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疼痛科治疗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疼痛门诊采用联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疼痛门诊颈源性头痛患者4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龄48~70岁,平均(52±14)岁,病程1~31年,平均(8±6)年。经止痛药物或针灸、理疗等方式治疗无缓解。所有患者均无心血管病、糖尿病、结核、消化道溃疡、凝血障碍等合并症。X线检查部分有颈椎或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1·2操作方法1·2·1颈2神经根阻滞:患者取坐位,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下1·0~2·0 cm处,坐位相当于下颌角水平,触及第二颈椎横突作为穿刺点,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另根据疼痛部位酌情选择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阻滞.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情况、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为(2.3±0.5)分,较治疗前的(7.8±1.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11.23,P<0.01).42例患者治愈22例(52.4%),显效13例(31.0%),有效6例(14.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或晕针等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国栋  宋占锋  刘学亮 《河北医药》2013,35(9):1411-1412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男女比例1:4,其发病率为20%[1]。其特征是头痛可表现一侧或两侧交替加重,颈部压痛、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眼球发胀等;少数患者出现耳鸣或耳部不适等,患者多伴有颈部僵硬,转动时头痛加重,严重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颈2椎体横突周围阻滞加痛点阻滞进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每周1次,1个月为1疗程。同时服用葛根汤1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临床观察,23例患者治愈17例(占73.91%);好转6例(占26.09%);无效0例。结论 颈椎旁神经阻滞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葛根汤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两种方法合用可起到相互协同、巩固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3年,Sjaastad等首次介绍了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颈源性头痛越来越被临床所接受,1990年得到国际头痛研究会正式认可.尽管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颈椎的增生性改变有关,尤其是钩椎关节病变造成上中段神经根刺激引起颅神经疼痛发作,也有学者认为与枕大、枕小神经有关,并且由C2~3节段的病变所引起[1].目前,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手法推拿、牵引、水针、穴位埋线、小针刀、封闭、药物等治疗方法.我们科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采用臭氧枕颈部神经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丛集性头痛患者21例,于患侧第6颈横突颈总动脉内侧处注射1%利多卡因10 mL、维生素B12500μg、地塞米松2 mg,均隔天阻滞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结论星状神经节经阻滞治疗丛集性头痛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针刀触激术治疗。每次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病情,最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针刀治疗后临床治愈65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达97.8%。结论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易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29例)。A组接受颈2、3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仅接受颈2、3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3、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组分别为(1.3±0.4)、(1.8±1.2)和(2.3±1.4)分,B组分别为(1.5±1.1)、(3.4±1.3)和(4.3±2.2)分,A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A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31例)、87.1%(27例)、80.6%(25例),B组分别为100.0%(29例)、72.4%(21例)、62.1%(18例),A组治疗后3、6个月优良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高位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但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代洪燕  聂如飞  田俊丽  赵青 《河北医药》2012,34(22):3464-3464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之一。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1]。临床治疗多以舒筋活血、神经阻滞治疗为主。我们针对当前治疗缺少解除颈项肌肉痉挛的缺点,加用了电针,采用间断疏密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 选取4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进行治疗.比较紧张型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情况及观察不良反应,并进行TCD检测对照.结果 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紧张型头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疗效可维持3个月,不良反应轻微.TCD检测显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脑血管灌注状态.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紧张型头痛具有肯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颅脑血管的供血状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庆新  王树虎  张立喜 《河北医药》2013,35(16):2479-2480
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的眩晕,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称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多[1],其致病原因及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种学说认为由于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或者是其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直接受压,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眩晕,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因为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从而导致颈性眩晕[2,3]。为了进一步观察星状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颈2脊神经节脉冲射频与颈2横突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CEH的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颈2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颈2横突阻滞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纪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5个月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了(6.42±0.68),对照组下降了(3.64±0.57),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4.62%,对照组治愈率为5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2脊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CEH效果显著,优于颈2横突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4.
廖兴文 《江西医药》2002,37(6):427-427
面神经炎系由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部肌肉活动度降低或瘫痪的疾病,本文对6例面神经炎患者选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刀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书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59-2060
目的 探讨以针刀为主配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以针刀为主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 以针刀为主配合局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复发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颈源性头痛诊治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每组各3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每周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中实施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进行相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每周疼痛次数,达到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69岁,因"鼻梁部、眉毛间持续性疼痛并放射至头面部25年"来诊。疼痛为自发性钝痛,无束带感,持续性发作,时轻时重,不因上楼等体力活动加重,重时需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疼痛,疼痛发作时可向颜面部、太阳穴放散,颜面部有麻木感,严重时疼痛向后脑和脊柱两侧放散,曾经口服"科洛曲"1片,每日3次,"卡马西平"0.2g,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8.
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由Sjaastad等[1]在1983年首次提出,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病因多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和伴随的局部无菌性炎症.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6年3月严格按照Sjaastad于1990年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CEH患者52例并给予C2旁神经阻滞,现如告下.  相似文献   

19.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