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川市职工生育保险人头包干付费对产科有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作用。方法:将2011年在银川市定点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的有关指标,通过与2008-2010间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人头包干付费政策实施后,研究对象的剖宫产率由54.14%下降到35.38%、次均住院费用下降了9.52%、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了45.24%、平均住院日降低了0.8天;次均医疗服务费用升高了9.39%。结论:人头包干付费模式实施后,对产科剖宫产率、医药费用等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对住院分娩服务费用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降低个人自付费用。方法: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以按项目付费为对照组,分析按人头付费、单病种付费一剖官产控制、单病种付费在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前后对不同分娩方式分娩费用的影响。结果:按人头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可以有效降低顺产的住院分娩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按人头付费对剖宫产的住院分娩费用无影响。结论:支付方式改革确实可以控制医疗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但同时必须注意服务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按人头付费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国内外医保支付方式,对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住院费用,促进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结论通过住院分娩医保按人头付费,降低非医学因素的剖宫产。医师始终遵循临床路径管理指南,避免了重复检查、可避免的药品使用和耗材的消耗,因而实现了优质服务和适度医疗的统一,不仅保证了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益,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合理利益,同时,使医疗机构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保健工作,通过加强孕期教育,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成本,增加业务收支结余,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必须改变现有的医保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按人头付费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国内外医保支付方式,对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住院费用,促进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结论通过住院分娩医保按人头付费,降低非医学因素的剖宫产,医师始终遵循临床路径管理指南,避免了重复检查、可避免的药品使用和耗材的消耗,因而实现了优质服务和适度医疗的统一,不仅保证了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益,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合理利益,同时,使医疗机构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保健。通过加强孕期教育,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成本,增加业务收支结余,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降低剖宫产率,必须改变现有的医保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按人头付费能否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为今后继续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分析糖尿病按人头付费的政策效果.结果:签约糖尿病按人头付费患者就诊次数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提高,患者发生总费用、自付费用、药品费用、治疗和检查费用均显著降低.结论:糖尿病按人头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基于风险调整的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方法:利用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4—2015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参保人员参保情况和就诊情况进行描述,采用两部模型进行风险调整模型建模估计。结果:参保人群月门诊人均总费用预测值为6.17元,同时筛选出年龄、性别、医保参保档次、是否慢病或大病患者4个因素作为风险调整因素,据此确立了52个不同人群组别的人头费用标准。结论:根据参保者的患病风险和预期卫生服务利用对按人头付费进行风险调整,建立相对可操作的人头费用调整方法,为各地开展按人头付费改革和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学评估生育保险参保产妇住院分娩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统计描述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长沙市24.2万生育保险参保人员2005~2008年6834名住院分娩产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住院分娩产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84%,其中95.32%的人使用了注射剂抗菌药,75.23%的产妇联合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2.48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种类随年龄增加逐步增加。细菌培养率为3.89%。抗菌药物费用占总生育医疗费用的12.84%,占西药药品费用的55.92%。结论生育保险参保产妇住院分娩期间抗菌药物应用广泛,种类多,用药前细菌培养率低,抗菌药物费用负担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天津和成都两地丙肝创新药医保准入支付政策对人均医药费用产生的影响,探究两地政策效果的差异及原因。方法:收集天津市2014年5月—2018年10月某定点医院的全部丙肝患者病历记录,以及成都市2016年1月—2019年6月医保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对政策实施前后人均医药费用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创新药准入支付政策实施后,天津人均医药总费用水平瞬时下降了7 753.43元,其中人均药费下降了5 718.34元,人均其他诊疗费用下降了2 035.09元(P0.01)。成都人均医药总费用水平瞬时上升了6 680.78元(P0.01),其中人均药费上升了6 917.20元(P0.01),人均其他诊疗费用长期趋势每月下降318.88元(P0.01)。结论:创新药医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医保准入谈判极大降低了创新药费用,按人头付费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其他诊疗费用。建议:应积极推进创新药国家准入谈判;在入围创新药支付标准全国统一的情况下,地方医保部门应积极推进实施门诊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按人头支付或基于价值/疗效支付,进一步降低其他诊疗费用;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创新药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医保“十四五”规划明确强调要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措施,某市三甲妇幼保健院通过对2018年-2020年分娩医疗次均费用、临床路径入组完成率、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等数据的研究,探索在兼顾基金安全和医院良性运营的前提下,提高生育保险支付标准,优化生育保障范围,完善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促进女职工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京市医院的住院分娩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生育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合理支付住院分娩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196 480例住院分娩病案的住院总费用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住院分娩费用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在住院分娩费用中,药品费所占比例最高,手术费其次。年龄、分娩方式、疾病类型、医疗付款方式和住院天数对住院分娩费用有影响。结论各因素对住院分娩费用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剖宫产、住院天数、疾病状况、医疗付费方式、阴道助产和年龄。  相似文献   

11.
支付方式改革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了解参合农民疾病谱是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本研究抽样分析了参合患者住院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医疗费用水平,并与按病种付费试点中的常见病种进行比较,为完善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翔 《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2):23-26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医疗保险一样,健康运行的关键是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通过对居民医保制度特点及国外医保付费制度的研究,结合镇江市居民医保付费制度的实践,根据居民医疗保险有别于职工医保付费制度设计的前提及借鉴,提出居民医保应实行以"参保定点人头"为核心的"总额预算管理"的复合式付费制度,通过构建"资金跟着病人走",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药品定价及价格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阐述了药物经济学研究对药品定价及补偿的作用。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管制药品定价和利润着手,在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补偿方面可采取参考定价、药品分类补偿等多种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需方采用总额预算及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控制药品费用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估测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方法:统计分析和信息经济学中的参与约束条件。结果 :按人头付费支付标准其由分担的保留效用、患病的平均治疗成本和弥补医院亏损的风险成本三部分构成。结论:为了更好实行按人头付费,需要加大参保人员人数、无差异的接纳参保人员以及并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并根据保障范围、时间、质量等因素对支付标准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广州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实施了诊断相关分类 -预付款制度新支付方式 ,并明确规定了各级医院不同的分娩方式的定额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及质量监控措施。通过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流程设计等进行研究和探索 ,按不同的分娩方式制定并实施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应的临床路径 (CP) ,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使住院费用达到市生育保险费用结算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和直接医疗经济负担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2018年即时结报的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方法对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年度间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负担费用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人均药品费用呈逐年递减趋势,人均治疗费用呈逐年递增趋势。2015年-2018年人均检查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16年-2017年和2017年-2018年增幅低于2015年-2016年。2016年-2017年人均耗材费用降低,而2017年-2018年人均耗材费用增加。改革后,人均医保负担费用逐年增加,人均患者负担费用和人均自付比例逐年下降。此外,2017年人均医疗总费用较2016年下降,而2018年人均医疗总费用较2017年增加。结论人均药品费用与人均耗材费用仍是人均医疗总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医疗费用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部门应逐步加强药品和耗材监管。人均自付比例虽呈降低趋势,但与医改设定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深化医保改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联体医保总额付费基金的测算方法及可行性。方法:以某区域医联体为例,通过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次均费用)以及按住院指数单价三种测算方法对区域医保总额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人头付费使得医联体医保总额增量最大,有利于调动医联体积极性;按服务单元(次均费用)和住院指数单价测算考虑到了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差异和历史水平因素,更利于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和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结论:单纯测算医保总额预付额度只是开展医联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在医联体内部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医联体整体效率和公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农合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合制度实施6年以来,各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农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居高不下,也给新农合基金带来较大的压力。该文分析了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的成因,主要是财政对医疗机构投入不到位,药品、卫生材料定价机制不合理,医疗机构内部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医疗机构因不合理用药、过度服务、放宽住院指征、乱收费、高收费等因素导致的医药费用过快增长。作者结合南江县实际,提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改革药品材料定价机制、加快医疗机构分配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实行人均医药费用指标控制、加快新农合付费方式改革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确保参合农民利益和新农合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19.
杨伟  轩莉 《中国卫生经济》1999,18(12):57-59
1998年,上海市普陀区医疗保险办公室改革公费医疗支付方式,对门诊项目实行按人头付费。本文就改革实施一年来公费医疗费用发生情况作一分析,对按人头付费方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该支付方式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减少了浪费;对促进医院加强内部管理,转变经营策略,重视医疗成本控制,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提出,要注意纠正个别医疗机构控制费用方法简单化的偏差,要考虑人群年龄结构因素对医疗费用的影响,适当调整付费标准,以避免医疗机构在承担费用支出方面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少年儿童住院医疗保险的费用控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少年儿童住院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研究,探讨了少年儿童住院医疗保险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控制机制:门诊费用控制以医院控制为重点,制定诊疗常规和药品,检查审批手续,在保险给付上严格保险责任范围;住院费用控制重点做好合理调节病人流向,以按服务付费或按病种付费补偿方式代替按项目付费的补偿方式,风险共担及加强对医院的管理,监督,检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