山楂、决明子和荷叶4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Beagle犬灌胃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及其归属。方法:通过建立灌胃降脂宁后Beagle犬血浆HPLC图谱,比较降脂宁各单味药、给药及未给药Beagle犬血浆的HPLC图谱,结合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分析,确认灌胃降脂宁后Beagle犬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来源药味。结果:降脂宁给药后血浆中出现了24个移行成分,其中8个为降脂宁的原型成分,16个为代谢产物。结论:对降脂宁Beagle犬灌胃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入血成分,为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正常饲养未灌药10只雄性SD大鼠的血清作为空白血清,取10只灌胃柴胡疏肝散雄性SD大鼠的血清作为含药血清,另取柴胡疏肝散水煎剂作为对照品,对上述样品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检测,结合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定性分析柴胡疏肝散入血成分。结果含药血清中检测出49种入血原型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川芎、陈皮、白芍、枳壳和甘草。结论柴胡疏肝散的入血成分是各组方药味配伍后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定量分析的HPLC-MS-MS方法;研究大鼠灌胃给予通心络超微粉后的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的药物动力学,为评价其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大鼠以6g/kg剂量单次和多次灌胃给予通心络超微粉(相当于芍药苷24.52 mg/kg)后芍药苷的药物动力学。测定血浆中芍药苷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和多次给予通心络超微粉Cmax分别为77.8,189.6 ng/ml,t1/2分别为(207.9±138.3)min,(224.3±120.4)min,AUC0-∞分别为31662,40493 ng·min/ml。单次给药芍药苷吸收缓慢,而多次给药(3次/d,第10次给药后检测)后吸收迅速,首次达峰为28 min,120 min后再次达峰。结论多次给予通心络超微粉后芍药苷在大鼠体内有累积作用;复方制剂及不同给药剂量可影响中药活性成分的吸收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戊己丸中5个代表成分血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情况,从戊己丸在配伍前后体内代谢和组织分布的差异变化说明方剂配伍的特点。方法:将2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戊己丸组(62.96 g·L-1)、黄连组(38.4 g·L-1)、制吴茱萸组(5.88 g·L-1)、炒白芍组(18.68 g·L-1),每组65只,按临床饮片剂量折算成提取物剂量给药,给药后每组按药代动力学设定时间取血浆、肝、小肠和脑。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建立戊己丸中5个代表成分小檗碱(Ber)、巴马汀(Pal)、吴茱萸碱(Evo)、吴茱萸次碱(Rut)和芍药苷(Pae)在血浆、肝、小肠和脑中定量分析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组织样品采用蛋白沉淀加液-液萃取法进行前处理,对各组给药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组织样品进行代表成分的检测。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各成分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各组药代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戊己丸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5种代表成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大小排序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从药动学角度阐释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药味特征移行入血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移行入血的6个成分在体内的吸收趋势均为芍药甘草合煎液大于单煎合并液,其中保留时间为5.2,11.0,12.0,14.6 min处的特征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在体内吸收以合煎较好,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开心散提取物经大鼠灌胃后有效抗抑郁成分的吸收情况。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回收石菖蒲挥发油部分,用50%乙醇提取开心散复方有效成分,按原方比例予Wistar大鼠灌胃,分离含药血清和脑组织。含药血清经HPLC检测,定性分析有效抗抑郁成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3,6,-二芥子酰基蔗糖;脑组织匀浆离心后分离上清液,经萃取后,GC-MS定性分析复方中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抗抑郁成分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入脑情况。结果:HPLC得到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3,6,-二芥子酰基蔗糖;GC-MS得到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结论:开心散的5种有效抗抑郁成分均能被大鼠吸收,进一步明确了开心散抗抑郁疗效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提取分离肉苁蓉有效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肉苁蓉80%乙醇提取,以水溶解,经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超滤,再经纳滤膜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含量。结果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处理,产品的出膏率和目标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清洁安全,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种源、产地及采收树龄对厚朴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以厚朴酚类和挥发油类成分为指标,对影响厚朴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厚朴和凹叶厚朴主产区所产的不同树龄厚朴/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样品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和β-桉叶醇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厚朴酚类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和含量测定.结果:厚朴和凹叶厚朴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有7个相同的特征峰,气相色谱-质谱图谱中有20个相同的特征峰.厚朴样品中厚朴总酚的含量均达到药典要求.同产地不同树龄厚朴/凹叶厚朴样品中厚朴总酚的含量差别不大.湖北恩施产厚朴中厚朴总酚的含量较其他产地厚朴样品高,浙江丽水产凹叶厚朴中厚朴总酚的含量较其他产地凹叶厚朴样品低.厚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比例基本上大于0.7,凹叶厚朴基本上小于0.7.厚朴中和厚朴酚质量分数(平均值2.89%)明显比凹叶厚朴(平均值0.78%)高.在挥发油方面,树龄小的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中β-桉叶醇含量较树龄高者少.结论:产地和生长年限的不同对厚朴质量影响不大,种源是影响厚朴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连翘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大鼠静脉注射连翘酯苷50m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用3p97软件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20598727 X-20590(r=0.9999),在1.95~25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8μg·mL~(-1)。静脉注射连翘酯苷50mg·kg~(-1)后,其体内过程经3p97软件拟合,药时曲线符合三室开放模型。结论:首次建立了连翘酯苷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静脉注射连翘酯苷后,其体内过程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具有体内分布快、血药浓度下降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刘芬  杨乐  董玲  陈建波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9):1966-1972
目的:建立中药配方颗粒所含难溶性物质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方法:将中药配方颗粒样品溶于热水,分离沉淀,溶液部分用三氯甲烷萃取,剩余水层进行醇沉处理。红外光谱检测不同溶剂分离部位,通过官能团解析、化合物比对等识别难溶性物质和高分子化合物。结果:本研究所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均检出高分子辅料,普遍添加麦芽糊精,个别含聚氧化乙烯。中药配方颗粒的难溶性物质较为复杂,有硅胶、硬脂酸钙、麦芽糊精等辅料成分,也有草酸盐、硅酸盐、蛋白质、多糖等饮片成分。有些配方颗粒会同时添加多种辅料。结论:红外光谱结合溶剂分离可以快速检测中药配方颗粒所含难溶性物质和高分子化合物,识别辅料种类,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提供更丰富的化学成分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喆  梅丹  戴媛媛  汤致强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0):1585-1588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经乳腺导管给药后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1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50、20、10 mg 3个剂量组,经乳腺导管给药,于规定的时间点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血样采集时间最长至给药后96 h,给药后72 h血药浓度平均值分别达到852.91和1 148.59 ng·mL-1,高剂量组血样采集至用药后72 h,血药浓度平均值达到3 921.88 ng·mL-1。结论 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乳腺导管给药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传统的外周静脉滴注相比,经乳腺导管给药后,多柔比星长循环脂质体呈现不同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寿胎丸提取液(STW),采用HPLC研究STW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istar大鼠灌胃STW,连续给药5天后,取母体血浆(母血)、脐静脉血及胚胎组织,用HPLC法检测其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在实验剂量下,各孕期1h母血中均检测到马钱子苷和槲皮苷,12h母血、脐静脉血及胚胎组织中均未检测到待测成分。结论:实验剂量下,STW的药物成分未透过胎盘屏障,提示妊娠期应用寿胎丸不会造成胎儿的宫内暴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肠汤结肠水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的胃动素(MTL)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选3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30例健康者,空腹抽血检测血浆的MTL和SP,两组分别用安肠汤进行结肠水疗3周,3周后再空腹检测两组血浆的MTL和SP含量。结果:治疗组水疗后血浆中的MTL和SP含量降低明显(P<0.01),对照组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血浆中MTL和SP的含量水平与腹泻型IBS的症状关系密切,降低血浆中MTL和SP的水平可以减轻IBS的症状;安肠汤结肠水疗能显著减轻腹泻型IBS的症状,降低血浆中MTL和SP的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感冒药YL2000现代制剂中的挥发性成分,考查比较水煎与醇提工艺对复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与水煎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结果:从YL2000醇提制剂中初步分离鉴定了68个成分;同水煎剂相比,醇提制剂提高了挥发油的得率,去除了大量脂肪酸类成分,但保留了水煎剂中的88%的萜类成分,并将其含量提高了约6倍;同单味药材相比,醇提制剂和水煎剂均富集了萜类成分而大大降低了蒎烯和蒈烯类成分的含量.结论:YL2000醇提制剂保留了水煎降低蒎烯和蒈烯含量的特点,而且进一步富集了水煎剂中的萜类有效成分,降低了脂肪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